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耐心,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2021-03-05 21:42孙群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耐心行为习惯爱心

孙群

摘要:一位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男孩子,在老师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陪伴下,一步步发生改变,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事例说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心、耐心、教育方法和家校配合缺一不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转变孩子的最有效捷径。

关键词:行为习惯;爱心;耐心

一、案例呈现

一天早上,我发现班内的学生小志(化名)脸上有好几处瘀青,下巴上还破了皮。询问原因,小志低着头一语不发。其他同学告诉我,他被他老爸暴打了一顿。我与小志的家长经常进行交流,反对他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有过几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以为他已经有所改变,没想到他还是这么粗暴地对待孩子。我课下马上联系小志的家长,对他的做法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评。

二、分析疏导

小志是一个让老师见了头疼的小男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趴在课桌上或钻在课桌下找东西;有时看似坐端正了,其实在玩铅笔和橡皮;别的同学十分钟完成课堂作业,他一节课下来才抄了一道题目,每天的作业记录本都是小干部监督他抄下来的;放学时,常常是全班同学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等在教室外,而他一个人还在里面慢腾腾地整理书包。有时,他也会突发兴趣,听老师讲课,并举手回答,答案也让老师感到满意。这是一个“人见人不爱”的孩子。然而,这个孩子缺乏的就是爱。看着他满脸的伤痕,我决定给予他比原先更多的关注,用爱心来唤醒他沉睡的心灵。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自尊心特别强:你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他,他跟你死犟;你叫他出来,他偏不出来;你拉他到外面,等会儿叫他进来,他也不进来;你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和他单独谈话,他一句也不回答。所以,我从不当众批评他。当其他学生歧视他、欺负他时,我马上站出来为他“主持公道”。

这个小男孩做事没条理,桌面上、桌斗里、书包里常常乱成一堆,上课有时还在理书本。一次上课时,他在将一些考卷等放到一个文件袋里,但是袋子的拉链坏了,以他的脾气,叫他不要拉了,他肯定不听,我就轻声告诉他,这个袋子坏了,明天老师送一个新的给你。他马上把袋子放到课桌里,开始听课了。

一件件的小事不能细数,付出的爱心和耐心有时让人怀疑是否值得。班内还有一个和小志类似的男孩,有时我们三位老师都觉得在这两个孩子身上花的心血甚至超过其他四十多个学生。

作为他的老师,我想除了包容,还一定要他明白事理。首先,我让他思考一个问题:你爸爸看到别人的小孩犯了错能心平气和,甚至一笑了之,但是对你却是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他的儿子,自己的孩子总要管的。之后,我让他做了一道选择题:一位老师随和,看见学生违纪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位老师严厉,发现学生违纪后严加责罚。你从理智上选择哪位老师?他选了后一位老师。这两道题让他明白,不管是爸爸还是老师,对他都是“爱之深,责之切”,批评他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心。此举是要他明白老师的苦心,并从心里尊重老师。

这个学生身上也并不是没有闪光点。他看到疼爱自己的奶奶每天辛勤地工作,心里十分感激;看到一向包容他的老师,故意放弃他、不管他,他也会痛哭流涕。其实他很聪明,上课认真听讲时,他回答问题相当出色,只是由于经常不做作业,计算正确率不高,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有一次考试,他的成绩考到了班级中等以上,我借机大力表扬他,并让其他同学以后别看不起他,其实他很了不起,起码这次考试他很棒。那时,我看他的表情是掩不住的兴奋,在以后的一次考试中,他竟然考了全班第一。由此,笔者看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虽然大家都认同“教育中必须进行适当的惩戒”,但是对于某些“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再大的惩戒也比不过一句鼓励。

虽然现在的小志还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学生,还时时让老师费心,但是,他的进步是老师有目共睹的:(1)学习进步明显,原来在期中、期末考试时需要监考老师一再提醒才做完考卷,到后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2)上课时基本上不扰乱课堂纪律,不影响他人上课;(3)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4)不再和同学打闹。

三、辅导感悟

通过对小志的引导和他的改变过程,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耐心激励,换位认知

学生在学习行为方面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通过教育转化一个差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对学生的不足要无条件地接纳;同时,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或细微的进步,及时予以激励,使其有成就感,并将这种成就感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我就常常努力地去发现小志的闪光点:看到他的作业及时做好了就表扬他;见他考试考得不错,马上在报分数时让同学们一起为他的进步鼓掌。当看到小志捣乱时,我要求自己忍耐些,不当众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如果他在课堂上的举动影响了其他学生上课,我就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引导他用“角色换位”的方法,找出自己错在哪里。我常对小志说:“如果现在你是一个父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捣蛋,你会怎么做?”这样,小志学会了宽容和体谅别人。

(二)家庭教育,环境营造

如果把金鱼缸里的水搅浑了,金鱼就不能安静地生活,它就会在鱼缸中上蹿下跳。这就是著名的“金鱼缸”理论。而一个家庭就如一个金鱼缸,家庭的氛围就是鱼缸里的水。为此,我和小志的家长联系,希望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规定好完成作业的时间后,妈妈就不要在旁边唠唠叨叨,爸爸也不要对他吹胡子瞪眼,爸爸妈妈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静静地各干各的。

(三)联系家长,注意方式

多联系家长固然重要,但联系家长不是为了“告状”,“请家长”其实并不是我们教师手里的王牌。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告状的结果无非是家长继续用原来的教育方法惩罚孩子。比如,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孩子暴打一顿,这只会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仇恨心理,于事无补。我知道小志的家长对他已经无计可施,他们已无能为力了,他们满怀希望,指望老师能把孩子教育好,所以请家长来处理事情是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联系家长的目的——从“告状”转为相互了解。我和小志的家长联系,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且需要他们在家做好配合工作。庆幸的是,小志的家长通情达理,全力配合老师,在小志的转化工作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绝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爱心、耐心、教育方法和家校配合缺一不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转变孩子的最有效捷径。

參考文献:

[1]周成刚.六大家庭教育法破解育儿焦虑[J]. 现代商业银行,2020(12).

[2]康维娜.心理法则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2014(24).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耐心行为习惯爱心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爱心树(下)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爱心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爱心的奉献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