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3-02 01:19丁昱棋
关键词:长效机制问题对策

丁昱棋

【摘  要】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现脱贫,为防止返贫现象产生,打好脱贫、防返贫攻坚战,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及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脱贫工作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策略。

【Abstract】In 2020, all rural areas in China will be out of povert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and to fight a good battle against poverty and return to poverty, it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t role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prevention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The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prevention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in a targeted manner.

【關键词】防止返贫;长效机制;问题;对策

【Keywords】prevention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long-term mechanis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2-0142-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逐渐战胜农村地区贫困现象的几十年。2020年以来,我国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也顺利脱贫。因此,在保证高质量实现脱贫目标的同时,应及时建立完善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健全相关考核、督导机制及约束激励机制,以期为我国扶贫工作作出指导。

2 现阶段我国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区域人口普遍年龄较大,缺乏劳动能力,容易产生返贫现象

截至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地区60岁以上人口约占51%,其中,1人户或者2人户家庭约占75%,特困群体约占贫困人口的80%。以上人员大部分为无力脱贫或者无业可扶的困难群体,其共同点为缺乏基本的劳动能力,难以去商业性扶贫岗位工作。虽然已经初步实现脱贫,然而因为长时间处于生活条件恶劣的环境,只是经济和物质帮助也难以确保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脱贫攻坚工作一旦达到保障性脱贫阶段,其应高度关注的内容就须转移至日常生活缺乏保证、基本生活难自理、长期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体中。

2.2 一些贫困群体缺乏积极的脱贫意识

一些贫困人员之所以一直处于贫困阶段,不是因为缺乏条件及政策支持,而是其本身缺乏积极的劳动意识。该群体觉悟较差、文化程度较低。打工嫌累、出门嫌远、经营怕赔,长此以往已经习惯这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他人送小康”的懒惰生活。贫困,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贫乏,也包含精神层面的匮乏。因此,农村地区的贫困,不但包含物质方面的贫困,也包含甘于贫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方面的精神匮乏。因此,当前阶段,“精神扶贫”也至关重要。

2.3 集体经济较弱,缺乏一定的带动力

在贫困农村地区,扶贫工作困难重重,主要由于缺乏增收项目,经营性收入也偏低。以我国某贫困县为例,该县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的大约为430个,约占比50%,其中,“空壳村”占比大致为20%,长年在外打工的人员大致为8万人,占农村主要劳动力的30%,这些数据表明该贫困县的村集体发展中普遍缺少规划,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靠天吃饭”,因此,集体脱贫难以带动个体脱贫。

3 贫困地区脱贫后再返贫的主要因素

3.1 缺乏一定的能力提升

在任务与目标的压力下,一些贫困地区仅仅注重开展短期成效较为显著的物质输送式扶贫,将精准扶贫转变为精准救济,而对于导致贫困根本性原因不作深入分析,疏于贫困地区人口发展能力构建及专业技术培训。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员也由于缺乏对自身的认识,并不愿意接受专业技能方面培训。

3.2 贫困地区受灾病的困扰

一些深度贫困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薄弱,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一些贫困区域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恶劣及生活习惯问题造成该区域地方病流行。因此,极易产生“一人生病、全家返贫,一旦受灾、快速致贫”的情况。

3.3 贫困地区具有“福利依赖”思想

一些扶贫单位在帮扶过程中,对于贫困人员“无差别对待”地给予钱财或物资方面资助,一些地区甚至产生了扶贫资源过剩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贫困地区人员的等靠及惰性思想。

4 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策略

4.1 建立并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须预先规划、预先制定、动态监督管理,多角度、深层次、多样式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对已经脱贫地区及人员实行全方面、总过程、各阶段的监测及回访,及时了解并掌握脱贫人员生产及生活各方面情况,同时,也要不断强化对于不稳定边缘户、脱贫户的动态监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将返贫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同时,建立并完善预警反馈机制,加强整合返贫预警管理数字化平台资源,预先制定帮扶、监测等措施。

