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供需的影响

2021-03-02 10:55王啊婷李广培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制造业机器人

王啊婷 李广培

摘要:技术进步使得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更加成熟与普遍化,然而大量引入机器生产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机器换人”这一舆论话题的探讨。机器生产对就业市场的作用影响兼具两面性,一方面既有改善劳动力结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导致高失业率的风险。为了实现生产制造“人机协调”,以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制造业为例,深入探索“中国工业机器人泛应用化”对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就业市场”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机器人应用;制造业;劳动力供需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人口大国”优势逐渐减弱,人口老龄化、员工成本增加等问题使得企业用工更加艰难,所幸兼具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的智能机器人为制造业生产“去人工化”提供了突破口,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进步衍生品迭代加速、应用优化,其在生产上的优势日益显著,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人们惊叹于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机器换人”现象的隐忧,认为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必将加剧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表示“机器换人”解放人类双手,增加工作幸福感,长远来看,生产设备变革有利于倒逼劳动者进行技能提升,强化工作成就感。

制造业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的主要场景,有关数据表明2018年仅汽车制造业机器人安装量就占年总供应量30%。故本文以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为例展开对劳动力需求端、供给端影响的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就业市场平衡提供一定的建议。

二、“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端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端的影响主要分为挤出效应与创造效应两个方面,未来制造业人才需求结构将在挤出与创造两种效应作用下实现升级转变。

(一)通过挤出效应减少劳动力需求

制造业生产“智能化”成为发展新趋势,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生产模式的渗透融合优化了经济增长方式。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中外学者通过理论、实证分析证实了“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这一结论(王春超和丁琪芯,2019)。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 要素成本下降

机器人替代员工能够有效解决“没人干、不愿干、不能干”的工作问题(程承坪,2020),这种替代是对当前劳动人口老龄化、用工成本增加、劳动参与率低、平均预期工作时间缩短等问题的积极应对(王广州,2020)。在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均价连年走低,成本回收期基本降至2年以内(如图 1所示),符合制造业对投资回報周期的预期,具备较强吸引力,机器人应用得到强化后将加速生产自动化进程。由于资本价格变动对劳动力需求有反向作用,低成本机器设备的大量引入将导致不变资本增加、劳动力可变资本减少,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挤出效应显著,劳动者失业率增加。

2. 生产效率提高

相比于常规操作类型的员工,机器人生产在工作强度、效率、精度、时长等方面有更大的优势。“机器换人”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减少对中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宋旭光和左马华青,2019),间接帮助企业精简员工队伍,降低管理难度及费用支出。而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组成以中低技能劳动者为主,工业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后,将很大程度上取代这类员工(闫雪凌、朱博楷和马超,2020)。以福建汽车龙头产业东南汽车为例,为响应创新驱动战略,在2012~2017年间共投入1.5亿元推行智能化车间改造项目,进行生产供应链全面整合,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机器化、服务化覆盖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生产工艺可视化、标准化及数据化,使得提车需求满足率达到90%,订单供给及时率达99 %以上,避免了人工生产带来的产能不稳定以及赶工带来的社会舆论等问题的出现,营造了更好的智能化企业形象。

(二)通过创造效应增加劳动力需求

综合相关文献来看,学者对技术进步影响的思考较为全面,看到“机器人应用”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的同时也认可其催生新就业机会的潜力(王春超和丁琪芯,2019),长远而言,“机器人应用”有望改变人类职业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刺激生产需求

机器制造生产具有规模化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自动化生产程度正逐步与世界接轨。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提升,在规模经济作用下制成品性价比提高,在消费促进作用下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求得到强化,对劳动力需求增加。随着企业扩张发展、劳动者提升适应转变,未来劳动者总能实现再就业(邓洲,2016)。

2. 催生相关岗位

尽管机器人生产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但与人类劳动者相比终究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判断力、决策力与沟通力等综合素质(吴锦宇和葛乙九,2018)。新机器的不断引入改变了企业原有生产及管理方式,人才需求结构随之也发生了改变,企业生产整合过程中催生了新的岗位类型以应对生产制造变革,对高技能、知识型劳动者需求不断增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只有1.65亿人,其中高技术工人只有4700多万,仅占就业人员总数6%,当前高科技人才缺口已超500万人。产业层面上,机器生产增加生产迂回性,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将带动“机器人”相关产业兴起,衍生出上下游相关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

三、“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供给端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主要通过影响劳动者择业观、收入来改变劳动力市场供给,其对就业市场供给的影响亦具有两面性,影响范围不仅是在于供给数量,更在于质量。

