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导管引流和导管护理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02 04:49孙素霞宋少敏蒋秋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

孙素霞,宋少敏,蒋秋丽,冯 俐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南京210028)

在正常情况下,胸腔内的液体量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胸腔内的液体量超过正常水平时,会表现胸腔积液即胸腔积液[1]。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无确切观点,机制较复杂,可能与胸部损伤、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胸膜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2]。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胸腔穿刺抽液是常用方法,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胸腔积液需要反复穿刺,导致患者痛苦大,另外,由于注射器容量有限,每次只能抽取一定量的液体,对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需要反复抽吸,增加人力和时间消耗[4]。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导管移位,如恶性胸水患者蛋白质含量多,多次抽吸会导致注射器发生堵塞,从而导致破损[5]。深静脉导管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胸腔积液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018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我们对30例胸腔积液患者实施深静脉导管引流结合导管护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 1月1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证实为胸腔积液者;②符合深静脉导管引流的适应证,并在本院进行引流治疗者;③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其他恶性疾病者;②身体机能差者;③精神疾病病史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将2017年 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3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男 17 例、女13例,年龄55~79(62.5±5.4)岁;将2018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3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0(63.6±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对症用药等。观察组实施深静脉导管引流及引流护理模式,内容包括:①深静脉导管引流方法。指导患者取坐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穿刺,当导管针刺入皮肤后缓慢进入胸腔内,嘱患者吸气后屏住呼吸,将导丝快速插入导管针约20 cm,退出导管针,将导管沿导丝进入胸腔内,随后退出导丝,将导管与引流带连接,固定穿刺点处的皮肤。观察引流速度与量,引流完毕后使用肝素帽封闭,在病情需要时沿引流管注射药物,指导患者改变体位,以便于胸膜和治疗药物接触,增强治疗效果。②引流护理。a.健康教育:入院后向患者和家属发放自行制作的有关深静脉导管引流的健康手册,同时详细向其讲解深静脉导管引流的方法、目的及效果、相关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度,随时观察自身状况。出现问题及时通知护理人员进行处理。床位护士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随意拉扯导管、运动幅度过大等问题,应耐心劝解患者改正不良习惯。b.心理护理:护士每天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根据评估情况进行疏导,提高患者情绪控制能力;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密切关注是否出现焦躁、急躁等各种不良情绪;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鼓励家属加强陪伴,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c.并发症护理:在引流导管出口处放置纱布,防止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同时使用敷贴和固定带对引流导管进行固定,避免导管打折或扭曲而发生引流不畅,敷贴尽量覆盖较多皮肤,必要时用支架进行固定;床位护士告知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保证引流管在胸部平面以下;每天观察引流管,确定是否发生堵塞、打折和弯曲。如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床位医生进行处理;堵塞严重时使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避免再次发生堵管。定期更换固定皮肤的胶带,防止皮肤过敏和造成皮肤损伤;定期使用肝素封管并进行消毒,避免导管发生逆行感染;再次放水治疗时,注意引流速度和量,不宜过快和过度,避免引发肺水肿。d.置管护理:操作人员向患者讲解配合要点,避免其呼吸幅度过大,同时指导患者配合呼吸、屏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前严格执行手卫生,争取患者配合。

1.3 比较指标 ①疼痛、积液消失时间及引流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价两组疼痛情况,将有10 cm刻度的直尺交给患者自行标注,刻度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重;同时记录两组积液消失时间和引流时间。②并发症:包括气胸、导管移位、肺部感染及胸背痛。③疗效:根据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同时积液未复发;有效:呼吸功能有一定的改善,胸水量减少同时并未复发;无效:临床表现和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胸腔积液并未减少。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积液消失时间及引流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积液消失时间及引流时间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3。

3 讨论

对胸腔积液患者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者而言,抽取胸腔

表3 两组疗效比较(例)

积液治疗尤为重要[6]。大多恶性胸腔积液由恶性晚期肿瘤引起,大部分患者均为中大量积液,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7]。因恶性胸腔积液进展快、易反复发作、胸腔积液消失后短时间内可再次复发,因此,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而言,需反复性穿刺,穿刺治疗目的是改善呼吸状态和循环功能。传统穿刺模式在多次操作过程中,易给患者带来气胸、脓胸等各类风险,同时易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8]。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深静脉导管引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与传统的穿刺治疗相比,深静脉导管引流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方便即操作人员一人即可完成;经简单培训后,操作人员即可掌握,同时治疗效果好;避免多次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减少;减少穿刺感染机会及胸膜黏连的发生;留置时间长可以避免护理人员多次操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护理质量[9-10]。

由于胸腔积液患者合并多重疾病且疾病进展快,易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合并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之疾病本身及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因此,会加重患者紧张的情绪[11-12]。在本次研究中,强调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在入院后给予心理疏导,在置管前详细讲解深静脉导管引流的流程,正确引导患者面对治疗,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13]。在本次研究中强调家属的作用,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家属陪伴患者,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在操作过程中家属起一定监督作用,避免患者自行拔导管导致导管移位。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VAS评分、积液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引流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经护理后疼痛减轻,同时由于积极心理状态有助于恢复;同时缩短引流时间,提高疗效。

由于操作过程中管路长期留置会对机体造成刺激,引起血管发生堵塞甚至感染等。本研究着重进行并发症护理,目的是保持血管通畅、在置管过程中强调无菌原则避免发生感染,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保证护理人员正规操作流程,在实践中锻炼护理人员的动手能力;及时更换固定的胶带和敷贴,注重保护患者皮肤,在置管过程中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对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引流效果,避免发生各类不良事件,同时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积液时间。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恶性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关节积液要科学适当地抽掉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