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埋针在减轻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02 07:18冯媛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食欲恶心耳穴

冯媛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中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在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典型症状时,通常已发展为浸润癌,必须给予有效治疗,如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也可采用两种方式联合治疗[1-2]。同步放化疗是指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大。皮内埋针是一种中医针刺治法,可通过持续刺激皮肤、穴位治疗一些疼痛性、慢性疾病[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皮内埋针在减轻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本院肿瘤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80 例,按住院床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各40 例。观察组年龄33~68 岁,平均(48.86±11.2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9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 12 例;FIGO 分期:Ⅱ期 14 例,Ⅲ期 18 例,Ⅳ期 8例;主要照顾者:家属16例,护工18例,朋友6例。对照组年龄32~66 岁,平均(49.13±12.3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4 例,初中 8 例,高中 15 例,大专及以上 13 例;FIGO 分期:Ⅱ期13例,Ⅲ期20例,Ⅳ期7例;主要照顾者:家属15例,护工20例,朋友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与颈管活组织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接受宫颈癌同步放化疗;③语言表达、精神、认知能力均正常。排除标准:①中途病情变化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胸腺肽(广州万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656,规格:20 mg)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江苏金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650,规格:100 mL∶0.9 g)混合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皮内埋针:①穴位选择,视患者实际情况及既往不良反应情况选穴,缓解肿瘤疼痛的穴位共10 个,分别为耳穴:神门、皮质下、交感,据肿瘤原发部位选取转移相应部位(如子宫、卵巢、乳腺等);体穴(双侧):合谷(2 个),内关(2 个)、足三里(2 个)。缓解腹胀便秘穴位共5个,分别为体穴:天枢(1个)、支沟(2个);耳穴:神门、皮质下。缓解失眠抑郁穴位共5 个,耳穴(单侧):神门、皮质下、心、枕、垂前。缓解放化疗疲乏穴位共6 个,耳穴:神门、内分泌、肾、肝、脾、心。提高免疫力,升白细胞的穴位共6个,分别为体穴:关元(1个)、气海(1个)、足三里(2个)、肾俞(2个)。②施针,患者同步放化疗前1 h,先对相应穴位周围进行消毒,选择15 mm×0.2 mm 皮内针,刺入相应穴位,指导患者反复按压埋针位置,视患者病情埋针1~7 d,暑天则不超过2 d,隔24 h 换针,若患者有刺痛感觉或肢体活动受限,取出针重埋或选用其他穴位,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依据WHO标准[4]比较两组恶心呕吐情况,0级为未发生;1级为恶心;2级为暂时性呕吐,无需治疗;3级为需治疗方可控制的呕吐;4级为经治疗后控制效果不佳的呕吐。②比较两组腹泻情况,0级为未发生;1级为≤2 d的短暂腹泻;2级为>2 d的可忍受腹泻;3级为难以忍受需治疗的腹泻;4级为血性腹泻。③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疼痛情况,总分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分数与痛感呈正相关。④比较两组骨髓抑制程度,包括白细胞计数(×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4.0×109/L,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00×109/L 为0级,未发生;白细胞3.0~3.9×109/L,血红蛋白95~109 g/L,血小板75~99×109/L 为1 级;白细胞2.0~2.9×109/L,血红蛋白80~94 g/L,血小板50~74×109/L为2级;白细胞1.0~1.9×109/L,血红蛋白65~79 g/L,血小板25~49×109/L 为3 级;白细胞<1.0×109/L,血红蛋白<65 g/L,血小板<25×109/L为4级。采用真空采血管进行检测。⑤比较两组食欲下降情况,0级为未发生;1级为食欲下降;2级为食欲下降仅食半流质食物;3级为食欲明显下降仅食流质食物;4级为食欲丧失,不能进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0.00%,低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见表1。

2.2 两组腹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为65.00%,低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见表2。

表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腹泻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 后,两组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治疗前7.58±1.13 7.53±1.22 0.190 0.850治疗后2.53±0.75 3.78±0.86 6.928 0.000 t值23.857 15.484 P值0.000 0.000

2.4 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 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0.00%,低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3,P=0.026),见表4。

表4 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食欲下降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食欲下降发生率为57.50%,低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4,P=0.007),见表5。

表5 两组食欲下降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同步放化疗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联合小剂量化疗的治疗方法,但治疗的同时会对身体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损伤机体及器官,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胸腺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提升患者免疫力与抗肿瘤能力,但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临床上止吐药、止泻药等控制不良反应的药物,具有一定毒性,不宜长期服用[6-7]。因此,寻找一种可有效缓解不良反应且本身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对同步放化疗患者尤为重要。

中医历史悠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可产生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而皮内埋针是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效果,徐静岚等[8]研究中以内关埋针联合耳穴埋豆的方法治疗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选主穴神门、贲门、胃及交感,配穴:肝、脾及皮质下,发现在药物基础上加用内关埋针与耳穴埋豆治疗2 d后,恶心与呕吐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同步放化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食欲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3 d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皮内埋针可缓解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缓解疼痛。分析原因为,本研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穴,神门耳穴可治失眠、胸痛、食欲不振、便秘及焦躁等;交感耳穴可止恶心呕吐,调节消化与循环系统;中脘穴可止胃痛、呕吐;内关可理气止痛、宁心安神;足三里可调节胃肠,止腹泻,治头痛、失眠,增强体力;合谷有通经止痛之效;皮质下可镇静安神;支沟可调节消化系统;天枢可调理肠腑、行经止痛;垂前耳穴可治神经衰弱。化疗药物多具有胃肠毒性、肾毒性等,并可引发肝损伤,皮内埋针对肝、肾、脾、内分泌等耳穴进行刺激,可调节腑脏,诸穴合用可疏通经络,降逆止呕,调节肠胃,止泄泻[9]。皮内埋针法属中医临床技术项目,操作便捷,简单易学,可由护士独立操作,且埋针对患者肢体活动影响较小,刺法安全,几乎无痛,不致敏,可对穴位进行持续长期的刺激,达到治疗效果,避免反复施针,患者接受度高,在不良反应强烈时,患者可通过自行压针增加刺激,缓解不良反应效果更佳,可提升患者同步放化疗舒适度[10]。

综上所述,皮内埋针可改善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肿瘤疼痛、骨髓抑制及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食欲恶心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莴笋开胃增食欲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