4.2 建立并完善防止返贫帮扶机制

全面地、系统地梳理并构建防止返贫帮扶机制,从全局考虑,制定并统筹指导脱贫、防止返贫的综合性帮扶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支持,提供生产性保障。此外也应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村资产,不断增强贫困人员的资产性收益。制定并推广信贷风险补偿体系,切实解决村集体企业及农户的贷款难等问题,加大农险扶贫力度,引导贫困区域困难人员加强生产力建设。此外,也要构建贫困人员健康情况跟踪机制,建立并健全健康档案,预防疾病,定期诊疗并排查地方病,避免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等现象发生。

4.3 建立并完善就业发展脱贫机制

综合“十四五”总体规划,全盘考虑贫困地区产业布局、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引进机制,不断提升我国农业规范化、组织化、品牌化及市场化水平,大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推动相关区域扶贫产业园建设工作,提升扶贫产品的质量,充分凭借电商等网络平台,扩展扶贫产品外输渠道。与此同时,也要增强扶贫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将提高农村教育投入、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劳动力水平作为巩固脱贫效果、阻断贫困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扶持贫困区域内劳务输出企业,进一步提升就业扶贫精准度。在此基础上,也要构建完善的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动态监督及公益性岗位监管机制,切实强化外出打工人员的保障服务,实时解决行政事务办理、权利维护等迫在眉睫的问题。

4.4 建立并完善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

继续做好贫困区域干部及人员的宣传教育及培训组织等各项工作,引导其树立致富思想,唯有靠辛勤的劳动及文化水平的提升方可转变地区贫困面貌。此外,也要将提高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作为脱贫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将贫困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及技能学习的效果与扶贫考核机制挂钩、与经济或物质扶贫挂钩,在扶贫工作中关注技能培训,激励并引导贫困人员积极参与。此外,也要构建帮扶式培训对接机制,促进贫困区域培训机构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技能培训机构及企业之间形成长期战略合作,按照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员的就业及创收能力。构建并逐步健全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应救尽救、应保尽保。进一步增强监督预警,实行重病贫困人口跟踪指导及救济,彻底简化重病救助审批流程。

4.5 建立并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持续加大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及相关单位定点扶贫项目,提升贫困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同时,要加强公益性岗位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增加前期投资建设的相关基础设施运用年限,夯实贫困区域发展基础。

4.6 建立并完善“福利依赖”制约机制

按照现阶段贫困地区的客观环境、贫困人均年龄及劳动力等情况,建立贫困户分级评估标准,健全帮扶资源分配制度,彻底改变贫困户“全有”、临界贫困户“全无”等帮扶资源分配形式,使帮扶资源的普及程度与贫困程度成为正比,防止发生“福利依赖”,避免以穷为荣等思想。进一步推动“诚信、自强、感恩”活动及摈弃陋习促脱贫。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村“两委”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法治及自治,鼓励正向引导,形成一种正能量。

4.7 建立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开发式扶贫体系

不断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单位扶贫在就业及人才、技术及就业输出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力量扶贫协作机制,促进扶贫产品质量提升及规范化建设。鼓励引导群体、各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各个形式的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改革扶贫方式,转变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保险扶贫机制,有效加强贫困人员及带贫主体的风险抵御能力。加大返贫救助基金运用及监督力度,并发挥其效用,多措并举,汇聚脱贫攻坚强合力,建立扶贫大格局。

5 结语

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不但应立足当下、切实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也需放眼未来、建立并完善相关机制体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部分贫困区域人口完成脱贫,会由于多种原因再次返贫,从而影响脱贫的成果。故而,避免脱贫后返贫是帮扶工作的关键性内容。相关单位及地区须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地区脱贫成果,建立并完善持久、有效的防返贫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宇峰,贾海慧,张乃琴,等.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33):77-78.

【2】高聰,张建武.脱贫人口返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怀化市为例[J].当代经济,2020(2):118-121.

【3】汪中华,郭翔宇.贫困地区农业产值贡献率折射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7(6):162-165.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问题对策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