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用无人机发展动向

2021-03-03 03:34黄枭警李海波洪灯喜
无人机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苍鹭蜂群军用

黄枭警,李海波,洪灯喜

78102部队

为提升无人化、智能化作战能力,印度正在加大无人机的研发力度,加速开发隐身无人机和无人机蜂群项目。本文主要阐述印度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分析其技术短板以及可能对我军实施的威胁样式。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无人机作为新质作战力量,已在多场小规模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纳卡冲突,阿塞拜疆军用无人机大放异彩,使亚美尼亚地面作战力量遭受重大损失,无人机展现了巨大作战潜能。

近年来,随着印度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印度军用无人机的需求日益增长,但“苍鹭”“尼尚特”无人机技术逐渐落后,难以满足作战需要。在此背景下,印度投入大量财力改进老旧无人机,引进先进无人机,开发隐身无人机和无人机蜂群技术。

印度军用无人机发展现状

当前印度军用无人机主要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类型,进口无人机主要是以色列“搜索者”-1、“搜索者”-2、“哈罗普”(Harop)和“苍鹭”(Heron)等无人机;国产机型有“尼尚特”(Nishant)“鲁斯特姆”(Rustom)等无人机。

进口军用无人机

(1)“搜索者”-1和“搜索者”-2无人机

1998年,印度陆军从以色列引进首批12架“搜索者”-1无人机,随后又采购了“搜索者”-2。“搜索者”系列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马拉特子公司研制,是一种中空长航时战术无人侦察机。其中,“搜索者”-1无人机机长约4m,翼展7.2m;“搜索者”-2无人机机长5.85m,翼展8.55m,最大飞行高度4575m,最大飞行时间14h,作战半径120km,任务载荷重量63kg,该机配置了新型发动机,安装了光电侦察吊舱和先进导航控制设备,能够将侦察视频实时传输至指挥机构,具备自主起降和断链返航能力,在作战中主要遂行侦察监视、火炮校正,毁伤效果评估及通信中继等任务。

(2)“苍鹭”无人机

2001年,印度向以色列订购了“苍鹭”无人机。2003年首批“苍鹭”无人机到达印度安达曼群岛的无人机基地。“苍鹭”无人机是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一款大型中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该型无人机翼展16.6m,机长8.5m,最大飞行速度220km/h,最大升限超过9200m,作战半径约350km,续航时间20 ~45h,机身由复合材料制成,采用了双尾撑气动布局设计。“苍鹭”无人机可搭载合成孔径雷达、光电侦察设备等多种任务载荷,执行侦察监视、电子侦察和通信中继等任务。

(3)“哈罗普”反辐射无人机系统

图1 “搜索者”-2无人机。

2009年,印度引进了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制造的“哈罗普”反辐射无人机。该系统由无人机和地面发射平台组成,一个基本火力单元由54架无人机、1辆地面控制车、3辆发射车和辅助设备组成。“哈罗普”无人机机头下部挂装了光电传感器,机长2.5m,翼展3m,最大飞行时间9h,最大航程200km。该型无人机有2种攻击模式,一种是人员操控作战方式,无人机先将侦察图像实时传回地面控制站,经操控人员确认目标后,“哈罗普”在操控员控制下以高速俯冲方式撞击目标;另一种是自主攻击模式,“哈罗普”利用机头安装的雷达辐射源探测设备,发现并定位敌防空系统的雷达,并向目标发起俯冲攻击。

国产军用无人机

(1)“尼尚特”无人机

1991年10月,印度“尼尚特”无人机项目立项。

2001年第一架原型机试飞成功。

2011年“尼尚特”无人机交付印度军方使用。

“尼尚特”无人机安装了国产“汪克尔”活塞式发动机,任务载荷重量45kg,最大飞行速度185km/h,最大航程160km,续航时间4.5h,实用升限3600m。该机自动化程度不高,不具备自主起降功能,利用火箭助推器起飞,采用伞降方式回收。该机安装了光电吊舱、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通信中继设备等任务载荷,可以遂行侦察监视、目标测距与指示、通信中继等任务。

