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孙家庄蛟龙寺菩萨殿壁画考察

2021-03-04 13:03
天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画匠观音菩萨罗汉

文 李 强

一、孙家庄蛟龙寺菩萨殿壁画的考察

孙家庄蛟龙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西山的香泉镇孙家庄村,蛟龙寺并不大,属于乡村百姓供奉信仰的村庙,“蛟龙寺”的名称大概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意义,所以老百姓很喜欢用它做寺庙的名字,宝鸡地区就有三座“蛟龙寺”。

图1

图2

寺庙位于村中一条由后山流出的溪水旁,面东背西后靠山坡。由前后两座殿组成,前殿为关圣殿,后殿为菩萨殿,寺庙并没有院墙,关圣殿的老殿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拆掉翻新,新的关圣殿是水泥砖混结构的建筑。关圣殿后就是菩萨殿,两座殿之间的空间并不宽敞,菩萨殿是一座带有前廊的清式硬山顶建筑,大门上方的木隔板上书刻“蛟龙寺”三个字,两边的木隔窗上又有“南海”“大士”的字样,其余的隔扇上还绘有人物故事,前廊的两壁还保留着描绘两位天将的老壁画。(如图1)

菩萨殿的台基有一米多高,面阔三间带有明廊,蛟龙寺大殿内梁架起间很高,所以大殿内空间显得更为高大。殿内的塑像和正壁都已经重新修缮,在左右山墙上还保留着老壁画,壁画的画面繁复,辨认后发现壁画按照上、中、下三层表现了不同题材,下部绘制十八罗汉渡海,中间绘西游记故事,上部绘制佛经观音菩萨普门品的经变故事(民间称为“观音菩萨救八难”)。下层的十八罗汉分列在两壁,罗汉造像的尺寸在一米左右,刻画精细,神态生动,画工将罗汉构思在渡海的场景关系中,人物顾盼呼应形象生动。罗汉造像是中国古代壁画工匠根据佛教常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进行的艺术夸张塑造。关于罗汉的图像,最早是在《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后梁张僧繇画有一幅十六罗汉像;罗汉的形象不仅在壁画与雕塑中大量出现,而且在古代人物画家的笔下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化的经典题材,在古代的卷轴绘画“道释”题材中也多有表现,是一种宗教题材艺术化表现的经典形象。蛟龙寺的罗汉绘制得极其生动,老、幼、俊、丑,清、奇、古、怪,表现出形象丰富的变化(如图2)。罗汉造像处于墙面的下部,所以画面残损也比较严重,右壁只能够看到5 个较为完整的罗汉形象,其余都只残留头、手等部分,左壁墙面曾经有过改造,原因是蛟龙寺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作为村小学的教室,墙面上改出一米多见方的水泥黑板,破坏了原有完整的画面,只保留了三身比较完整的罗汉形象。壁画的上部是“观音菩萨救八难”,这一题材取自于妙法莲花经中的观音菩萨普门品。救八难的故事显示了观音菩萨听闻民众的疾苦遇到八种灾难时帮助救援,显示观音的慈悲与佛法的无边。蛟龙寺的救八难壁画设置在壁画墙最高的位置,也能够显示出其重要性。左右两壁每一壁表现4 个故事,观音的主身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造像的尺寸与罗汉相当,超出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很多倍,更像是造像,八躯观音造像各有变化,显示出画匠技艺的高超(如图3)。

壁画墙面的中间部分是一组故事壁画,画面仍是通景式构图,多个故事画面用云、水、山、石相隔,故事内容为《西游记》,每一幅画面并没有文字题记说明,故事画面丰富,人物众多,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形象特征明显。

蛟龙寺菩萨殿壁画中三组题材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繁复的画面,壁画以重彩的手法表现,整体色调以石绿为主调间杂朱砂等色,壁画表现内容丰富,手法细腻,能够反映清末民初时期宝鸡壁画的基本生态,值得深入探讨。

二、蛟龙寺壁画的再研究

蛟龙寺壁画丰富的表现内容值得深入挖掘与研究,壁画中的三重故事为什么被画工们放在同一画面之中,在中国的佛道寺观中绘制壁画最初的目的就是用图像化的手法来表现“经变故事”,如莫高窟佛教壁画中大量表现经变故事、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朝元仙仗图”等,说明壁画的内容与庙宇供奉的神祇有着密切的联系,蛟龙寺殿内的主尊是观音,所以壁画在最上一层表现了“观音菩萨救八难”。为什么还表现了“十八罗汉”与“西游记”的故事,这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罗汉在佛教壁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民间的信仰中,百姓求佛的目的具有更多功利性的需要,罗汉对于乡村百姓来讲多了护生的需要,壁画表现的是罗汉渡海,佛教经义中认为现世苦难,能够通过修行、向善超脱尘世进入极乐世界,蛟龙寺的壁画在创作中应该隐含了这样的目标。

