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及结果分析

2021-03-02 07:18谭振华夏骏梁羡和张东升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寰枢诊断率征象

谭振华,夏骏,梁羡和,张东升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放射科,广东 中山 528437)

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寰、枢椎体失去正常的解剖对位关系,导致上颈段神经血管受压迫的疾病症状[1]。该病临床表现多为斜颈、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头痛、头晕等。儿童寰枢关节不全脱位通常由外伤或继发感染导致,而成人寰枢关节不全脱位通常由长期头部姿势不良导致关节椎体退行性变导致。成人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延误诊治,病情加重[2]。影像学检查是反映寰枢关节解剖结构正常与否的重要检查项目。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50例可疑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及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可疑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每组 50 例。X 线组男 23 例 ,女 27 例;年龄7~65 岁,平均年龄(36.5±4.6)岁。多层螺旋CT 组男28 例,女 22 例;年龄 8~67 岁,平均年龄(37.5±3.8)岁。MRI 组男 36 例,女 14 例;年龄 7~64 岁,平均年龄(39.5±5.8)岁。外伤性69 例,非外伤性81 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斜颈、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符合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骨肿瘤等肿瘤性疾病者;合并急性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心肌梗死需要紧急抢救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需紧急抢救处理者;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难以配合检查工作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预先分组分别进行X 线、多层螺旋CT 或MR 检查,3 项检查分别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专门负责,同一检查采用的检查仪器相同。检查结束后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阅片并汇总分析,得出检查结果。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比较3 种影像学方法诊断率,分析肯定脱位中的脱位分型结果和脱位征象分布。评价标准即寰齿关节间隙增宽,中立位显示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旋转位显示旋转固定或旋转不对称;可疑脱位为齿突侧距不对称、寰枢椎旋转样改变、发育不良、椎体骨折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检查方法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结果比较 多层螺旋CT 诊断肯定脱位的诊断率最高为42.00%,与X 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种检查方法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结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diagnosis of atlantoaxial joint incomplete dislocation by three inspection methods[n(%)]

2.2 3 种检查方法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中肯定脱位分型结果比较 X线对旋转性脱位、后脱位诊断率较低,多层螺旋CT和MR间脱位分型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种检查方法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中肯定脱位分型结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positive dislocation classification among the three inspection methods in the diagnosis of atlantoaxial joint incomplete dislocation[n(%)]

3 讨论

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通常由外伤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外伤、肿瘤、颈部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椎动脉缺血征象,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眩、视力模糊等,可伴有颈部酸痛、肌肉紧张的表现[3]。严重者由于脊髓受压较重可导致麻木、四肢乏力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寰枢关节影像检查主要依靠X线、CT和少量MR等。X线检查主要观察1、2颈椎张口位、侧位、前屈位和后伸位,主要表现为齿突侧距偏移和寰齿间隙增宽,然而正常人也可因年龄等因素存在齿突侧距偏移和寰齿间隙增宽等表现,因此,单纯依靠X 线难以判断,从而限制该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4]。MRI 检查具有无辐射、多层面成像的优势,尤其对于椎体关节周围软组织成像效果明显,可清晰显示脊髓、椎动脉病变。CT检查包括常规横断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CT三维成像能多角度清晰显示寰枢关节解剖结构,尤其是其他方法难以诊断的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因而诊断效率更高。临床上X线检查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检查方法简单迅速,尤其适合前脱位等明显脱位的诊断,但诊断阳性率较低,可疑诊断较多。MR检查费用昂贵,虽然对于软组织显像优势明显但预约时间较长,临床应用受限[5]。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立体成像,临床医生可清晰地观察关节相关脱位病变。寰齿间隙增宽及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是脱位的直接征象,齿突侧距不对称为脱位的间接征象。影像征象必须和临床表现相结合才能得出诊断,单纯依靠寰齿间隙增宽不能做出正确诊断。在排除体位影响,如头部旋转的情况下依据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可得出寰枢关节不全脱位诊断。正常人进行影像学检查由于体位不正也可出现齿突侧距偏移,该征象不能进行寰枢关节不全脱位诊断。临床上寰枢关节不全脱位诊断出现漏诊的原因为:临床医生自身专业知识不扎实,未充分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合并其他符合伤情况下,单纯依靠X线检查容导致误诊、漏诊,应该进一步行多层螺旋CT排查。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诊断肯定脱位的诊断率最高为42.00%,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对旋转性脱位、后脱位诊断率较低,多层螺旋CT 和MR 间脱位分型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对于存在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突发性斜颈等症状的患者应行多层螺旋CT 检查,对于CT 中出现的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寰齿间隙增宽、寰齿侧距不对称、旋转功能异常、齿状突骨折等征象进行综合评价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随着对寰枢关节影像学的综合研究,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将进一步提高,误诊、漏诊率将进一步降低。综合利用寰枢外侧关节面错位、寰齿关节间隙增宽等直接征象和齿突侧距不对称等间接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效果[6-10]。

综上所述,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效果明显,多层螺旋CT诊断率高,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寰枢诊断率征象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研究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X线断层融合摄影在Halo架固定结合枕颈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评价中的价值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