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3-02 07:18程松梅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肌瘤炎性腹腔镜

程松梅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妇科,辽宁 大石桥 115100)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且多发于青中年妇女人群,发病率可达20%~80%[1],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发多种不良现象,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或白带增多等,可导致生殖系统及循环系统受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目前,临床针对该类疾病多采取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可分为子宫全切术、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子宫全切术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对有生育要求及子宫位置特殊的患者不适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不仅对患者创伤较大,且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并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3]。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运用于临床,基于此,本研究针对44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分析该术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19~59岁,平均(37.35±5.39)岁;体质量39~66 kg,平均(49.55±5.92)kg;肌瘤数量:多发肌瘤31例,单发肌瘤13例。观察组年龄20~58岁,平均(37.42±5.36)岁;体质量37~68 kg,平均(49.94±5.98)kg;肌瘤数量:多发肌瘤35 例,单发肌瘤9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中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②均确诊为子宫肌瘤,且月经量过多而诱发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者;③单个肌瘤直径>5 cm或多个肌瘤直径均在3~5 cm,数量>4个;④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宫颈癌、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者;②术前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者;③伴有严重机体器官疾病者;④精神疾病、沟通困难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子宫肌瘤数量、位置、大小,以保证在合适位置进行腹部切口,切口大小可根据患者肌瘤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后经腹探查并切除肌瘤,常规给予止血、缝合及包扎处理。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呈头低脚高体位,约15°左右,取其膀胱截石位并实施全身麻醉。取患者肚脐处及左右麦氏点行常规穿刺,将举宫器放置于后壁肌瘤处,建立气腹并将压力设置为14 mmHg。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及子宫肌瘤情况,了解肌瘤位置、大小及其与盆腔粘连情况,给予患者10 U缩宫素,并利用单极电凝于肌瘤表面切开子宫肌层,暴露瘤体组织,钝性分离后剔除,之后对创面电凝止血,选用1-0 可吸收线对肌层进行缝合1~2层,关闭瘤腔,另针对浆膜下肌瘤患者需利用单极电凝在肌瘤蒂部凝断后行剔除。

1.4 观察指标 ①卵巢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7 d 取患者外周血标本,并行常规分离,选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系统(PocheE170型)及配套试剂、标准品及质控品检测两组卵巢功能,包含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操作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②炎性因子:分别于术前、术后7 d取患者空腹血,于30 min内离心处理,采用上海希亚克诊断用品有限公司的免疫组织化学的PicTure二步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的ARB10493 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另采用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的ARB10791型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术后,两组E2、FSH、LH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LH(mU/mL)18.02±1.39 17.99±1.40 0.101 0.920 22.38±1.62 18.61±1.47 11.432 0.000时间术前术后组别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E2(pg/mL)281.55±12.62 282.13±12.66 0.215 0.830 230.88±12.20 248.97±11.79 7.073 0.000 FSH(mU/mL)18.28±1.72 18.33±1.60 0.141 0.888 23.65±1.99 20.10±1.63 9.154 0.000

2.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CRP、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时间术前术后组别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CRP(pg/mL)4.98±0.63 5.02±0.60 0.305 0.761 8.33±0.85 5.85±0.62 15.636 0.000 IL-6(mU/mL)6.01±0.57 6.04±0.59 0.243 0.809 7.96±0.66 6.38±0.63 11.487 0.000 TNF-α(mU/mL)0.88±0.18 0.85±0.15 0.849 0.398 1.13±0.19 0.94±0.13 5.475 0.000

3 讨论

经临床发现,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中年妇女,且前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病情。有研究[5]显示,该病致病因素可能与患者体内雌性激素及孕激素水平相关,易导致患者发生不孕症或其他女性疾病,因而临床对子宫肌瘤较重视。

LH 及FSH 主要是由垂体分泌,主要用于卵巢功能调节,进而促进腺激素水平,在卵巢功能下降时,卵巢分泌雌激素的水平随之下降,进而导致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可直接导致LH 及FSH 水平呈上升现象;E2可充分反映卵泡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卵巢功能下降时,卵泡数量减少,导致抑制素水平下降,进而促使血清中FSH升高,因此,三者可作为评价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E2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RP、IL-6及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且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分析原因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6]。而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内分泌功能有明显降低,但该手术方式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卵巢功能恢复较快[7]。另外,患者血清中CRP、IL-6 及TNF-α 等炎性因子可有效激活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进而调节机体其他组织代谢功能,促使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将B细胞分化后形成抗体,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使医师更直观的了解患者机体炎性因子变化,进而掌握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当手术创伤较大时,脊髓外侧丘系可将痛感传送至大脑,进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形成炎性因子等物质,因此,进一步证实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可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8]。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促进其卵巢功能恢复正常,且减少手术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缩短康复时间。

猜你喜欢
肌瘤炎性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