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21-03-01 06:22徐佳帅小宇
医疗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透药治疗仪定向

徐佳,帅小宇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 (江西萍乡 337000)

当脑血管出现畸形或血栓在外力作用下脱落,导致血管堵塞,可引发血管及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最终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类相关疾病,被称之为卒中。卒中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为肢体功能障碍[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卒中的发病率及卒中发病后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临床针对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主要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但受护理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康复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通过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可定向推动药物离子深入病灶,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25±3.26)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18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52±3.18)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0例,脑梗死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2]中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肢体功能运动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宣教: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宣讲康复知识,包括康复训练的意义、预计实现的效果、康复训练常见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其治疗积极性。(2)正确体位摆放指导: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取患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时,保持颈椎上部弯曲,患侧上肢向前伸出,与肩关节屈曲角度保持90°以内;取坐位时,将患侧上肢放于桌面,维持肘部伸展,对肩关节韧带、关节囊加以保护。(3)坐卧、站立与行走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卧位、坐位、站立位之间的转换,在患侧肢体完全能够负重,或膝关节与髋关节屈伸恢复状态下可尝试步行练习;协助患者主动与被动进行肢体伸屈、内旋、外展等活动,25 min/次,2次/d。(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协助患者交替患侧、健侧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进食、穿衣等,30 min/次,2次/d。(5)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查房时引导患者进行简单交谈,逐渐增加对话内容,并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可通过音乐、读报等方式促进患者语言能力的提高。(6)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其他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强患者及家属的自信心;在宣教过程中,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原因,并对此积极干预,以便强化患者的心理建设。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干预:采用长沙海凭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T-F(Ⅱ)型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护理,中药组方为穿山甲、透骨草各15 g,红花、川芎、当归、延胡索、威灵仙各10 g,肉桂、丁香、乌药、徐长卿各6 g,将所有中药均交由医院中药房统一代煎,上述中药药物需要通过煎煮2次后取30 ml药汁,将治疗仪的电极片在药汁中浸泡30 min后贴在患者患侧的风市、臂臑、足三里及曲池穴,以患者耐受为宜,温度保持在38~40 ℃,30 min/次,21次/d。

两组均于干预4周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3]进行评估,上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66分、34分,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肢体功能恢复越好。(2)评估两组的护理效果[4]:显效为高凝状态解除,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相关障碍症状改善,同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降低程度≥80%;有效为高凝状态改善,肢体功能有所恢复,临床症状缓解,同时NIHSS评分降低在20%~79%;无效为上述相关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上下肢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上、下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下肢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上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卒中是一种急症,主要病因为脑部血管或组织的正常血液动力学出现异常,导致脑组织和神经系统损伤,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多数卒中患者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若不及时实施行之有效的康复计划,患者将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早期康复护理中坐卧、站立与行走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使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得到增强;同时,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可加强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三方面的配合,从而有效提高康复训练效果[5]。合理的功能锻炼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但受患者个体化差异的影响,单纯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需结合其他康复手段。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干预是一种新兴的中医护理干预手段,该手段将中医药与医用物理学有机结合,利用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可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同时,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还具有中频按摩仿生效果,在按摩状态下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汗腺渗透进入患侧,使药物离子深入病灶部位;此外,该方式对皮肤刺激较小,同时能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进入人体,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上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干预选取患侧的风市、臂臑、足三里及曲池穴,其中风市穴具有祛风湿、调气血、通经络之功效,臂臑穴具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功效,足三里配曲池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通过中频电流刺激拮抗肌群,以此对抗因卒中导致的痉挛肌群,促进肌群张力协调;而药方中穿山甲为君药,具有活血消癥、宣通脏腑的作用,红花、川芎可行气散瘀,当归、延胡索可行气止痛,透骨草、威灵仙、徐长卿用于袪风湿及通经络,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丁香可温中降逆,乌药可温肾散寒,诸药合用更具活血解痉、温经通络之功,并且通过穴位刺激可改善循环,从而有效提高肢体功能。但因本研究持续时间短和患者例数相对较少,致使研究数据结果的普遍性有所欠缺,未来可采用大样本继续开展研究,进一步证实中医护理技术与康复护理结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且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透药治疗仪定向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中医定向透药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干预观察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定向越野
自拟方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