(一)通过强化就业情绪增加劳动力供给

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导致摩擦性失业出现,出现“机器换人”替代效应(苏剑和陈阳,2019)。这一效应加剧人们的“就业焦虑”情绪,使得人们对自我就业前景感到不安,不得不降低就业期待、转变择业观,尝试原本不太愿意从事的岗位,出现所谓的“大材小用”现象。替代效应提升就业意愿的同时将造成岗位供给结构失调,在“机器人”集中替代某些岗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其他岗位出现一岗多人競争现象。总体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可能增加劳动者总供给,强化就业市场竞争程度。

(二)通过增加工资收入减少劳动力供给

近年来,劳动适龄人口参与率下降趋势明显,下降程度受人口的教育状况、工资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王广州,2020)。当前,制造业劳动者与年龄关系呈倒U型曲线,25~44岁的80后、90后中青年是制造业劳动力中坚力量,这类群体处于工作黄金期,一般具备较高教育水平,成长性强,通常拥有较高的薪酬收入(汤丹和李翔,2019)。亚当·斯密的规模经济理论佐证了收入增加这一观点,机器生产规模经济效用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进一步导致消费品价格降低,使收入水平相对提高。数据统计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如图 2所示),制造业就业人数在2013年出现下降趋势而员工工资不断提升。由此可见部分制造业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较高、收入可观、健康状况良好存在自愿选择暂时性“失业”的可能性,转而追求工作以外的人生志趣,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下降。

(三)通过提升技能要求优化供给结构

朱巧玲和李敏(2018)在佩蕾斯五大技术演进过程基础上将工业智能化归为第6次技术革命,表明这一技术变革加剧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者分化,倒逼劳动者进行技能升级,实现制造业人力资本质量提升。中国制造业岗位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传统工时审核员、晒图员等岗位逐渐被替代,数控操作、编程等技能素质要求高的员工需求日益增加。2007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年增长率维持在4%左右,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增幅21%,计算机、自动化等制造业相关专业报考人数更是连年走高。可见,尽管工业“机器人”替代了大量非技能劳动者,但是其对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却不断加大,人们也正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以满足岗位素质要求,未来制造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将得到优化。

四、结论及建议

技术进步给制造业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集中在需求端与供给端,技术替代、挤出一部分工作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岗位需求。

借鉴生命周期发展理念,短期来看,我国制造业生产自动化发展处于生长期,有较大提升空间。生产方式变革使得旧的岗位、部门衰退,而新的产业、部门尚未形成规模,劳动者工作技能无法瞬时适应新变化,故而出现周期性失业问题,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在机器人均价下降、生产效率提高的优势作用下,大量低技术劳动者面临下岗威胁,失业率攀升;企业意图通过提高在岗高技术员工工资达到激励效果的策略受限于员工认知,效果具有不确定性,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高离职率、劳动供给减少。

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日益成熟,技术进步正面影响逐渐显现,机器人泛应用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出新的岗位项目,增加了对高技术劳动者的需求。一系列变动将强化劳动者就业情绪,激发其就业意愿,推动求职者进行技能升级,实现人力资本质量提高。

针对上述研究结论,以下将就实现制造生产“人机协调”健康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一,推动制造业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政府方面,发挥政策引导力量,完善机器人推广应用相关扶持政策,聚焦资金支持、教育投资等,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持续加强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弥补技术人才缺口。其次,政府还应做好失业群体社会保障工作,维持低收入者基本生活水平,避免贫富差距扩大化,帮助生产方式转型平稳过渡,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化健康应用。

第二,联动产业链发展以强化岗位创造作用。重视技术进步之于生产的作用,合理推进智能化生产转化,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联动发力,强化“机器人”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鼓励产业链多向发展,为实现就业创造新兴岗位,并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人才供给与需求匹配程度,降低企业招聘搜寻成本。

第三,主动提升就业技能素质。机器人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未来企业对创造力、灵活性、高技术等类型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加大,劳动者仍然存在较大就业空间,故而对劳动者而言,为应对人才需求变化、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及技术环境必须进行职业技能升级,主动提高综合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超,丁琪芯.智能机器人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新进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02):178-188.

[2]程承坪.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替代、极限及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02):85-93.

[3]王广州.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0(02):2-14+126.

[4]宋旭光,左马华青.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J].改革,2019(09):45-54.

[5]闫雪凌,朱博楷,马超.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中国的证据[J].统计研究,2020,37(01):74-87.

[6]邓洲.工业机器人发展及其对就业影响[J].地方财政研究,2016(06):25-31.

[7]吴锦宇,葛乙九.“机器换人”背景下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18.

[8]苏剑,陈阳.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机制研究[J].中国经济报告,2019(02):75-81.

[9]汤丹,李翔.中国制造业劳动年龄构成对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9(05):107-116.

[10]朱巧玲,李敏.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06):36-41.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制造业机器人
你好,机器人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