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之谜的合理解释:Littmann心电图新概念

2021-03-03 14:10付宁宁徐兆龙刘仁光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偶电轴导联

付宁宁,徐兆龙,刘仁光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辽宁 锦州 121000)

1902年Einthoven将心电图技术应用于临床,1942年Wilson完善了12导联系统(6个肢体导联,6个胸前导联)沿用至今。心电图对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各种心律失常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作用。对于心房、心室肥大,多种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药物影响和离子紊乱等心电图改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已成为各级医院临床常规检查。目前对12导联心电图波形的产生还是建立在空间向量环两次投影的基础上。认为“肢体导联(肢导)是额面导联,胸前导联(胸导)是横面导联”[1]。随着心电图的广泛应用,近年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左室肥大、肺动脉高压等多种病理情况,胸前导联出现不能用横面向量解释的奇特心电图表现。2021年Littmann结合50个临床实例,提出“V1、V2、V3是横面导联,也是额面导联”新概念[2]。使这些胸前导联奇特表现的心电之谜得到合理解释。在理论上进步完善了心电图的向量观念。本文结合文献,通过对“心电之谜的合理解释”共同学习Littmann心电图新概念。

1 “心电之谜”的合理解释

1.1 心肌梗死中胸前导联的奇特表现

第一对角支闭塞ST段抬高的奇特表现-南非国旗征[3]心电图,见图1A:肢体导联STI、aVL抬高,ST III、aVF压低,提示高侧壁急性心肌梗死(AMI)。胸导ST V2明显抬高(前壁MI?),但ST V1、V3却无抬高(为什么?)。冠脉造影:第一对角支闭塞,左室造影:左室侧壁运动减弱,前壁正常(排除前壁MI)。为什么V2导联ST段明显抬高?解释见图1B:高侧壁MI产生指向左上的ST向量(引起ST I、aVL抬高)。V2导联虽是横面导联,但因高于心脏电偶中心,受增大的指向左上的ST向量影响出现和aVL导联相同的ST段抬高。第一对角支闭塞引起奇特ST改变的特点(心电图常规3×4的排列:见图1A),作者形象的描述为“南非国旗征”,见图1C,有助于学习记忆。

第一对角支闭塞ST V2抬高的特殊意义[4]心电图,见图2:STaVL抬高,STII、III、aVF压低(高侧壁MI?但仅有一个导联抬高);胸前导联V2有异常Q波和ST段抬高(前壁MI?但V1、V3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第一对角支闭塞,明确高侧壁心肌梗死。解释:如同上例,V2是额面向量表现,同aVL。此时V2和aVL可视为兄弟(相邻)导联,有助于AMI诊断。

右冠状动脉闭塞下壁MI奇特表现[5]心电图,见图3:ST II、III、aVF抬高(III>II),ST I、aVL下移,提示下壁AMI(右冠);胸导ST V3明显抬高(前壁?),但V2、V4无明显抬高(为什么?)。冠脉造影:右冠脉闭塞。左室造影:下壁运动减弱,前壁正常。为什么V3导联会出现ST段抬高?解释:V3低于心脏电偶中心,受向下的ST向量影响,表现同aVF的ST段抬高。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奇特表现[6]心电图,见图4A:III、aVF有异常Q波(有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奇特表现:V3呈QS(前壁?),V2、V4正常不支持。解释:V3低于心脏电偶中心,受向下向量的影响。略上移V3电极,见图4B:V3转为正常,排除前壁心肌梗死。

A代表心电图(3×4排列);B代表解释示意图;C代表南非国旗标志

表现仅有aVL和V2 ST段抬高

图3 下壁AMI出现V3意外的抬高

A代表陈旧下壁心肌梗死V3出现QS型;B代表上移V3电极QRS转为正常

1.2 心律失常中胸导的奇特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胸导负向一致性”意外中断[7]心电图,见图5A:宽QRS心动过速。房室分离(▼示P波),示室性心动过速(VT)。矛盾的是为什么胸前导联负向一致性在V2中断?电生理检查(起搏标测):证实VT起源间隔下部。解释:起源间隔下部的VT,QRS电轴指向左上,见图5B。V2电极高于心脏电偶中心,受额面向量影响,出现和aVL导联相似的正向波。

左前分支阻滞V2导联出现的“夹心”表现[8]心电图,见图6A:肢体导联电轴显著左偏,左前分支阻滞。矛盾的是胸导V2主波向上(同aVL),V1、V3主波向下,出现不能用横面向量解释的“夹心改变”。解释:略下移V2电极,见图6B,V2变为主波向下,符合正常横面表现。证实在额面电轴显著左偏时,V2电极高于心脏电偶中心,显示额面向量同aVL。

左前分支阻滞V1、V2出现异常Q波[9]心电图,见图7:电轴显著左偏,左前分支阻滞。V1呈QS,V2呈qRs(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否认心肌梗死,超声检查无室壁运动异常(亦不支持)。解释:左前分支阻滞QRS初始向量向下,V1、V2电极位置略高于心脏电偶中心,即可产生QRS初始的Q波,波形分别同aVR和aVL。放低V1、V2电极位置可进步证实。

