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影响

2021-03-02 04:49李嘉琳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疗护居家口腔

李嘉琳,高 燕,刘 莉

(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 江苏常州213003)

血液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各类白血病、骨髓瘤及恶性淋巴瘤等分型。据调查,血液肿瘤为我国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最主要的致死病因,其病死率位居第一[1]。血液肿瘤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10岁儿童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为3/10万~4/10万,年龄<15岁罹患恶性肿瘤患儿中血液肿瘤占35%[2]。化疗治疗是血液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治疗周期较长,对依从性要求较高。化疗间歇期患者一般选择在家休养,而家庭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尤其是血液肿瘤患儿,家庭作用更重要[3]。为使患儿在家休养期间,也能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提升血液肿瘤化疗阶段患儿的居家生活质量。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我们对3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辅助检查确诊,且符合血液肿瘤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经骨髓细胞化学特征及形态学检查显示原始细胞≥30%者;③均于确诊后接受至少2个疗程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的患儿;②预期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12(6.97±1.67)岁;白血病22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恶性淋巴瘤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1(6.82±1.63)岁;白血病20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及随访,具体内容:遵医嘱予以化疗前健康教育,加强体征观察及病情监测,有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并进行处理;指导家属给予患儿清淡饮食,治疗前后2 h禁食、禁饮,避免呕吐发生,同时向家属讲解化疗阶段常见并发症及预防策略,具体内容如下:①口腔感染。在化疗前7 d,指导家属为患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检查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破损,需保证患儿口腔黏膜完整性后实施化疗[4]。护理人员需向家属讲解化疗阶段pH值检测的方法与意义,同时普及口腔炎分度知识,告知化疗后患儿易出现口腔感染,因此,应每日监测口腔pH值并选择合适漱口液漱口,通过健康教育引起家属对患儿保持口腔卫生与预防口腔感染的重视。此外,护理人员以示范、演示等方式教会患儿正确的漱口方式,将正确漱口方法录制成视频配合讲解发送给家属,以规范患儿漱口动作,指导家属为患儿选择软毛牙刷刷牙,同时指导多饮水并避免剔牙。在化疗疗程初始阶段,采用生理盐水与1.4%的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对口腔溃疡患儿酌情应用康复新液或龙掌口含液漱口。在采取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治疗时,患儿易出现黏膜异常反应,表现为口腔溃疡、咽部溃疡与消化道溃疡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情况遵医嘱应用四氢叶酸钙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患儿体温的监测与皮肤和口腔黏膜的观察,溃疡严重者自制维生素B2、蒙脱石散、康复新液混合液,涂抹于口腔溃疡部位[5]。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其中白细胞<1.0×109/L时,应及时将患儿转移至层流病房予以隔离治疗;当粒细胞<1.0×109/L时,则需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咳嗽、发热等患儿需明确是否感染,并遵医嘱应用相应抗生素治疗。②血管损伤。尽可能应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或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以防药液外渗与静脉炎的发生,在实施置管穿刺操作前先应用45 ℃浸湿纱布湿敷置管,促进血管扩张,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减少穿刺所致炎症递质释放。在成功置管后,于贴膜上方位置沿静脉走向贴敷水胶体敷料,较穿刺血管宽2 cm,防止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对不符合穿刺置管指征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具有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作用。化疗药物输注对组织与血管均会产生一定损害,因此,在化疗药物注射前后均需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尽可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若注射位置发生药液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使用50%的硫酸镁溶液间断性湿敷局部皮肤。拔针后需按压局部10 min,以降低迟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③胃肠反应。化疗同时酌情应用阿扎司琼、昂丹司琼等药物,以防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同时,指导家属保证食物多样性,准备新鲜蔬果、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保证患儿机体能量需求。对食欲缺乏患儿应依据饮食特点和喜好,同时,增加食物色、香、味,引起其进食兴趣。必要时予以足三里穴、内关穴贴敷生姜治疗,以预防胃肠道反应。④其他并发症。