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2021-03-02 07:18蒋爱军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气皮质激素肺部

蒋爱军

(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辽宁 大连 11604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1],前三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下呼吸道感染和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变化快、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患病后不易被察觉,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2],伤害患者呼吸系统,影响呼吸功能,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等新型药物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明显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但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不仅会加重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且增加该病的病死率[3],且抗生素滥用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可选择性变少。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特布他林和糖皮质激素合用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一定疗效[4],但相关报道较少见。本研究选取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43 例,给予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旨在探究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6~71 岁,平均年龄(63.0±10.0)岁;体质量44~67 kg,平均体质量(54.0±12.0)kg;病程1.3~14 年,平均病程(5.8±1.2)年;支气管哮喘20 例,慢性肺气肿13 例,慢性支气管炎1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体质量43~66 kg,平均体质量(54.0±12.0)kg;年龄47~70 岁,平均年龄(64.0±9.0)岁;病程1.4~13 年,平均病程(5.9±1.1)年;慢性支气管炎11 例,慢性肺气肿13 例,支气管哮喘18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COPD诊断指南》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糖尿病者;心脏病者;中风等精神性病者;消耗性疾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特布他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8)为雾化吸入剂,每天2次,每次1~1.5 mL,给药时间15~20 min。丙酸氟替卡松(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国药准字H20130190)为气雾剂,加面罩通过储罐吸入,每天1 次,每次100 U。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特布他林用量用法同观察组。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咳、痰、喘症状完全消失,血气指标正常;有效,患者咳、痰、喘等症状有明显好转,血气指标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患者咳、痰、喘等症状未好转或恶化,血气指标明显异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气指标:采用雷度ABL80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③肺通气功能:采用德国Master Screen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肺通气功能,记录两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呼气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乏力、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肺通气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通气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肺通气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mmHg)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2)PaCO2 9.48±1.93 6.95±1.55ab 9.66±1.76 8.75±1.53a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aO2 7.77±1.60 10.65±1.42ab 7.87±1.14 8.78±1.43a

表3 两组肺通气功能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ung ventilatio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肺通气功能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ung ventilatio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2)FEV1/FVC(%)55.8±4.6 65.9±4.2ab 55.7±3.1 57.2±3.4a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L)1.3±0.4 2.2±0.6ab 1.2±0.3 1.4±0.4a FVC(L)2.0±0.5 2.9±0.6ab 2.1±0.4 2.4±0.5a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由于该病多变、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该疾病与有害气体、粉尘与颗粒的影响密切相关[5],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和抗生素滥用,COPD 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COPD 急性加重期是COPD 患者感染后的一个发展阶段,相关研究[6]表明,肺部炎性细胞释放出的炎性介质,如IL-6、TNF-α等会损害机体肺部结构及加速肺部炎症反应,导致发病。常见的肺部炎性细胞有肺泡巨噬细胞、肺部中性粒细胞等。此外,人体自身遗传、神经功能紊乱及身高气道反应也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病初期,COPD患者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呼吸不畅等症状,这些症状会进一步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功能[7]。长期呼吸不畅,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患者肺黏膜受损,加重感染,病情恶化,最后进入急性加重期,目前,临床上治疗COPD和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注重抗感染、止喘、祛痰等治疗。但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对抗生素治疗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且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严重者会导致COPD 患者病情恶化。据相关研究[8]显示,特布他林和糖皮质激素联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防止肺部感染的进一步恶化,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药理学研究[9]显示,糖皮质激素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及降低其活性,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还能发挥缓解支气管痉挛及减缓肺水肿和肺部感染的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保护人体Ⅱ型细胞,进而保护肺泡膜。特布他林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能使β2受体兴奋,松弛平滑肌,扩张肺部气管,并抑制患者肺部炎症介质释放,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促进纤毛运动,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肺通气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特布他林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比单纯使用特布他林效果更显著,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比较也有其优势。两药联用能有效改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及肺通气功能,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皮质激素肺部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