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T的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2021-03-02 04:49李晓璐王海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消化性胃炎服药

李晓璐,王海燕,李 娜

(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济南250012;2.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学)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胃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其病变特点主要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1]。据我院门诊统计,近2年来慢性胃炎患者门诊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以老年患者的增多尤为明显[2]。随着病程的进展,慢性胃炎不断加重,并会伴发一种或多种疾病,消化性溃疡是慢性胃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疾病。相关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慢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促进患者恢复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前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相结合。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我们对45例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以PMT为基础的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87例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用硬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2~68(55.7±2.3)岁;实验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9~67(54.8±2.2)岁。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3]。患者办理入院后,给予患者和家属详细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教育,使其初步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正确认识疾病,建立保健及控制疾病发展意识,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导患者自我评估和监测自身状况,了解疾病的成因,指导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基本的自助方法应对突发症状[4]。

1.2.2 实验组 实施以PMT为基础的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①由护理专家对本研究小组成员进行护理培训,使小组成员充分了解基于 PMT 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a.强化患者对不良习惯的认知。对患者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不断强化患者对有害因素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主动配合干预方案的实施。b.降低内外环境不良影响。积极与家属沟通,并促使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疾病的治疗,分析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形成的内外因素,并对患者和家属的相关错误观念进行纠正。c.评估、分析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定时记录患者运动、饮食、症状变化等情况,并每周评估1次。分析并查找不同患者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患者进行教育等,并指导患者能够正确地对自身情况进行评估。d.通过定期教育与沟通,提高患者对干预方案的熟悉度及认同度,制定个性化追踪方案,以充分了解不同患者的特殊性,分析问题所在并共同解决问题,如制定个性化饮食、运动等方案。②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制定护理方案。a.加强患者日常监护及病情巡视:及时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观测症状变化,如有黑便、乏力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及时处理。b.胃肠减压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认真、详细说明胃肠减压的治疗目的、具体操作、预期疗效及常见的并发症,使患者和家属了解胃肠减压治疗的重要性,征得其同意。遵医嘱给予胃管置入,嘱家属不要擅自关闭引流管,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c.服药依从性护理:在护理阶段,根据不同患者病情变化和特点遵医嘱及时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教育,并告知患者具体用药方法和监督患者按时服药,以使患者提高自身服药依从性。对年老、记忆力差的患者,药品的使用应标注在醒目的位置。d.生活方式干预:忌食辛辣、刺激肠胃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主张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协助患者根据自身状况制定恰当的运动方式,并监督运动情况,进行适度运动。e.心理干预:绝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后出现焦虑等严重的心理反应,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部分患者因消极情绪影响而对治疗丧失信心[5]。护理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列举积极案例,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价指标 ①治疗效果。好:患者无明显消化系统不适;较好:患者消化系统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明显降低,但尚有轻微不适;差:患者不适感与护理前无明显好转。②服药依从性。好:患者能按时、按量服药,遵从医务人员嘱托,无自行减药、加药、断药等行为;较好:患者能遵从医务人员嘱托,但存在偶尔断药、不能按时服药等情况;差:不能遵从医务人员嘱托,存在自行断药情况。③护理满意度。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责任心、护理方案的实施均持肯定态度;不满意:患者认为护理人员态度、责任心及护理方案的实施方面有一或多方面持否定态度。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患者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和认知能力。以上每项满分均为40分,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⑤焦虑情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每个项目均采用0~4分计分法,得分在0~56分之间,焦虑程度与得分呈正相关。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发作具有季节性、反复性等特点,故用药时间长,患者因清淡饮食、戒烟、限酒等生活干预措施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易出现服药依从性差、对治疗效果失去信心等负面影响,甚至某些患者会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量,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新的并发症。通过本研究可知,在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护理上实施以PMT为基础的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并缓解消极情绪,与陈秀敏[6]研究相符。在基于PMT的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中将各种护理方式如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方式护理、服药护理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并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特点的针对性护方案,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各个环节的服药注意事项,以取得更佳的治疗依从性,规范用药,使其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方案措施的作用机制考虑如下:①药依从性相关知识教育。慢性胃炎的治疗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服药知识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并积极、正确地参与到临床治疗中[7]。同时,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相关耐药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药物疗效[6]。②生活方式干预护理。食疗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保健护理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8]。对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预防或减弱患者的胃肠不适感,提高患者的体质,增强对治疗的信心。胃肠蠕动可因患者的适度运动而得到改善,从而使患者的消化道不良症状减少或减轻。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例患者的病情、年龄、体力等个体差异设计出患者的运动形式,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③心理干预。消极的心理状态更容易诱发患者消化道疾病加重,而早期的心理疏导则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食欲、恢复运动等,减轻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对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心理疏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联合家属给予患者更好的社会支持,一方面使其在应激状态下得到更好的保护,有效地缓冲应激多带来的影响,提高面对应激时的反应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很大意义上维持自身的良好情绪[9]。④PMT的健康教育。以PMT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其特点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评估威胁患者个体认知调节功能的有害因素及患者的应对能力;研究患者的健康行为过程。PMT包含自我效能、严重性、内外部奖励、易感性、反应效能及反应代价[10]。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及反应代价使患者提高对健康行为益处的认知,从而达到强化患者健康行为的目的;严重性指标主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认识并判断不良生活习惯后果的能力做出评价患者自身存在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表现在易感性指标[11]。

综上所述,对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基于PMT的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况。根据本研究,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消化性胃炎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服药不能猛仰头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