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21-03-02 04:49郭雪琴梁云飞吴小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服药精神分裂症出院

郭雪琴,梁云飞,吴小英

(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湛江524012)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减弱、意识失控等,甚至出现伤人、自残或自杀等倾向,该病致残率与复发率处于较高水平[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入院统一管理与药物治疗,且在出院时仅强调常规复查等事宜。出院后可能存在多种不利因素而造成疾病复发甚至死亡,其中服药依从性偏差是重要原因之一[2]。因此,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在院及出院居家护理的整个阶段,实施对患者疾病监测与用药跟踪管理及长期巩固[3]。全程护理管理(CM)是具备系统、全面且长效等优势的综合性护理管理理念,该护理模式在护理方式基础上结合评价、计划、实施与监督等多种环节,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2019年1月1日~12月1日,我们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CM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者[4];②年龄18~60岁;③有长期照顾者;④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精神疾病或器官性功能损伤者;②身体活动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者。中止与脱落标准:①存在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根据研究方案的病例;②发生不良事件或意外事故,无法正常完成所有干预过程者;③家属失访、要求中途自行退出或未完成全部干预过程,影响结果判断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7.71±7.23)岁;病程(13.27±5.4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21例、高中及以上3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46.98±7.35)岁;病程(12.95±5.34)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包括疾病自我监测、用药指导、饮食与睡眠、复查等内容。

1.2.2 研究组 实施CM联合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2.1 CM护理 ①成立CM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医生、专科护士与护士长组成,对小组内成员提前进行CM理论与专科知识培训,明确分工职责、研究方法、健康教育与随访工作实施方法等内容,通过考核后则可正式实施干预计划。②干预内容包含院内干预与院外干预,均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决定。③在入院时建立个人疾病档案,并向患者发放CM相关内容手册,护士首先向其介绍院内环境,在院期间定期进行科室内部的集体健康教育讲座,每周2次,根据每例患者不同病情与疾病进展阶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康复活动,保证每例患者均参与其中,并不断促使患者恢复至正常社会功能状态。④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需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讲解服药剂量、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同时强调规律科学的饮食与休息的重要性,指导照顾者坚持实施社会功能锻炼,留存患者及照顾者电话与微信号,邀请患者加入科室创建的微信群。⑤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定期随访观察,每周微信随访1次,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督促患者按要求服药,若出现服药不良反应及时反馈,同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讲解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与病情进展等内容,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将每次随访记录详细填写在患者健康档案中。

1.2.2.2健康教育 分为集体讲座、小组讨论与个别指导。①集体讲座:由医生、护士长与专科护士共同制定集体讲座内容,主要包含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常用药物、药物治疗重要性、遵医嘱用药意义、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疾病复发预防与先兆、心理健康指导等内容,院外随访期间每周在微信群内发送精神分裂症疾病护理与用药相关宣传知识,以小视频或PPT形式发送至群内,供患者反复学习并掌握。②小组讨论:将不同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分类,小组成员针对不同类型问题,制定相应阶段化措施与目标,初步引导患者纠正原有错误认知,指导患者讲述内心想法,通过交流或心得笔记等方式抒发情感。护士根据患者健康教育认知与了解情况,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适当奖励,对存在不良认知情况者及时加以指导与纠正。在院外随访期间,告知患者或家属每周在微信群内上传本周居家护理管理与服药情况,护士长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并详细记录,专科护士及医生在微信群内评价每例患者居家护理与用药反馈情况,并对提出的相关问题在群内加以解答,每个月组织1次微信群小组视频通话,引导患者与其他患友相互交流,分享居家护理经验。③个别指导:再次评估每例患者,重点集中在拒绝服药、藏药等,在住院期间指导患者认识自身疾病与健康精神状态的区别,提升对幻想与幻想等症状的自我辨别能力,引导患者逐渐感知到药物治疗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最后予以适时心理疏导与健康指导;在院外随访工作中每周进行微信随访,每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护士详细评估患者服药情况,询问患者在用药前后变化,促使其自我感知药物治疗的重要作用。

1.3 观察指标

1.3.1 服药依从性 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及干预6个月后,依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5]评估两组服药依从性,量表最高分8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依从性越好。

1.3.2 生活质量 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心理、动力与精力、症状与不良反应3个方面,共30项,量表得分与生活质量呈反比。

1.3.3 自知力 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7]评估两组自知力,分为目前症状、过去症状、目前归因与过去归因4个维度,包括20个条目,量表得分与患者自知力状况评估呈反比。

1.3.4 社会功能 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8]评估两组社会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与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0~4分,量表最高分48分。社会功能评估状况与分数呈正比。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MMAS-8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MAS-8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QL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QL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AUMD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UMD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SSPI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SPI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阶段主要采取住院治疗与护理,通过暂时性、阶段性药物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跟踪随访工作较缺乏,多数患者认为出院疾病康复后不需继续接受治疗而停止服药,由此,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偏低,且精神健康与社会功能衰退加剧,诱发疾病复发率升高。在整个治疗周期予以CM及健康教育,以期在院内与院外时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药治疗会逐渐对治疗丧失信心,服药依从性是决定疾病控制与治疗的重要因素[9]。基于传统护理方式,同时开展多种形式具有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发病特征、药物治疗方式及不良反应等,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10]。本研究中干预3、6个月后,研究组MMAS-8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同形式健康教育如集体讲座、个别指导与小组讨论,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用药治疗相关知识,促使患者树立长期遵医嘱用药的信念,避免不间断服药或自行变化药物用量,增加疾病复发甚至加重风险;另一方面,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仅在住院期间保证服药规范性,在出院后服药依从性难以维持,而CM将健康教育指导延续至出院后,不断引导患者感知自身疾病的存在与发展,使其意识规范用药对疾病症状发生与进展的重要意义,最终达到提升服药依从性的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降低是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其生活质量随之降低[11]。对患者实行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促使其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是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CM主张建立一系列全程、全面且专业化护理服务,在提升院内护理管理同时,将院内与院外居家护理相衔接,指导患者及家属共同承担疾病监测与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患者整体康复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SQLS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分析根据患者疾病特征,采取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在居家护理中得到与院内相同的护理照护,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早期回归家庭、生活与工作意识,坚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尊重人格尊严的护理理念,同时通过长期不间断健康教育,恢复良好社会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存在自知力缺乏情况,对自身疾病有良好的认知与行为适应性,以良好心理适应性承认疾病存在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控制与预后等多方面发挥极其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SAUMD、SSP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首先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到自身疾病性质与症状,对发病诱因及预防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对出院后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进行合理想象与期望,同时指导家属提供良好照顾与康复环境,减轻患者心理损害程度,有助于患者自知力的建立与维持。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CM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自知力,从而强化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服药精神分裂症出院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服药不能猛仰头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