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2021-03-03 11:06周丰宝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利胆上腹

周丰宝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中医科,山东 青岛 266071)

慢性胆囊炎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亦与胆固醇代谢失常刺激胆囊组织增生肥厚有关[1]。病因主要是胆囊长期或间断地受到细菌、结石、梗阻或代谢方面的刺激而导致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不良饮食习惯,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3],笔者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中医科就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2.05±4.14)岁;病程0.5~4年,平均(1.81±0.32)年。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1~61岁,平均(41.29±4.35)岁;病程0.5~3.5年,平均(1.75±0.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4]中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制定。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②右上腹饱胀不适或胃部灼热、泛酸、嗳气、厌油腻食物、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诱发或加重症状。③查体可发现右上腹压痛,墨菲征(+)。④腹部彩超示胆囊壁增厚、毛糙,伴或不伴胆石症,或胆囊缩小,收缩不良。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清热利胆法。药用柴胡30g,茵陈50g,金钱草50g,延胡索30g,枳实20g,厚朴20g,陈皮20g,郁金30g,海金沙30g(包煎),黄芩30g,栀子20g,玄参30g,玉米须50g,蒲公英50g,甘草15g。恶心、呕吐加藿香20g(后下),白术30g,茯苓50g;口苦、便秘加生大黄20g(后下),桑白皮20g,黄连20g;胁肋胀痛甚加香附20g,虎杖30g,丹参60g;心烦、失眠加合欢皮30g,五味子15g,甘松20g;伴结石加鸡内金30g,当归30g,木香15g。水煎,日1剂,日3次,每次约18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0.5h温服,15天为一疗程,连用4个疗程。

对照组:参照《实用内科学》[4]“慢性胆囊炎”内容,根据病情用:①胆石溶解药:熊去氧胆酸片30mg,口服,每日3次;②利胆药:茴三硫25mg,口服,每日3次;③急性期加解痉止痛药:屈他维林片40mg,口服,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连用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影像学提示胆囊的壁厚、毛糙、透声3项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3项中2项或2项以上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3项中有1项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影像学检查无改善。

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胆胀”“胁痛”范畴。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密切相关[6]。《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灵枢·五邪》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肝胆同居右胁,胆附于肝,经络分布于两胁,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肝主疏泄,升发条达,藏血,调畅情志,体阴而用阳;胆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两者关系密切[7]。《内经》云,胆者中精之府。其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既可归属于六腑也属于奇恒之腑,以降为顺。胆汁为“肝之余气”,肝胆互为表里,肝的正常疏泄才能使胆汁正常分泌[8]。

治当以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清热利胆为原则。中药方中柴胡表里双解,疏肝理气[9]。茵陈、金钱草、延胡索清热利胆、行气止痛,枳实、厚朴、陈皮行气消胀、消积导滞、理气宽胸,郁金、海金沙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排石,黄芩、栀子、玄参、玉米须、蒲公英清热泻火、疏肝利胆、解毒养阴,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全方有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清热利胆之效。药理研究表明[10],柴胡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肝损害、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茵陈有促进胆汁分泌、抗肝损害、解热与抗炎等作用。金钱草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等作用。延胡索有镇痛、镇静、催眠、安定、抑制胃液分泌等作用。陈皮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能排除肠内积气,促进胃液分泌等作用。郁金有抑制肝细胞损害、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减少尿中尿胆原等作用。玉米须有利尿、加强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和止血等作用。

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利胆上腹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中药治疗乳腺癌的处方特征分析及辨证思维探讨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乏脂肪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误诊1例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
引起上腹部疼痛的有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