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逾六旬依旧为案件奔走
——记法律援助志愿者、上海市捷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罗一静

2021-03-03 10:34李成溪
上海工运 2021年1期
关键词:案子法律援助律师

◎李成溪

2012 年年底,罗一静结束了在巴西日久年深的工作与生活,回到国内。她原本计划与朋友一起开一家咖啡馆,慵懒舒适地享受退休生活。但这一想法很快就因上海市捷华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的提议“偃旗息鼓”了。“律所主任听说我回国后,希望我用多年海外生活的优势以及出国前在上海市工商联及浦东新区商会工作的有利条件,为所里拓展一些涉外法律业务。”罗一静对记者说,在主任的多次提议下,她最终答应重返律师行业,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从业经历,让她一进入律所就很快适应环境,业务也逐渐做得风生水起。2014 年起,罗一静又先后成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法援志愿者,并为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中获得了历练和成长。

机缘巧合成为执业律师

罗一静从华师大夜校中文专业毕业后,来到了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工作。年轻气盛的她,不想一辈子就在机关做一名普通公务员,就想着继续到学校深造,学一门专业。“当时律师是比较少的,我觉得做律师挺酷的,就决定去上海司法学校学习法律,但对于律师的概念却是模糊的。”学校毕业后,罗一静一次就通过了难度颇高的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成为一名执业律师。“那时候的律所还是国营律所,我被分配到涉外法律相关的岗位,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改革开放初期的涉外法律服务还是很新潮的事物。”罗一静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曾先后为上海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文教用品进出口公司等10 余家进出口公司和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并受理了百余起债权债务,涉外经济,租赁,房产等各种类型的经济纠纷。

凭着一股子拼劲,她的事业越做越成功,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可不安于现状的她,又萌生了读研深造的念头,随后便决定去美国留学,却因签证问题阴差阳错在巴西落了根,和朋友合开公司,做起了进出口生意,业余时间还自学会计知识。直至2 年后,她应聘至巴西诺劳亚律师事务所工作,才重新回到熟悉的律师行业。随后一段时间,罗一静帮助诺劳亚律师事务所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并任巴西诺劳亚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主任,受理了多起反倾销案子及其他经济案件。

2012 年罗一静正式回国,原本想从此享受退休后的惬意生活,还是经不住捷华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劝说,带着信念和初心,重返律师岗位,成日跑企业、拜访客户为律所处理涉外法律业务。

偶然机会参与法律援助行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罗一静从网上看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消息,虽说当时罗一静已年逾六旬,超过了报名年龄要求上限,但是她仍然选择报名参与此项行动,并最终获得了组织上的批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法律援助志愿者。

2014 年盛夏,罗一静离开了上海,踏上了法律援助的征途——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罗一静坦言,自己虽有十余年的涉外法律工作经验,却几乎没有接触过刑、民事案件,加之刚从国外回来,对我国的相关法律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到了北海,我忽然发现自己练就了一身的功夫却全无用武之地,找上门来的全是小案子:农民工被欠薪、下岗工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土地承包纠纷,房屋拆迁、改建纠纷、人身伤害赔偿等等……”罗一静对记者表示,别看这只是些小案子,却是影响着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群众合理合法的需求,就是援助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能找到我们的,大部分都是四处投诉无门,没有办法解决了才会过来,我们再不管,他们真的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了。”

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刚来到银海区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周末还在加班,整个区政府除了门卫就是我在了。”罗一静笑着说道。彼时,银海区正值大开发时期,涉及土地方面的法律纠纷极多,同时担任区政府法律顾问的罗一静,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加班加点,终于把银海区下属工业园区所涉土地的所有资料都审核了一遍,并对每一个地块分别作出分析,提出法律意见供当地政府参考。“其实银海区遇到的问题,都是上海曾经发生并圆满处理好的问题,因此我处理起来能够游刃有余。”

除了涉及土地方面的法律纠纷,人身伤害赔偿问题也是屡见不鲜。“我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个指派任务,一位老年人在养老院摔倒,家属想起诉养老院。我就立刻上门了解情况,找到了养老院负责人,为他分析利害关系:由于敬老院曾为老人购买了保险,保险可以赔付大部分,小部分再由养老院补齐,这样双方压力都能小一些。最终,罗一静以此方案争取到双方庭前调解,圆满解决了这一纠纷。”罗一静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罗一静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当年,她做了一百多个案子,几乎三天就要处理一个案子,还要为当地政府部门成功化解多起纠纷,辛苦的付出,让她在老百姓中传开了口碑。更为喜人的是,银海区这个20多年前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原来当地老百姓间发生了什么事都得托关系,很少有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自从罗一静的到来,群众观念改变了,更懂得了利用法律解决问题。这些,都让她感受到自己身为一名律师的价值。

法律援助任务艰巨前景广阔

罗一静向记者表示,从自己多年来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可以感悟到,法援工作大有可为、前景广阔。一些经济困难的被告人如果请不起律师担任辩护人,就有可能出现无法从法律角度阐述自己无罪,罪轻或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请不起律师,对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来说,也许损失的是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但对于国家来说,受到损害的却是司法公正的原则和形象。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对于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聘请律师的费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大力弘扬司法良知,开展人性化司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采取缓、减、免律师费、诉讼费的司法救助措施,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这才是律师应尽的社会责任。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急百姓之所急,做好老百姓的法律援助,就犹如雪中送炭,无不体现着援助律师回馈社会的心愿和价值。

猜你喜欢
案子法律援助律师
《全国律师咨询日》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金块藏匿在哪儿
调音
華明勝律师事務所
什么是法律援助?
QQ包青天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