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

2021-03-05 03:53⦿陈
小学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布置

⦿陈 婷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形式单一,很多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自主性意识也不够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要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优缺点,给他们布置各种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动承担者,具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只有加强数学作业的设计,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带动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一、注重数学题材的引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数学家庭作业”是每个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教师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接收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缺少生活化、儿童化。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让作业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注重数学题材的引入,让学生学会自觉和主动的接受数学知识,以便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简易方程计算》这章的知识点为例。数学的各章节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比如“4x+3x=(4+3)x”这个方程式,有的学生不理解它的具体含义,也不知道方程左右两边的X分别代表怎样的价值关系。为了提升学生的数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数学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探究简易方程的计算过程。等式左边的“4x+3x”分别表示4个x和3个x,如果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就是7X的结果。通过这种作业形式的讨论活动,能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强化数学课堂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的教材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都有要求。因此家庭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才能展现出作业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互相交流。当学生意识到课外作业的重要价值,便能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教学,掌握和理解课本教材知识,同时学会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日常的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要多布置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作业,保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比如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做善于发现细节的人。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对称图形,增强自身的数学感知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数感”具有特殊要求的学科。在进行《多边形立体图像》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题材,组织学生们进行“寻宝游戏”,找出教室内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带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比如“灯管”是圆柱体,教室的门是长方形、粉笔盒是正方体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学习元素,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敏感度,还能扩展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将教材原有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更好的理解数学的学习本质。

三、优化数学课堂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把“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放到第一位,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性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做作业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业本身是课堂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而不是学生接收知识的固有工具。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数学课堂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通过各种课外作业,能提升自己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突破。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童趣性的家庭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动数学课堂的发展进程。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课堂应该向着“多样化、丰富化”的方向迈进,教师所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应该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学,布置各种类型的课外作业,并优化教学内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数学题材的引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强化数学课堂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外作业的设置与优化分析
特别号都有了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
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和落实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