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鉴别诊断外周血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的临床价值

2021-03-02 07:18田婷婷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重复性分析仪外周血

田婷婷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检验科,山东 枣庄 277100)

目前,临床通常使用手工镜检的检测方式对外周血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进行鉴别诊断,但由于其通常需要较长的检测周转时间,易影响患者的最佳诊治时间,降低临床实验室的服务质量[1-2]。有研究[3]指出,血常规标本复片率的高低可直接影响临床标本检验结果周转时间的长短,而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是血常规标本复片的重要参考信息之一,其对外周血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的诊断结果,可直接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标本检验结果周转时间和临床服务质量。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血液分析仪鉴别诊断外周血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采集的316 份外周血液样本(316 例患者),其中男169 例,女147例;年龄29~63 岁,平均年龄(50.61±4.74)岁;住院患者176 例,门诊患者140 例;体重指数(BMI)22~24 kg/m2,平均BMI(23.03±0.39)kg/m2。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在本院接受采血检验;②接受外周血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检查。排除标准:①接受其他研究;②合并精神障碍影响采血配合度。

1.2 方法 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对所有入选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抗凝,采用用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XN-20 血液分析仪,在2 h 内经室内质量控制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①分别选取低水平、中水平及高水平的血液样本,对其使用常规的检测方式重复检测11次,分别记录后10次的检测结果,并计算其检测的均值、标准差及批内精密度(CV),比较血液分析仪对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的重复性。②分别选取高水平、低水平的血液样本各1份,持续对其进行3 次检测,分别将其检测结果记为H1、H2、H3 及L1、L2、L3,根据携带污染率=(L1-L3)/(H3-L3)×100%的计算方法,计算血液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携带污染的情况。③选取抗凝血标本1 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近处,推片以30°~45°均匀推成厚薄适宜,头尾清楚,长度为3~5 cm 的血膜。经瑞氏染色、吉姆萨染色后,将制好的血涂片置于染色架上,加瑞氏染液覆盖整个血膜,静置30 s左右,按1:1.2~1:1.5 滴加磷酸盐缓冲液,染色10~15 min;流水冲洗染液,待血片自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即可镜检。由2名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对所有血液样本均根据相关检测标准进行手工镜检检测,检测完成后取检测结果平均值。异常淋巴占比=幼稚淋巴细胞占比+浆细胞占比+淋巴瘤细胞占比+原始淋巴细胞占比;原始细胞占比=原始单核细胞占比+幼稚单核细胞占比+幼稚粒细胞占比+原始粒细胞占比。当无异常细胞或异常细胞占比<5%时为阴性,反之则为阳性。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人工镜检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23例,阴性193 例;XN-20 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103 例,阴性213例。

2.2 原始细胞重复性结果 使用XN-20血液分析仪对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的原始细胞重复性检测的CV 分别为0.38%、1.50%、0.91%,见表1。

表1 原始细胞重复性结果

2.3 异常淋巴细胞重复性结果 使用XN-20血液分析仪对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的异常淋巴细胞重复性检测的CV分别为1.09%、1.47%、0.85%,见表2。

表2 异常淋巴细胞重复性结果

2.4 携带污染率 经检测,原始细胞H1 为54.90×109/L,H2 为54.33×109/L,H3为54.20×109/L,L1为0.17×109/L,L2为0.20×109/L,L3为0.16×109/L,其携带污染率为0.02%;异常淋巴细胞H1为48.59×109/L,H2为48.67×109/L,H3 为48.28×109/L,L1 为 0.90×109/L,L2 为 1.03×109/L,L3 为0.89×109/L,其携带污染率为0.02%。

3 讨论

近年来,血液分析仪由于具有准确、迅速、科学等优势,在临床检验医学中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以往临床通常通过最原始的手工方法即显微镜人工镜检的方式检测外周血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4]。随着基础医学的逐渐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已成为取代人工镜检的重要手段[5]。

血液分析仪具有一套特别的演算方式及数字方法,能有效区别及计数白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另外,还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鉴别血液样本中的异常细胞[6-7]。有关研究表明,血液分析仪内溶血剂(lysercell WPC)能使红细胞及血小板产生溶血、溶解等现象,还能破坏白细胞的细胞膜;同时,染色液(fluorocell WPC)中的荧光染料能进入细胞内对核酸等内容进行染色,能根据细胞内核酸量的不同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异常细胞,因此,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前体通道(WPC)能对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进行鉴别检测[8-10]。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XN-20血液分析仪对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的原始细胞重复性检测的CV 分别为0.38%、1.50%、0.91%,对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的异常淋巴细胞重复性检测的 CV 分别为 1.09%、1.47%、0.85%,且在检测过程中,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的携带污染率均为0.02%,表明使用血液分析仪对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其分析性能较好。此外,本研究还将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比较,人工镜检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123 例,阴性 193 例;XN-20 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3 例,阴性213 例,表明血液分析仪能在一定程度上鉴别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但其在检测过程中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结果,因此,临床上应从血液分析仪检测样本中挑选出需要进一步复检的血液样本,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且有利于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血液分析仪在检测时携带污染率较低,重复性良好,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及较高的可信度,临床在通过对大量样本鉴别诊断原始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时,可先使用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鉴别检测,而后对需要进行复检的样本进行人工镜检。

猜你喜欢
重复性分析仪外周血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海上时移地震中多道匹配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研究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