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对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1-03-02 07:18孟凡有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仪器医疗

孟凡有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设备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医疗设备与临床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若仪器使用及维护不当,易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引发医护纠纷[1]。如何进行医疗设备管理,提高维修保养水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临床医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6S管理是起源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整理、整顿、清扫、规范、素养及安全6个方面的协同作用,规范员工行为习惯、提高员工整理素养及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管理中已广泛应用[2-3]。本研究旨在探讨6S管理对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在用的64 台医疗设备为对照组,其中呼吸机19 台,心电监护仪28台,除颤仪 11 台,吸痰器 6 台。选择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4月本院在用的64台医疗设备为观察组,其中呼吸机17台,心电监护仪29台,除颤仪13台,吸痰器5台。两组医疗设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使用人员使用时保持设备表面清洁,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装置是否正常,使用过程中注意仪器功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做好记录,仪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修,并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做好仪器数量及功能的核对。

1.2.2 观察组 采用6S 管理法进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①整理:将所有医疗设备档案重新整理装档,将档案盒按照颜色、尺寸大小进行规整,并粘贴医院统一规定的文件标识,并对档案盒进行编号,并根据档案盒编号对医疗设备进行编号,建立医疗设备电子档案,方便后期查找。②整顿:所有医疗设备按照日常使用情况由专职人员定时进行充电、放电,对于仪器耗材定时定量配置,仪器定位摆放,仪器耗材配置数目需明确标识,每天交接班时交接清楚并做好记录,由监督人员每周检查2次并上报院内。③清洁:护理人员每天交接班前清扫仪器使用场所,将仪器摆放到特定位置并清洁、消毒仪器表面;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作,若仪器暂时不使用,检查仪器插头是否拔除,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监督人员每周定时检查仪器使用情况。④规范:仪器维修员每人认领指定仪器,并定期检查仪器各按钮、功能、开关有无松动,插头插座、电源线有无老化、生锈或接触不良;对仪器表面插头、开关及内部过滤网、有关管道等进行清洁,并对必要部位加油润滑;对性能下降、不合要求的原件定期更换,并对仪器性能进行测试校准,做好维修与保养记录;预防漏查、漏修情况出现;由专门人员统一记录每天仪器的外借、维修及送回情况。⑤素养:定期开展讲座,对医护人员进行仪器设备使用规范培训,使其规范使用仪器,减小仪器损伤;团队人员相互监督,养成自觉、自律维护仪器的习惯。⑥安全: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培训,着重强调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并于仪器上标明,使护理人员能正确识别仪器故障及报警,在仪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处理;根据仪器特点设定放置区域,常用仪器及急救仪器按最短途径原则置于不影响周围环境的合适位置,并根据仪器特点于旁边放置推车方便仪器运输;设置专门区域放置出现故障或报废仪器,以防其与正常使用仪器混淆,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分别记录两组医疗设备故障发生情况与设备平均送修时间。②满意度:抽取50 名医护人员对两个时间段仪器使用满意度进行评价,仪器使用满意度调查表由医院自制,总分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71~90 分为比较满意,50~70 分为满意,<50 分为不满意。该调查表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06,重测效度为0.79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水平 对照组医疗设备发生故障19例,故障发生率为29.69%;观察组医疗设备发生故障7例,故障发生率为10.9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0,P=0.008);观察组设备平均送修时间(4.47±1.52)d 短于对照组(7.58±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8,P=0.000)。

2.2 两组仪器使用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仪器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仪器使用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医疗设备是临床医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仪器设备的维护对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若设备老旧、损坏、操作不灵敏,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治疗不及时、治疗效果不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患关系[4-6]。对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提高维护水平对降低临床诊断与治疗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设备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设备平均送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仪器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6S管理应用于医疗设备维护可有效提高医疗设备保养水平及医护人员对仪器使用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常规医疗设备维护仅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与清洁,当仪器出现故障时方进行报修,并未对仪器进行统一、细致管理,易造成仪器损伤,缩短仪器使用年限,增加差错事件的发生,不利于患者安全。6S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及安全6 个方面协同作用,对医疗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维护,可显著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及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满意度,具有较好管理效果[7]。重新规整所有医疗设备档案,存档,建立电子档案,并将档案编号与设备匹配,方便医护人员及维修人员查找及设备维修记录,提高工作效率[8];将设备按指定位置摆放,充放电、耗材配置等日常工作责任到人,每天交接班做好核对及记录,并由监督人员定期检查,可提高医护人员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维护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9];在对设备进行清洁的同时清扫仪器设备摆放场所,并在仪器不使用时及时拔除插头,可减少环境对设备造成的损害,减少设备故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使用满意度[10];将设备维修划分到人,维修人员定期检查设备各项功能并及时矫正设备准确度,可避免漏查、漏修情况的发生,提高维修人员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缩短平均维修时间;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装备使用规范培训,可提高医护人员设备使用素养,减少设备损伤,并提高其对医疗设备使用满意度。定期开展安全讲座,提高医护人员使用设备时的安全意识,加强其对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并按照设备使用情况划分仪器摆放地点,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6S管理应用于医疗设备维护中,可有效提高医疗设备保养水平及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仪器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