中职学校高水平学校建设中校企合作问题

2021-02-28 22:09邵泽信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4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摘要】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建设高水平学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必经环节和重要平台。通过深入探究当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校企合作的经验和做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打造具有一技之长的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等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平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一、问题与成因

目前,山东省教育厅已经公布了全省70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拟立项建设学校名单,高水平建设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其原因也是多样的。

1.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理念不契合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目前学校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之间还存在脱节,有些专业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完全融入企业元素,造成学生到企业感觉所学专业用不上,而企业感觉学生不好用。为此企业需把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特长志愿结合,专业岗位衔接、能力职务互动、绩效待遇一致”的基本原则。学校则需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在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多到企业调研,多倾听企业的需求,必要时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制定。临沂市工业学校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与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天元工业发展有限公司、金沂蒙集团、临沂众泰汽车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由于学校专业教师的短缺,造成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完全相符,以致不能形成科学规范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体制机制。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对合作企业的帮助不大。部分专业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没能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教学体系,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不能完全达到企业岗位要求。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1]

有的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以致企业合作意识淡薄,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关注不够,没有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岗位技能人才的途径。有的企业认为深度合作会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比如企业要安排专人管理,要安排带队师傅进行传帮带,实习学生需要安排吃住,还要给买保险。而学生生产效率相对要低,在操作中易出废品,增加原材料费用。另外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付出很大精力进行处理等等。

3.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2]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相对较单一,很多还是以输送实习就业学生为主要方式,不能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需要,所以急需創新。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参与度过低,尚未形成政校企三方联动的、统一协调的整体行动。

二、校企合作意见建议

1.做法与成效

基于以上对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临沂市工业学校紧密依托自身优势与特色,做好顶层设计,规范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创新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的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聚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企业满意的学校

临沂市工业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基因、培养大国工匠精神为目标,主动对接临沂“十优”、临沭“七优”产业人才需求,精准施策,与6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定向订单培养;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做好毕业生创业及就业安置工作。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宣传周、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企业家进校园、就业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在思想、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提高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先后组织众50余家企业来校招聘,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渠道,学生及学生家长非常满意;完善毕业生“就业承诺”及就业跟踪服务制度。对学生开始顶岗实习后三年内实行主动跟踪服务,保证学生三年内随时回校免费进行技能再提高培训,解除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良好的举措保证了毕业生就业质量逐步提升,目前,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学校步入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近五年来,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074人,为乡村振兴输送非全日制毕业生5083人,向企业输送人力资源4549人,其中向当地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3200余人,技能教育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率达70%以上。

2.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做好校企合作顶层设计。

学校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品牌亮校”的治校方略,实施校企广泛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双元制”办学,实现“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生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对接医养健康、化工等产业,服务县域建设,加强幼儿保育、化工、服装艺术设计等3个发展型专业建设,提升智能制造创新、柳编技艺2个技艺传承平台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完善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和企业操作实践衔接体系,注重理实一体化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交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拓宽技能人才学习通道。推进学习成果校企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开展了企业员工多层次、多专业岗位培训。2021年三月机电专业开启了道依茨法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学交替教学培养,解决了企业暂时用工短缺问题,实现了学生工位实操学习的目的,达到学校和企业共赢的积极效果。

学校配合应急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积极对接当地企业,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定向班、冠名班试点,2020年开始已与金明寓建筑集团联合组建金明寓冠名班,2021年加大与金沂蒙集团、戴克生物等县内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根据企业需求,成立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金沂蒙定向班和戴克生物定向班,同时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校专业建设指导机构,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提供行业技术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

2.成立校企合作机构,探索了政企校三方联动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明确了“引企入校,合作共赢,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临沂市工业学校所有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争取政府发挥统筹作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校企合作推进机制,积极创新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在各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适合当地企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课程资源,并根据企业岗位群的要求不断修改完善,实用性和效益性不断增强。牵头成立并运行临沂市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吸收合作企业、集团内中职及高职院校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建设集实训教学、生产、研发、学生实习、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职教基地。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 目前,学校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已经扩展到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等10大骨干专业(群),在读学生达到6000人,服务于当地企业,促进了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3.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障校企合作规范运作。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分管招生就业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招生就业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及有关系部主任组成。负责校企合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和协调。指導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处理突发事件,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保障了校企合作的规范运作。

三、对策与思考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工作,如何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培养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与探讨。

1.深化与区域产业、行业合作,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

制定长远规划,开展战略合作。发挥人才优势,积极组建跨校、跨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主动前往企业调研,摸准企业对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的需求,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全力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将有关专业学生安排到企业上课,专业理论、专业实践都在企业进行,形成“校中厂”,一年级学生可以每学期安排两周,二年级学生可以每学期安排1个月,可以间隔也可以连续;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引企入校,形成“校中厂”,比如数控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服装专业等可以将部分产品引入学校加工,让学生模拟企业经营模式提高技能及经营管理水平。

2.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进一步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

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每年开展一次市场调研,具体了解各行业企业需求人才类型、数量、要求,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的参考。根据调研情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临沂市工业学校计划在原有专业基础上逐步增加高端化工产业、医养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交通运输服务产业等方面适合的专业。如2021增加幼儿保育、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分析与检验等专业,2022年增加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等专业。同时针对高端化工产业及建筑建材产业增设五年制高职专业。

3.校企共建,提高协同育人能力。

推动校企一体化办学,选择适合企业岗位的专业与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促进高层次产教融合;合作企业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每年到校一次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每学期至少两次到校开展专业教学指导;学校安排有丰富技能大赛指导经验的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担任培训技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及技术攻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办法对进入校园和进入企业的兼职教师进行考核。临沂市工业学校以“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更好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整合现有23个校外实训基地,淘汰学生满意度不佳的实训基地,特别加强县域内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实行定向、订单培养;保持30个“学生满意,企业欢迎,家长放心”的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的实训条件得到充分保障,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助力区域经济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用人单位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实施用人单位介入培养的模式;与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下大功夫,做好准备,凸显企业文化和能力特色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方法和路径,以岗位要求为基准、提高就业率为目标,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保持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一致。

【参考文献】

[1]吴丽《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导刊.电子版》2014(04)

[2]纪献兵 陈银霞《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6)

[3]苏茜 龙昌茂 伍咏晖 徐凯《基于产教融合的多元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 《广西教育》2018(10)

作者:邵泽信 男 汉族 1965年3月出生 山东省临沂市人 本科学历 临沂市工业学校高级讲师,从2007年到2021年始终从事招生就业及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