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路 世纪征程长
——百岁将军曹广化革命生涯点滴

2021-03-01 10:02赵东云
党史文苑 2021年2期
关键词:寿县红军

□赵东云

当笔者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宿舍区的住所时,曹广化老将军离世已有九年。曹老的住所,室内陈设一如生前,神色凛然的戎装照悬挂墙壁正中,格外醒目。接待我们的曹广化之子曹中南告诉我们,曹老生前极少接受采访。“神秘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艰难成长路

曹广化,又名曹伯英、曹甦民、赵屏东,1905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寿县小甸集一户贫寒农家。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曹广化渐渐长大。童年时代的曹广化,经常帮父母干农活、杂活及家务。艰苦的环境,造就了曹广化倔强刚烈、正直勇敢的性格。

读私塾时,曹广化曾师从张树侯、徐子香等学术造诣深厚的先生。其中张树侯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对曹广化影响很大。1921年夏末,曹广化随同乡曹渊(1926年牺牲于北伐战争中的武昌城)赴芜湖,考入省立职业学校。曹广化积极参加“六二”学潮、痛打议员等学生运动,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思想深受触动。曹广化与在芜湖读书的曹渊、薛卓汉等十多名寿县籍同学组织社团,进行革命宣传,并与家乡进步青年联系,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4年夏,上海大学党组织派胡萍舟(胡允恭)、吴云等回原籍寿县、凤台从事革命活动,不久在寿县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淮上中学补习社”,曹广化入该社学习。教师讲授《社会进化史》《唯物史观浅说》等课程,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经过学习,曹广化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人生新起点

曹广化与曹渊志同道合,关系颇深。曹渊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令曹广化极为羡慕。1925年5月,曹广化获悉黄埔军校在上海、汉口、开封等地设考点招生,他兴奋不已,便赶赴开封报考。经统一考试,曹广化被取录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不久便从开封启程、奔赴广州。曹广化在军校里不仅接受了入伍生的多项严格训练,还有机会阅读许多进步书籍,不时聆听周恩来等人的精彩演讲,受到了爱国主义与革命精神的洗礼和熏陶。

然而,半年后,就在曹广化满怀憧憬、刻苦训练、立志报国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迫使他学业中断。从黄埔军校辍学后,1926年5月曹广化辗转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毛泽东、周恩来、彭湃、恽代英等在这里为学员们授课,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实践。正是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党组织批准了曹广化的入党请求。从此,立志革命的曹广化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

江淮烽火起

1926年9月,大革命的狂飙由珠江流域席卷长江流域。10月,从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的曹广化,根据党的指示,与崔筱斋、胡济等来到合肥北乡,在双河集(今长丰县境内)建立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这是合肥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曹广化等深入乡村民户,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革命组织。

同年11月,曹广化、崔筱斋、胡济等又在双河集成立了“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曹广化主要在寿县一带活动。该会成立以后,一直与当时在上海的党中央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信件汇报工作和接受党中央的指示。在此期间,曹广化还利用各种关系,通过秘密串联等方式,动员民众行动起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伐军。

在较短时期内,双河集附近地区相继建起4个农民协会,这是合肥地区最早一批在中共领导下的农协组织,这与曹广化等人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合肥地区的农运发展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1926年11月15日,在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中,就将合肥列为全国开展农民运动的中心地区之一。

1931年3月,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正蓬勃兴起并向外围发展,中共中央巡视员方运炽(高中林)与皖北特委巡视员前来寿县,在瓦埠镇上奠寺召开寿(县)、凤(台)、阜(阳)三县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皖北(寿县)中心县委,并着手准备瓦埠暴动。

曹广化题字

寿县瓦埠一带沃野千里,但由于地主豪绅的残酷盘剥,当地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凄惨生活。在中共皖北中心县委曹广化等同志的领导下,组建皖北红军游击队,带领当地千余农民,发起震惊江淮的瓦埠暴动。与此同时,曹广化的战友崔筱斋、周味韶等在合肥、寿县边区和西乡先后发起双河暴动和西乡扒粮斗争,参加农民数以万计。这些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和农民斗争,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

1931年冬,曹广化受命于危难之际,兼任中共寿县县委书记,继续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同时,按上级指示,曹广化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筹设正阳关交通站。该站是中共临时中央在安徽所建的交通中心站下设的四个分站之一,主要任务是为中央和鄂豫皖苏区收集各类情报、传递文件、接送人员。

1932年5月,红二十五军挺进正阳关,曹广化代表地方党组织向时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刘士奇等领导汇报当地情况,并帮助红军主力部队筹集大量军需物资。同时,他组织附近乡村开展扒粮斗争,配合红军行动,顺利解决群众春荒缺粮问题。不久,红二十五军向霍邱转移,曹广化又根据党组织安排,带领七八十名游击队员参加红军,这是地方武装对主力红军的有力支持。

漫漫征途长

进入苏区后,曹广化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部书记。1932年7月,艰难的霍邱保卫战使红二十五军遭到严重损失,曹广化也从这场保卫战中见证了红军指战员的钢铁意志。三个月后,红四方面军开始西征创建川陕根据地,曹广化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部书记。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曹广化历任红军总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负责红军总司令部的机要工作,为长征的胜利付出了艰辛努力。长征结束后,组织上先后安排曹广化到红军大学、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

从鄂豫皖边区到川陕边区、再到陕北,曹广化先后经历了血战漫川关、空山坝大捷、强渡嘉陵江、与中央红军会师、两越雪山、三过草地、红军大会师等许多重大事件,令其终生难忘。但曹老将这些经历都藏于心中,很少提及,更没有留下回忆资料。

抗战期间,曹广化历任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政治处主任、中央军委后勤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曹广化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师政治部主任、辽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运输部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担任或当选中南军区军需部政治部主任、第二十步兵学校政委、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部长、防化学兵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央纪检检查委员会常委、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淡看名与利

在曹广化一生的众多职务中,有两个职务较为特别。一是军衔奖励部部长,二是中央“两案”办公室主任。

1952年秋,曹广化出任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部长。任此职期间,曹广化作为全军评衔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者,与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们一道,首先全面了解干部情况,在进行纵横比较、反复衡量、征询意见后,慎重提出了授衔预案。其间,他还曾几次随军委和总干部部领导向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汇报授衔预案,最后终于出色完成了党中央交付的任务。1955年我军首次大授衔,那庄重热烈的场面背后有曹广化付出的汗水。此次授衔,曹广化也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曹广化被推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后又出任中央“两案”(即林彪案、江青案)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也称“中央纪委二办”)主任。在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领导下,曹广化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去伪存真的工作,仅对“林彪案”的起诉书先后16次易稿,对“江青案”的起诉书也多次修改。

晚年曹广化

曹广化工作一丝不苟、稳重踏实,为人淡泊名利、廉洁奉公。1964年,中央军委决定废除军衔制,以曹广化的职务、军衔按规定可以“靠行政六级”,但他坚持要求改为“靠行政七级”,以让其他同志享受更高的待遇。他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看淡名与利的崇高风范,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称赞。

1985年离休后,曹广化住在总政宿舍,过着平静的生活。尽管受到长期战争岁月和艰苦环境的摧残,但晚年的曹老身体很健康,胸怀开阔,性情乐观,坚持锻炼,淡泊名利。1988年,曹老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4月21日,曹广化因病在北京辞世,依照中国传统计年法,曹广化是名副其实的“百岁将军”了。★

猜你喜欢
寿县红军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少寨红军桥
盛开只等红军来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十送红军
石背上村有口“红军井”
再唱十送红军
对问题代表说“不”——安徽省寿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