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1-03-01 06:22林振兴
医疗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椎体骨质危险

林振兴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医院 (福建福州 3502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常见的老年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及胸部剧烈疼痛、翻身困难、无法下床行走、不能久坐久站等[1]。疼痛可使OVCF患者活动能力降低,导致其不得不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保守治疗OVCF患者起效慢,仅可缓解临床症状,且治疗后易复发,整体效果欠佳。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具有创伤性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OVCF患者的临床症状[3]。但有研究表明,PVP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不仅为其带来了痛苦,影响其生命质量,还可加重其家庭及社会的负担[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PVP后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120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52~76岁,平均(64.57±5.37)岁;病程4~20个月,平均(12.57±3.52)个月;体质量46~92 kg,平均(69.37±8.27)kg。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首次发生OVCF;年龄在18~85岁之间;病历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处于哺乳或妊娠期;外伤所致暴力性骨折;病理性、陈旧性骨折;合并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发生骨水泥渗漏、是否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入路,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PVP后患者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120例患者行PVP后有65例(54.17%)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3.5 ml的占比与未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入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2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赋值

将是否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作为因变量,将可能引发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因素(包括骨水泥渗漏、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作为自变量,从X1~X3进行赋值,见表2。

表2 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赋值

2.3 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带入模型,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是导致PVP术后患者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OVCF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体表现为脊柱后凸畸形运动障碍、腰背部持续性疼痛等,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5-6]。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高达22.7%[7]。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OVCF的发病率明显升高[8]。OVCF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止痛、佩戴支具、休息、卧床等,但由于OVCF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减退,长期卧床易加重其骨质疏松症状,增加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整体治疗效果欠佳[9-10]。PVP治疗OVCF患者具有快速缓解疼痛、创伤性小等优点,但术后强化椎体周围极易引发再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是导致PVP后患者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其原因如下。(1)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会减弱骨小梁的分散应力,削弱椎间盘在应力变化、承担载荷时的缓冲能力,导致应力趋于邻近的椎体;邻近椎体分担机体更多的负荷可增加其再骨折发生率;骨水泥若渗漏至椎间盘,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则会增高至44%;骨水泥还会通过骨折椎体的上下终板渗漏至邻近的椎间盘,加大其强度和硬度,削弱其缓冲作用,从而可导致应力过于集中,破坏邻近椎体的终板,增加了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12]。(2)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质疏松是导致OVCF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PVP后患者继续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增加骨密度,防止骨量流失,对于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若不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受骨水泥影响,极易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3)骨水泥注入量过多:在PVP术中,为增强椎体骨骼运动强度,提高脊柱应力,往往会增加骨水泥的注入量;但过多的骨水泥难以均匀地分布,增加了外渗率,加重了患者的疼痛感,并可改变邻近椎体的生物力学特性,极易引发邻近椎体再骨折,因此,PVP前,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计算骨水泥的注入量,尽可能降低其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发生骨水泥渗漏、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是导致OVCF患者PVP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期尽可能降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椎体骨质危险
骨质疏松知多少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喝水也会有危险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