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与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观察

2021-03-02 07:18刘广飞蓝鹏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骨窗脑组织血肿

刘广飞,蓝鹏

(邳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徐州 221300)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状态,造成脑实质出血,该病发病快,病情急,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高血压性脑出血在脑出血患者中占比最高可达80%,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2]。目前,已明确的高血压发病原因有动脉血管壁发育缺陷、动脉硬化、持续高血压、情绪激动及遗传因素等[3]。对高血压脑出血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本研究主要研究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与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例 。 对 照 组 男 14 例 ,女 16 例 ;年 龄 51~72 岁 ,平 均(60.2±3.4)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69岁,平均(61.4±3.5)岁。纳入标准[4]:①基底节区出血,但出血未入脑室者;②高血压者。排除标准[5]:①无高血压史者;②其他部位出血者;③血肿破入脑室者;④合并其他并发症者;⑤年龄>80 岁者。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大骨窗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选取额颞顶弧形切口,切开全层头皮,使用颅钻铣刀开颅,铣刀取标准大骨瓣,切开硬膜。硬膜之下的脑组织如张力太高,在切开口时,可滴注甘露醇250 mL,甘露醇浓度为20%,注意快速滴注,硬膜张力适宜后,再切开硬膜,经颞叶先用微创血肿抽吸术,再沿着穿刺方向造瘘,利用湿脑棉对脑组织进行保护,达到血肿腔后,使用吸引器小心地将块状血肿吸出,用0.9%氯化钠溶液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吸除大部分血肿,若有小部分血肿难以吸除,可残留在内,让其自行消除,不能强行清除,过分用力清除可能会使颅内损伤面积增大,采用电凝对血肿残腔止血,血肿腔内用凝胶海绵进行覆盖,留置引流管,然后再进行分层关颅,严密缝合皮肤。

观察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全麻,取仰卧位,仔细观察CT 片,查看颅内血肿的具体位置,将患者头部偏移向病灶对面一侧,做改良翼点入路切口,长约10 cm,采用颅钻铣刀开颅,去除骨瓣形成小骨窗,以十字形切口脑硬膜,在外侧裂蛛网膜处开小切口,钝性分离外侧裂脑组织粘连蛛网膜,解剖血管外包膜后,用湿脑棉保护,再剥离侧裂沟,在岛叶无血管区进行穿刺,将岛叶切开,进入血肿腔,将血肿吸出,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冲洗,采用电凝止血,查看是否存在活性出血,无出血时敷上止血纱布,再做关颅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昏迷时间;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术后2 周、6 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包括进餐、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走、上下楼梯,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术后昏迷时间(d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血肿清除率(%)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12±0.33 7.59±1.03 22.637 0.000 30 30 1.56±0.32 2.72±0.85 6.995 0.000 89.41±10.52 70.56±8.20 7.741 0.000

2.2 两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ing ability scores(ADL)between the two groups(x±s,scores)

表2 两组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ing ability scores(ADL)between the two groups(x±s,scores)

术后6个月78.22±10.59 65.38±7.26 5.477 0.000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术后2周52.45±8.65 51.86±10.15 0.242 0.4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和脑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6]。有研究[7]显示,在经治疗存活的患者中,有70%伴有残疾,因此,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8]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环境、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盐摄入、吸烟、年龄等[9-11]。若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颅内血管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易导致颅内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发于5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死亡率较高,位居非创伤性脑出血之首[12]。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清除血肿,实现颅内降压,降低其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逐渐恢复受压迫的组织神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术属于微创手术,术中需使用显微器械,目前,显微器械在神经外科已逐渐普及,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精细化程度较高,因此,手术操作过程也更加精细,对患者的损伤更小[10]。本研究中,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充分利用自然解剖的间隙,对脑组织的牵拉较小,并能对脑深部的血肿进行细微探查,避免因牵拉过度损伤脑组织,造成术后脑水肿。另外,该手术不会破坏脑皮层,也较少损伤脑实质,对患者术后的视力和语言功能损伤较小。通过侧裂岛叶入路,医生能更好地探查患者脑部出血状况,并进行妥善处理,与大骨瓣经颞叶入路比较,其优势更显著。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操作方法简单,医生易于操作,可更好地为广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服务,且通过此手术,患者无需再进行二次颅骨修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其经济压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方法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窗脑组织血肿
鞍底骨窗大小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影响分析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骨窗保护枕的设计与使用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