A代表心电图示VT,胸导负向一致性在V2中断;B代表解释示意图

A代表左前分支阻滞V2导联夹心改变;B代表下移V2电极,QRS转为正常

图7 左前分支阻滞V1、V2导联出现异常Q波

1.3 左室肥厚和肺动脉高压在胸导的奇特表现

左室肥厚患者V1、V2的不寻常表现[10]心电图,见图8A:肢导示初始向量向下,最大向量向左上,RaVL>1.2 mV,符合左室肥厚。 不寻常改变:V1呈QS,V3呈rS,V2却呈qR,不能用横面向量解释。分析:V1、V2、V3分别同aVR,aVL,aVF,V1、V2异常表现可能与电极位置高于心脏电偶中心有关。V1、V2下移电极位置转为正常,见图8B。证实上述分析。在aVL导联R波异常增高时,V2出现“夹心”表现同aVL,有助左室肥厚诊断。

重度肺动脉高压V1导联的特殊改变[11]重度右室肥大V1可呈qR,常同时伴V2(V3)高R。在重度肺动脉高压进展中,可在还没有明显右室肥厚时,随肺动脉高压的进展,额面QRS电轴逐渐右移,V1和aVR同步变为qR,而V2却仍以S波为主。示V1独立与aVR同步出现qR是受额面电轴右偏的影响,见图9。

A代表左室肥厚心电图V1、V2的不寻常表现;B代表V1、V2下移电极位置转为正常

A肺动脉高压进展中,V1导联随电轴右移,和aVR同时变为qR型;A代表基础心电图,电轴44°,V1和aVR均为rS;B代表11个月后,电轴74°,均有波形改变;C代表23个月后,电轴153°,均变为qR型

2 Littmann心电图新概念

2.1 传统观念与新概念

目前对12导联心电图波形的产生还是建立在空间向量环两次投影的基础上。认为肢体导联心电图是额面向量环在肢体导联轴投影形成。肢体导联亦称为额面导联;胸前导联心电图是横面向量环在胸前导联轴上投影形成,胸前导联亦称为横面导联[12]。

2021年Littmann[13]依据胸前6个导联电极位置并不在同一水平的解剖特点,满意解释了V1、V2、V3不能用横面向量解释的多种奇特心电图现象。提出“V1、V2、V3不仅是横面导联,也是额面导联”新概念。依据电极位置与心脏电偶中心的位置,表现额面向量时:V1与aVR,V2与aVL,V3与aVF相似,彼此可视为兄弟相邻导联。

2.2 影响因素与提示线索

影响因素[14]胸前导联表现额面向量取决下列因素:(1)电极位置:V1、V2易高于心脏电偶中心(下移减小,上移加大);V3(V5、V6)低于心脏电偶中心(上移减小,下移加大);(2)心脏电偶中心位置:体型、胸廓形状、体位和呼吸(膈肌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3)异常向上/下增大的QRS(初始、最大、终末)、ST和T向量:右上异常增大,V1出现似aVR表现;左上异常增大,V2出现似aVL;向下异常增大,V3出现似aVF表现。

提示线索:提示胸导为额面向量表现的重要线索:(1)V1、V2、V3导联出现不能用连续横面向量解释的“夹心表现”(V2向上,V1和V3向下;V3向上,V2和V4向下);(2)形态类似相应肢体导联。如V2 QRS主波向上(V1、V3向下)同aVL,提示V2的特殊形态是额面向量表现。降低V2电极位置可恢复V1、V2、V3波形的正常关系,见图6、图8。应注意在连续心电图胸导观察中短暂出现意想不到的上述特殊表现(不伴有临床情况),应想到与胸导电极放置位置不同有关。

2.3 V1、V2、V3显示额面向量表现

V1导联表现:与aVR相同,但与V2不同,可能主要反映右上(额面)向量。已引起临床关注的实例:aVR征(多支或左主干病变出现弥漫性ST段压低伴aVR和V1导联ST段抬高)[15],急性心包炎(弥漫性ST段抬高,aVR和V1导联ST段压低)[16],重度肺动脉高压(V1导联在病情进展中随着电轴右移和aVR同时变为qR)[17],三环抗抑郁药中毒(I导联出现深S,aVR和V1出现R波为主)[18],TakoTsubo心肌病(几乎所有的导联弥漫T波倒置,而aVR同V1直立)[19]等。

V2导联表现:类似aVL,与V1、V3不同,是反映额面向量有力征象。临床已关注实例:左前分支阻滞(电轴显著左偏,aVL和V2呈qR,V1和V3呈rS)[20],左室肥厚(aVL高R波>1.2 mV,伴V2高R,而V1、V3均有深S波)[21],高侧壁MI(I、aVL ST段抬高,伴V2 ST段抬高,而V1、V3无)[22],高侧壁缺血(I、aVL T波倒置,伴V2 T波倒置,而V1、V3无)[23]等。

V3导联表现:类似aVF,与V2、V4不同,是反映额面向量的表现。临床已关注实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抬高,伴V3 ST段抬高,但V2和V4无抬高甚至压低)[2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异常Q,伴V3异常Q,但V2、V4无)[25]等。

3 结 语

“V1、V2、V3导联不仅代表横面向量,亦可能代表额面向量”的新认识,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心电图向量观念;使胸导多种奇特表现之谜得到合理解释。有助AMI、缺血、宽QRS心动过速等急诊心电图的诊断和鉴别;有助左前分支阻滞、左室肥大、肺动脉高压、心包炎、心肌病、药物中毒等特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随着新概念的应用和深入研究,将为胸前导联复杂心电图改变分析开辟新思路。

猜你喜欢
电偶电轴导联
更正说明
不锈钢与船体钢在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P波电轴研究进展
TC4钛合金厚板电偶腐蚀与防护研究
钢质接地材料电偶加速腐蚀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