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隔帘在医院感染中的致病作用调查

2021-03-02 07:18黄丽群齐灿文钟鸣郭裴黄远虹刘华之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致病菌菌落内科

黄丽群,齐灿文,钟鸣,郭裴,黄远虹,刘华之

(1.江西赣州市立医院院感科,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赣州市立医院检验科,江西 赣州 341000;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感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近年来,国际医院感染控制界广泛关注临近患者诊疗区域高频接触的无生命环境物体表面在传播医院内病原体的作用[1]。病房隔帘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广泛,医疗机构几乎所有的病室均安装隔帘用于保护患者隐私。但隔帘作为常见高频接触物品,因体积较大、安装繁琐等原因,其清洁消毒或更换不被重视,甚至被长期忽略[2],使其成为病原体传播的传染源,存在交叉污染的高风险,通过污染的隔帘间接接触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研究隔帘的污染程度及污染的隔帘在医院感染中的致病作用,本院院感科在2018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通过对烧伤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代谢科4 个科室共120 块隔帘进行微生物采样培养,并与同期该科室医院感染病例致病微生物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对烧伤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代谢科4 个科室共120 块刚清洗悬挂的隔帘,分别在挂起后第1、4、8、12、16周采样微生物进行培养。

1.2 方法 使用接触平板和MRSA 显色平板在隔帘最常接触的褶皱边缘进行采样,送微生物实验室检验,35 ℃培养48 h 后观察病原菌的生长,记录平板菌落数量,并对疑似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菌落进行菌种鉴定,置于-70 ℃冰箱保存。

1.3 污染定义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Ⅲ类环境物体表面≤10.0 cfu/cm2,隔帘菌落数<10 cfu/cm2为合格,≥10 cfu/cm2为污染[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床隔帘细菌含量 排除污染菌后,第1周与第4周细菌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第1周与第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P<0.05),见表1。

表1 病床隔帘细菌含量Table 1 Bacterial content of bed curtain

2.2 病房隔帘污染病原菌分布 病床隔帘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78株,检出率为29.67(178/60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见表2。

2.3 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 本院2018年烧伤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代谢科4 个科室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58例,病原学诊断明确46 例,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共27 株,占 58.6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7 株,占 15.22%,见表3。

2.4 医院感染病例致病菌同源性分析 针对调查科室58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与隔帘采样检出的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检出3株一致性病原体,分别为MRSA 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检出率为1.69(3/178)%。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房隔帘染菌量与使用时间呈正相关,使用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医院病床隔帘的污染程度与不同科室环境有关[4-6]。因此,应建立定期清洗隔帘的制度并有效实施,普通病房隔帘清洗以间隔8周或2个月(60 d)为宜;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清洗消毒。高风险科室如ICU 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科室宜缩短清洗间隔时间,建议4 周(或30 d)为宜。

表2 病房隔帘污染病原菌分布Table 2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ward curtain pollution

表3 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Table 3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hospital infection

本调查中的医院感染病例检出3 株与病房隔帘具有同源性菌株,说明环境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7],尤其是高频接触的隔帘是病房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8]。环境表面检出的致病菌与临床常见医院感染病菌具有同源性[9]。因此,应加强对隔帘的更换和清洗消毒、对诊疗区域环境和物体(包括诊疗器械、医疗设备、床单元等)表面及地面等实施清洁消毒。

病房隔帘污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可能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的在院内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实施、监测和考核等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切断传播途径。

环境表面监测是流行病学调查和质量控制干预的组成部分,本调查为病房隔帘清洗间隔时间提供循证依据,提示医疗机构应关注隔帘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定期清洗可以明显降低污染率[10],加强对隔帘的清洗频次以及对环境高频接触物体的消毒问题。

猜你喜欢
致病菌菌落内科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基于细菌菌落优化算法含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