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人才培养质量策略分析

2021-03-01 23:22刘幸幸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8期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而在具体高职教育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营造校园文化,制定科学的文化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融合的路径,以期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丰富职业教育内容,提升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人才培养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整个社会、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对其求职就业与职业发展具有关键影响作用。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对于促进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 满足学生角色定位需求

职业角色需要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先进的服务意识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走出学校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而社会角色则要求学生走出学校,尽快融入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职学生融入社会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并且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社会特征,只有他们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才能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在热爱工作、学习与实践中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1.2 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过硬的显性职业素养是促使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砝码,能够提升就业的竞争力。而隐性职业素养则是检验个人工作能力,鉴别绩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对于学生职业发展进步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无论是显性职业素养还是隐性职业素养,都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3 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就需要大批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态度、过硬的职业作风、扎实的职业技能才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有所发展,才能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加快我国制造业强国的建设步伐。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素养课程也比较单一且传统,教学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教师围绕教材进行,很少结合形势下的新要求,忽略实际社会及企业的相关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即至,需要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和努力,而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在事业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所在,必须进行体系设计和目标培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学习方法形式更多样化,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三无”思想、佛系思想也越来越凸显。很多学生毕业后存在对工作环境不满意、抱怨众多、缺乏爱岗敬业精神、适应职场的能力弱、频繁辞职、依然依靠父母来维持生活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适应企业、融入企业的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3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措施

3.1 构建职业素养教学体系

一是创设职业素养课程,编写或引入以训练和培养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教材,突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二是完善教学内容。积极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在内容上进行衔接。通过比较教学,渗透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工匠精神的理解。三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高职教师应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本质。比如在实践教学中渗透星级评价体系、6S管理模式等管理要求,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四是加强班级建设。班级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阵地,一个积极向上、班风严谨的班集体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意识起到同化与熏陶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高职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源多元化、缺乏奉献精神、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问题,营造出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责任意识强烈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3.2 营造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作用。如何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无形作用。第一,校园景观与硬件设施陈列。学校应有规划地在校园里陈列体现学校特色与职业精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实训楼内加入体现企业文化、行业标准、经营理念的相关元素,学生每天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自身职业素养会在不自觉间得到提升。第二,利用各类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开展诸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招聘会求职模拟、“我的就业观”交流会等。以这些特色比赛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无形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3.3 开展职业心理辅导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一些学生由于较重的就业压力,产生厌学心理;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在交友过程中产生挫折。诸如此类问题,教师需要将小组作为单位,成立心理辅导小组,组长由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担当,定期向教师报告组员的思想动态,教师在不同的心理问题中找准方向,针对学生潜在的心理隐患,积极实际疏通和引导。同时,教师实施小组式心理辅导同时,需要进行点对点的教育辅导,定期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帮助学生在心理问题上找到出口,在教師的协助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

3.4 开设第二课堂

高校要积极拓宽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渠道,例如开设第二课堂,在学校内部建立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定期组办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开展文化活动过程中要有效融入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尽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在项目实施中要全面落实项目负责制度,鼓励学生轮流做项目的负责人,在具体教学模拟中让学生对职场有真实、深刻地体验。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全面的认知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竞争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和自我督促。相关实践表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十分有益的。为此,高校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外,要不断开拓和完善途径,在教育体系中有效融入第二课堂。

3.5 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与企业高度衔接,紧跟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和企业的资源,推动校企校地合作。1.聘请企业人士担任职业规划咨询师。新形势下,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交流会,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理性面对择业就业。根据专业特点,将企业文化与校内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使人才的输出与企业岗位需求高度匹配。2.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新生入学后,完成入学教育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对本专业的发展及职业有一定的理解。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近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状态,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寻找差距,去伪存真,重新理解职业岗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有职业技能的人才,也要培养出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习惯的高素质型人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毕业后从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因此,高校毕业适应新时代发展,为了学生和企業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帮助高职院校真正实现高质量育人。

参考文献:

[1] 庄百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75-76.

[2] 孙静.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85-87.

[3] 王兰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才智,2020(17):42.

[4] 蔡萌萌.突出职业素养教育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作家天地,2020(11):88+92.

[5] 孙静.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244-245+248.

刘幸幸,1990.07,女,汉,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业创业

2021年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养培育校内项目 课题标号:2021ZS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