(2)“鲁斯特姆”-2无人机

“鲁斯特姆”-2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DRDO)研制,是一种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基于“鲁斯特姆”-1无人机技术研发而成。2016年11月,“鲁斯特姆”-2无人机成功首飞。该机安装了卫星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卫星实现超视距数据传输,并可搭载合成孔径雷达、海上巡逻雷达、光电侦察吊舱、电子侦察和通信侦察设备等任务载荷,拥有多样化任务能力。

印度军用无人机发展动向

一方面,印度紧跟无人机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加大隐身无人机、无人机蜂群、战略无人机的研发投入,推出“勇士”概念忠诚僚机、“奥拉”隐身无人机及ALFA-S智能化集群无人机系统;另一方面,斥巨资从美国采购MQ-9B无人机,有效提升了该国无人机的作战能力。

图3 “哈罗普”无人机。

图4 “尼尚特”无人机。

引进国外技术,提升无人作战能力

由于早期引进的“苍鹭”“搜索者”无人机技术已经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军事作战需求。于是,印度开始向美国寻求更为先进的无人机。

(1)租用美国无人机,储备基础技术

2020年11月,印度租赁了2架美国MQ-9B无人机,部署在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拉贾里海军基地,以开展试飞任务。但是,这2架MQ-9B无人机并未挂载弹药,仅安装了侦察任务载荷。在实际使用中,印度军方负责无人机的运营,美方仅负责维修与保养。

(2)采购美国无人机,提升作战能力

今年3月,印度海、陆、空三军共斥资30亿美元,各军种按采购单价1亿美元/架,采购了10架MQ-9B无人机。该型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27h,最大航程11112km,最大任务载荷重量2t,拥有9个外挂点,可以挂载多种侦察装备和弹药,执行对地、对海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任务。

升级老型无人机,提升侦察打击能力

在采购先进无人机的同时,印军积极对老型无人机进行升级和改进。

(1)加装精确制导武器

为升级和改进早期引进的“苍鹭”无人机,印度拟投入资金350亿卢比,重启“猎豹”升级计划,为“苍鹭”加装激光制导武器及相关配套设备,使其具备对地精确打击能力。

(2)加装卫星通信设备

2020年8月,印度国防部批准了“苍鹭”无人机通信系统升级计划,将给“苍鹭”无人机加装卫星通信设备,使其具备超视距通信能力,提升无人机远程侦察监视能力。

研发“忠诚僚机”,提升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

2021年2月,在印度航展上,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展出了“勇士”隐身无人机,该机是一种概念“忠诚僚机”,可装配2台国产涡喷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3t,巡航速度Ma0.7,航程约800km,机身内部两侧有内埋武器挂架,可以挂载近距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以及光电侦察吊舱和雷达,最大任务载荷重量达250kg。作为印度“组群空战系统”项目中的机型之一,“勇士”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是与印度“光辉”有人战斗机组成编队协同作战。在作战概念中,该机与有人机进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光辉”战斗机作为指挥中枢,利用数据链同时向多架“勇士”无人机下达攻击任务命令。目前,该机仍处于研发关键阶段,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勇士”预计5年内首飞。未来,印度空军和海军将采购该型无人机,它将重新塑造印度海和空军的作战理念。

研发隐身无人机,提升隐蔽打击能力

2009年,印度启动了“奥拉”隐身无人机的研发工作。但是由于印度国内无人机技术和工业基础薄弱,无法达到设计目的,该项目一度停止不前。2014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DRDO)与航空发展局合作,得到法国等国家的帮助,印度重启了该型无人机的研发,并设定了一系列技术指标。该机采用飞翼布局设计,减小了雷达截面积,使用大量复合材料减轻重量,机身涂装了隐身涂料,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内埋弹仓可挂载滑轨式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奥拉”无人机预计在2023年首飞。

