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变身“梨博士”,黄金梨开出“致富花”

2021-03-03 08:48曹哲浩李善喜潘新贺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张艳梨园夫妇

曹哲浩 李善喜 潘新贺

“老铁们,您品尝过俺种的有机黄金梨吗?这是俺以黄金梨为主要原料精心熬制的黄金梨膏、黄金果酒,经有关专家鉴定具有止咳化痰、凉血降压等多种功效……”正值寒冬季节,走进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王岗村何永健、张艳夫妇家里,耳边便传来清脆、甜润的女中音。七八分钟后,走出直播室的张艳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俺刚刚完成一场快乐直播,是向粉丝们推介俺最新研制的黄金梨膏、黄金果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乡邻们推选俺当人大代表是对俺寄予厚望,俺们要在拉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提前应对挑战,为乡亲们生产的黄金梨开出一条就地转化增值的新路子!”

“夫妻讲师下讲台,毅然返乡来种梨。乡邻选我当代表,张张选票寄厚望。应对挑战早铺路,声声直播佳音传。”说起何永健、张艳夫妇不恋城市安乐窝,回乡带乡邻发展黄金梨事业的事儿,那还真像架子上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

早在2003年,何永健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西安外事学院。毕业后有幸留校任教,一年后,爱神的红线使他与同年留校任教的陕西姑娘张艳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按说,从农门一跃入龙门,过上了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小两口恩恩爱爱也该知足了。但是,他们随后的惊人之举让人们难以理解。

何永健的父亲何志朝是个“科技迷”,前几年,王岗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连片种植黄金梨500多亩,何家也种了35亩。但由于技术不过关,管理跟不上,一些农户的梨园子亩效益只有几千元,而技术过硬的种梨户则高达2万元。

同样的地,同样种梨,效益相差好几倍。这让何永健夫妇萌生了回乡种植黄金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想法。2013年暑假期间正是梨园管理的关键季节,何永健、张艳二人整个假期一直在家乡度过,他们一边帮助父母给梨园浇水、治虫、施肥,一边把回乡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并列举了许多有志青年返乡创业的事例。一开始,父母坚决不同意,可经不起儿子、儿媳的软磨硬缠,勉强同意他们先试试再说。

暑假结束回到学校,何永健、张艳分别向校领导提出了停薪留职的申请。对于二人的举动,校领导无不感到震惊,同事们也纷纷良言相劝。怎料他们夫妇去意已决,别人再劝也没能打动他们的心。

就这样,何永健、张艳夫妇告别繁华的都市,回到了广阔的乡村田野。为了学通弄懂梨园管理知识,他们就买回一大堆科技图书,没日没夜地“啃”书本。在学理论的同时,还主动找专家请教,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遗余力地探索、创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何永健夫妇管理梨园的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施肥上,一改只重化肥轻视有机肥的老传统,自行研制出独特配方的复合肥,加上普施鸡粪、羊粪等农家肥,确保了梨树整个生育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在病虫害防治上,根据无公害管理的要求,结合传统的土农药配方,科学予以改进,自行熬制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用于防虫治病,解决了施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毒素残留、破坏生态平衡等弊端。就连梨园浇水需避开夏季午间高温时段、梨园剪枝保留主干枝等新技术,都达到了运用自如,从而保证了黄金梨高产、优质、无公害。他们种出的黄金梨吃起来甘甜爽口,入口化渣,糖分含量在16.5%以上。

“俺回乡创业不仅是为了自己发家,还要带领乡亲们同心种好梨,共走小康路”。一对走下大學讲坛的小夫妻踌躇满志,他们怀揣梦想,正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

经过不懈努力,精通黄金梨种植技术的何永健夫妇,看到部分种梨户不按技术规程操作,只重施化肥、滥用化学农药,有的种出的黄金梨卖不出去,有的“种一葫芦打两瓢”,他们夫妻忧心如焚。为了让乡亲们同走致富路,他们一方面办起家庭培训班,利用晚上或天阴下雨天,向梨农们传授技术;另一方面牵头成立了“时运林果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和邻近的毛庄、赵楼村74个种梨户参加,实行统一技术改造,统一无公害管理,统一施肥浇水,统一冷藏保鲜,统一联系销路,解决了广大梨农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013年,王岗村贫困户陈永年种黄金梨4.7亩,自己不懂技术,加上妻子长期患病,管理跟不上,梨园处于荒芜状态。加入专业合作社后,何永健夫妇对他家的梨园实行全程承包式管理,使其亩收入提高3倍多。2019年,陈永年家依靠梨园收入不但还清了外债,还建楼房、买家具、栽花种草美庭院,摇身变成了小康户。同时,加入合作社的74户梨农实现了户户增收,亩均收入保持在18000元以上,最高可达27000元。

随着当地梨树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受过高等教育、有发展眼光、对“梨事业”踌躇满志的何永健夫妇敏锐地认识到城乡居民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为适应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要,他们在指导梨农严把管理环节,致力提高黄金梨质量的同时,积极争取有机果品认证。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专家教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2016年到2018年三年的努力,他们专业合作社的800多亩梨园终于获得了国际组织的有机果品认证。一纸金光灿灿的“有机果品认证书”成了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大市场的“特别通行证”。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2016年,在妻子张艳被选为方城县人大代表之后,2018年,何永健又顺利当选为南阳市人大代表。有了名声之后,何永健夫妇深感肩上担子更重了,他们对发展“梨事业”有了更加远大的目标。有人问何永健:“有了黄金梨‘名片就真的像皇帝女儿不愁嫁吗?”何永健说:“越是获得了有机认证越要在提高质量上自戴‘紧箍,努力保品牌,因为如今是千军万马闯市场的时代,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何永健两口子承担起本村和邻村近千亩梨园的技术指导任务,还把设在南阳的电商直销公司挪到家里经营,妻子张艳自己当主播,利用快手、抖音、全民K歌等直播平台搞宣传,运用电商手段不仅把黄金梨推销到全国各地,而且还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亩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博望镇的梨农们笑了,腰包鼓起了。正是有了何永健、张艳等人大代表和种梨能手的领航,他们才能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闯出一条捷径,搭乘乡村振兴的高速列车,奔向共同致富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张艳梨园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夫妇自编曳步舞,快乐感染数百万人
English Variation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eaching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Skills through Drama
纵火杀人的原罪:私奔路上雄风莫名不再
邀请了多少对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