每日计算液体输入与排出量,确保液体出入量平衡,促进尿酸代谢,用药后摄取足够水分,一般治疗结束后5 h内建议每30 min排尿1次;如血小板<20×109/L时,应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并将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头痛等颅内压增高征象,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生[6]。⑤随访护理。出院时对家属进行血液肿瘤护理的知识培训,提高其家庭的自我护理能力;指导家属保证患儿个人卫生,做好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发生;调节自身情绪,避免因自身情绪不佳对患儿造成影响。汇总家属联系方式,在征得其同意后纳入责任护士微信交流群中,由责任护士定期发送用药、饮食、置管维护等方面的科普文章。护理人员每周围绕1个主题整理护理资料,于周六上午9:00~10:00 分享相关知识。定期开展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目前精神状态、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一旦出现并发症或身体不适,应提醒家属及时来院诊治。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具体内容如下:①居家舒缓小组。科室内成立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小组,以1名经舒缓疗护培训的专职护士为主导,以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心理医生等为辅助。专职护士负责收集患儿资料,重点记录电话、家庭住址、化疗计划、治疗进展等信息,为患儿建立居家疗护档案,患儿复诊或化疗时发放居家疗护需求调查表,根据患儿及家属需求制定个体化居家舒缓疗护方案。②电话随访。制作居家疗护工作卡片,包括:专职护士、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的联系方式,居家疗护理念、形式、内容等,发放给家属,以便随时联系医护人员[7]。为患儿制定居家疗护计划,每周安排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儿身体、心理状态及家属心理状态、护理诉求,并解答家属疑问,必要时安排上门居家舒缓疗护服务等。③上门服务。舒缓疗护专职护士与责任护士同时上门,上门前与患儿家属预约,每次服务时间30~45 min,内容包括为照护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方法及生活护理技巧,如采取示范、演示的方法教会患儿漱口,选择生理盐水与1.4%碳酸氢钠交替使用,避免口腔感染的发生;告知选择软毛牙刷刷牙,多饮水;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变化,对明显担忧、焦虑、交流障碍患儿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有效疏导其情绪。④知识讲座。每个月举办1次血液肿瘤化疗知识讲座,每次60 min,首先讲解血液肿瘤化疗及护理知识20 min,再由专职护士讲解居家舒缓疗护知识20 min,最后家属间自由交流20 min,并由医护人员及专职护士解答家属提出的疑问,通过知识讲座普及舒缓疗护的相关知识,在提高家属照护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减轻其焦虑情绪,给予患儿舒适照护。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口腔感染、血管损伤、脱发、高尿酸血症。②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活质量癌症特异性量表(PedsQLTM3.0)[8]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包括恶心、疼痛、治疗焦虑、操作焦虑、认知、担忧、交流、外貌评价8个维度,量表包含27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0~4分回答,将各维度满分均转化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PedsQLTM3.0评分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PedsQLTM3.0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血液肿瘤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症状包括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骨骼疼痛等,病死率极高[9]。在改善血常规指标及临床症状方面化放疗应用良好,但口腔感染、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较多[10]。有研究指出,在治疗最初阶段,血液肿瘤患儿家属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知识技能及情感支持的需求较高,尽可能获取血液肿瘤及化疗相关信息、了解血液肿瘤疾病进展特点及居家护理注意事项等,有效的情感支持是成功度过治疗首要阶段的重要因素[11-12]。以往常规护理对患儿及家属心理、生理变化的观察较少,临床以遵医嘱护理为主。如何提高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患儿预后,是目前临床护理的重点问题。

居家舒缓疗护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开展的居家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充分重视患者感受,通过营造舒适、熟悉、安宁的环境,尽可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13]。此外,居家舒缓护理重视对照料者支持,长期照护血液肿瘤患儿存在身心俱疲,迫切需要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照护专业度[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血液肿瘤化疗阶段提供有效的居家疗护指导,有利于促进家属掌握常见并发症并及早防治,降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在恶心、疼痛、治疗焦虑、操作焦虑、认知、担忧、交流、外貌评价8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家属照护能力的提高及心境的改变,减轻了患儿担忧、焦虑情绪,提高患儿对疼痛及并发症的耐受程度,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血液肿瘤化疗儿童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疗护居家口腔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韩国安宁疗护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安宁疗护准入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