研发蜂群无人机,提升智能化作战能力

(1)蜂群无人机系统研发

2020年8月,印度陆军与新空间探索和技术公司合作,共同研发无人机蜂群系统。2021年初,在印度陆军阅兵活动中,该无人机蜂群系统首次参演,由75架小型无人机组成的无人机蜂群,演示了向地面投送物资补给和攻击地面模拟目标。该蜂群系统利用软件编程控制蜂群无人机编队飞行,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据称该蜂群系统将进一步扩大无人机数量,最终可控制1000架无人机编队飞行。

(2)ALFA-S智能化集群无人机系统研制

图5 “鲁斯特姆”无人机。

图6 “勇士”无人机在印度航展亮相。

图7 “奥拉”无人机概念图。

图8 在印度陆军阅兵活动中,一架蜂群无人机正在参加演示。

ALFA-S集群无人机系统也是“组群空战系统”项目中的机型之一。该集群无人机在发射前,被装在一个载具里,当“光辉”战斗机或“美洲虎”轰炸机将其运载至预定作战地域后,战斗机投放载具,载具滑翔一定距离后投放大量集群无人机。该型集群无人机由电池供电,按照预设航线飞行,并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无人机集群可以攻击200km内的目标。ALFA-S无人机集群具有一定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多个目标,对不同目标进行分类并打击预定目标。

印度军用无人机存在的问题

技术短板

当前制约印度军用无人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无人机技术实力和国内工业基础薄弱。

(1)无人机技术实力薄弱

印度无人机自主设计制造能力较弱,对外依赖性较强,无人机技术发展缓慢,仅有“尼尚特”等小型无人机列装部队,大型无人机在研制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列装更是遥遥无期。

(2)系统集成能力差

印度无人机系统集成能力差,飞控系统稳定性不高,无人机多次发生坠毁事故。国产“尼尚特”无人机交付军队后,大部分坠毁。2019年,“鲁斯特姆”-2无人机在一次测试中也发生坠毁事故。

(3)核心技术未取得突破

印度在公开场所展示的蜂群无人机、隐身无人机等新项目多为概念性产品。其发动机、蜂群组网等核心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制约了无人机技术发展。

装备老旧

印度早期从海外引进的无人机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需要。

(1)装备事故率高

经历长时间的服役,从以色列引进的“搜索者”“苍鹭”无人机性能已经严重缩水。在使用中,“搜索者”“苍鹭”无人机多次发生坠毁事故,严重影响了正常战备活动。

(2)侦察能力不强

从以色列引进的无人机并未安装卫星通信设备,无法实现超视距控制,因此无人机作战半径小,侦察能力不强,影响了作战效果。

(3)精确打击能力缺乏

察打一体机型是当今无人机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作战中察打任务必不可缺。印度从美国引进的军用无人机只挂载侦察设备,不能搭载武器,因此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军方维护和使用不当

除装备技术落后外,印度军方后勤保障能力差以及无人机操控员缺乏系统性培养,也是导致印军无人机作战能力差的重要因素。列装的大部分“尼尚特”无人机已坠毁,进口的“苍鹭”“搜索者”等无人机也多次发生坠毁事故。

对我军的威胁样式

(1)对地精确打击

无人机挂载激光制导武器,对地面装甲目标和固定目标将产生较大威胁。印度加速引进和改进察打一体无人机,增强了无人机精确打击能力。如果与我国发生边境冲突,印度察打一体无人机或将前出执行任务,将威胁我方重要目标的安全。

(2)无人机蜂群攻击

印度军方无人机蜂群作战雏形已现,未来技术一旦成熟,或将快速部署在我方周边地区,给我军空防系统带来一定威胁和压力。

(3)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

印度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勇士”无人机。未来,该型无人机或将与“光辉”战斗机开展协同作战,对我方实施引导打击。■

猜你喜欢
苍鹭蜂群军用
军用5G物联网视频监控系统的思考与研究
国外超疏水材料最新进展及其军用潜力分析
“独处爱好者”苍鹭
苍鹭与老树
猜谜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
完形填空Ⅲ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