西游记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是小说、戏曲、说书、年画等各种传统艺术形式表达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在壁画艺术的表现中西游记的故事有着漫长的发展演进。西游记故事真实的原型来自唐朝三藏法师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他根据取经经历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可能就是西游记故事最初参考的文本。这个真实的取经故事不断地发展演变,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于硕的博士论文《唐僧取经图像研究》较为详细地研究了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件如何转变为一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的图像演变,从目前能看到最早的西夏时期千佛洞、榆林窟“唐僧取经图像”到明清刻本小说《西游记》中的插图,再到清代寺观壁画中取经故事,文章对“唐僧取经图像”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与研究,以此研究来比较蛟龙寺壁画中的故事,可以看到壁画故事受到了明清刻本小说《西游记》的故事内容与插图的影响,壁画的内容中不仅与主尊观音菩萨帮助唐僧师徒四人度过劫难继续西行取经联系在一起,而且多了丰富的故事性与娱乐性。“唐僧取经图像演变至清代,小说《西游记》的完善无可替代地成为寺窟壁画、彩塑的蓝本,甚至连刻本的插图也成为寺窟壁画创作的依据与粉本。”(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蛟龙寺的壁画图像中可以看到《西游记》故事的影响。例如,五行山唐僧收悟空、芭蕉洞盗扇等故事都在图像中有体现。(如图4)“小说精彩的情节使人们在绘制它时更加注重对内容的表现,这些绘在墙壁上的故事画成为人们认识、理解《西游记》,了解唐僧取经故事的新方式。”西游记故事成为蛟龙寺壁画的内容,一方面西行求法的内容宣扬了教义,另一方面小说中的故事妇孺皆知,具有很强的娱乐化效果,迎合了民众的观赏心理,也通过这样的精彩故事吸引信众走进寺庙,通过这种娱乐化背后的宗教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信众,加强信仰。

图3

图4

宗教壁画的主要目的还是宣扬教义,所以故事壁画虽然增加了娱乐的因素以吸引观看者,但都将教义潜移默化于其中。蛟龙寺壁画下层绘制罗汉渡海,度化凡人是佛教很重要的思想,罗汉果位是修行可以达到的境界,渡海的寓意就是“度化”。上层的“观音菩萨救八难”本身就是《观音菩萨普门品》的图解,所以蛟龙寺看似繁复拥塞的壁画内容,其实包含了壁画绘制的资助人和画匠的良苦用心。

三、蛟龙寺壁画的艺术特点

蛟龙寺壁画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丰富,在绘画技艺上也具有比较高的水平,罗汉的造型就极具特色,蛟龙寺山墙的下部表现了一组罗汉的形象,根据右侧墙壁描绘了九个罗汉来推测,两壁表现的应是十八罗汉。保留相对完整的是右山墙前端的六身罗汉,这六身罗汉是穿着袈裟的僧人装扮,在画匠巧妙的构思构图安排下,罗汉刻画的顾盼呼应,生趣盎然。在画匠精湛的技艺表现下,每一位罗汉都个性鲜明,有的看起来虬髯刚直,有的则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也有的表现为憨厚天真的小沙弥,总之,虽然每个罗汉面部的线条表达并不繁复,却刻画出了各自生动的表情,让欣赏壁画的人感到鲜活而生动有趣。尤其以站在一条鳌鱼上的一长一幼两个罗汉形象最为可爱,老者长眉慈目显出睿智,左手捻须右手抱钵,而年轻罗汉右手扶住老者右肩,左手挖耳,头部贴近老者左耳,口唇半张,似乎在耳畔低语,老者也半张嘴相互应和。(如图5)举钵、挖耳在十八罗汉中有着明确的身份,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闲逸自得、意味盎然,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所谓耳根,是由于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对罗汉身份的准确表现可以说明画匠对佛经有着比一般人深刻的了解,所以上层的“观音菩萨救八难”也是佛经的变化,充分展现了壁画作为佛教宣传的重要性。

图5

蛟龙寺壁画的赋色表现出细腻典雅的审美追求,画面中画匠使用了重彩与淡彩相结合的色彩搭配,巧妙地将重彩的浓烈与淡彩的清雅相协调,将纯色与复色相搭配,形成了色彩感受上的轻重变化与节奏,民间色彩的运用经过很多代匠师的经验积累总结,就以“画诀”的形式保留传承,“画诀”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易记实用,在用色上就有“软靠硬、色不楞”“文相软、武相硬”等。在每一位画匠的成长经历中也会形成具有个性的独特审美,所以在造型、用色等很多方面也会在遵循“画诀”的基础上变化出一些独特的表现方法。蛟龙寺壁画整体给予观赏者清雅的感受,原因在于除原色外还有很丰富的间色与复色搭配,在色彩的纯度上不是一味的浓烈,整体色调以冷色为主,人物面部渲染细腻丰富,使蛟龙寺壁画成为宝鸡地区民间壁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蛟龙寺建筑装饰与壁画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在建筑山墙墀头的砖雕和殿门的木雕都表现了西游记的故事,与殿内壁画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相似,可以说明在蛟龙寺的建造中建筑装饰与壁画做了整体的设计,风格内容统一,比较左右山墙壁画,虽然内容一致,但在绘画风格上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是否是“斗工活”①斗工活:即古代壁画中的“对画制度”,凡作壁画分为两壁,各以名师掌之,于未毕前施以帷幕互不使见,一旦工毕去幕,使观者争评才定其优劣,此盖悠久相传之画壁风习。,是什么形式的“斗工”?关于这幅壁画画匠的身份,在村中调查,并向很多村里的老人了解情况,都不能作出很明确的回答,庙宇旁也没有找到较早的碑记,只听村里人说,画匠曾经给村里留下了这幅壁画的画稿,说是毁坏了可以照着图样修复,但这幅画稿也没有保留到现在,所以它有多少可信度也值得商榷。保留在蛟龙寺的壁画背后的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的挖掘证据了解更多。

猜你喜欢
画匠观音菩萨罗汉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分析《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莫高窟经变画的依据与艺术表现
小画匠
李宏禹作品
小画匠
小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