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软件技术改造消除硬件故障

2021-03-05 04:06刘海燕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期
关键词:润湿液位粉末

熊 烈,刘海燕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盛排水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17)

0 引言

对于污水处理设施而言,工艺的选择是基础,设备的稳定运行是关键。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不断引进一些先进的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满足特定条件下污水处理的需求,这些成套设备往往自带完整的自控系统。数字技术与传统设备的高度融合,使成套设备的稳定运行不仅取决于传统硬件设备,还要依靠软件系统。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AAO+高效沉淀+活性碳+消毒”工艺,对园区的综合污水进行处理。在生产中发现湿法投加粉末活性碳系统故障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的稳定运行,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对降本增效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AAO 为Anaerobic-Anoxic-Oxic 的简写,即厌氧—缺氧—好氧法。

1 问题描述

这是某型粉末活性碳湿法投加成套设备,用于向活性碳吸附工段投加粉末活性碳。其工作原理为:粉末活性碳(200 目,即0.075 mm)存储在料仓中,通过螺旋喂料机投加到润湿罐中;润湿水补水泵将润湿水送进入润湿罐;润湿罐中装有搅拌器,将粉末活性碳与水搅拌润湿,形成粉末活性碳与水的混合物;再通过投料泵将混合物送入活性碳吸附池(图1)。整套设备设有一个PLC 站,负责采集相关的各种信号,经过计算后协调和控制所有的设备运行。

图1 粉末活性碳投加系统

润湿罐内的液位信号是整套设备的关键参数之一,多个设备的启停与之关联。为了测量润湿罐内的实时液位,原系统根据连通器原理设置了旁路测量管,在测量管内安装有液位计,液位信号经过变送器转换成4~20 mA 模拟信号变送至PLC,经过模拟量数据采集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程序运算,输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多个外围设备的运行。

系统投产后故障不断,喂料机、搅拌器、补水泵、投料泵等设备经常损坏,还多次出现润湿罐堵塞、粉末活性碳溢出等现象。工艺专业认为,粉末活性碳向水中投加,必须要有足够强度的搅拌,如果搅拌不够会出现以下情况:

(1)粉末活性碳不能及时分散到水中,而是漂浮在水面上、形成堆积,堵塞螺旋喂料机的下料通道,造成喂料机损坏。严重时活性碳粉末能反向通过下料通道顶部的观察窗溢出,在气流影响下形成扬尘污染。

(2)已经分散到水中的粉末活性碳的沉降速度很快,容易沉淀,形成一种碳泥堵塞管道,严重时会阻碍搅拌桨叶的运行,造成搅拌器损坏。

因此,罐内高强度的搅拌是工艺所必须。但是,罐内高强度的搅拌又造成旁路测量管内液位的上下变化过大,液位测量信号随机剧烈振荡。根据初步观察,测量管内液位的上下震荡幅度超过0.4 m。润湿罐总深1.1 m,去掉上、下的无效深度后,有效深度为0.8 m,再设HH、H、L、LL 四个液位,实际工作液位0.6 m。这样,测量值的变化幅度占实际工作液位的66.7%,因此系统很难建立稳定的工作状态,经常可以观察到多个设备的闪停或闪动,变化频繁从而导致各种故障。

2 解决思路

根据以上初步分析,系统不能稳定工作的症结疑似PLC 得不到相对稳定的、接近真实液位的测量值。笔者尝试采用流体阻尼的办法来稳定测量管液位,但因阻尼孔容易堵塞而失败。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采集了一段PLC 内部液位信号变量数据,采样频率为1 次/s,长度为220 s,将其导入Matlab,作出波形图(图2)。

由图2 可以看出:

(1)所有数据均围绕某个中心值上下波动,形成噪声(高频信号)。根据实地观察,旁路测量管内的液位确实在剧烈变化,但这显然是机械搅拌扰动所致,润湿罐内的真实液位并没有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图2 波形图

(2)所有测量值所反映的总趋势的变化不大(低频信号)。事实上液位是变化的,但从时间尺度上比较,真实液位变化的时间尺度要远远大于噪声变化的时间尺度。

至此,故障原因基本得到证实。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低通滤波(Low-pass Filter)问题。基于已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从夹杂着随机噪声的系统输入/输出的量测数据中,采用统计方法,针对一定统计规则(如最小方差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等)求出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即最优滤波是闭环系统最优控制工程实现的前提[1]。达到这个目标有两个方案,方案1 是更换符合本案例的、具有滤波功能的液位计,方案2 是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数字滤波功能。针对这两个方案,比选结果见表1。

表1 改造方案比选

通过比选,方案2 成为首选。连续生产中液位信号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可能由趋势、季节、循环这3 个成分中的某些或全部再加上随机成分构成,可以分解的序列的最简单形式为可加模型(Additive model)[2]:Xt=μt+γt+εt。其中,Xt表示时间序列,μt表示趋势成分,γt表示季节成分,εt表示扰动成分或误差成分。

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转换成平稳序列[2],消除扰动成分和季节成分,揭示趋势成分。算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加权移动平滑。加权的基本思想可以描述为:设有两个观测值a 和b,其权值分别为wa和wb,如果a 的不确定度高于b,那么权值wa就应低于wb。也就是说,由于b 的可靠性高于a,因此其对数据拟合的影响应该更大[3]。中心移动平均对于直观观测时间序列所蕴含的趋势是很有用的,因为平均值可以消除季节性和噪声的影响,可以使得趋势更加明显[4]。所以,对于一时间序列观测值yt,在该数据序列上开一个窗口(Span),窗口宽度为2n+1,则:

yi——i 时的观测值,t-n≤i≤t+n

ki——各观测值yi的相对计算系数

n——窗口中心点的邻域宽度

3 技术改造的实施

工程使用的PLC 为S7-200SmartSR40,模拟量扩展模块为EMAE04,均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熟知并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应用。技改参数:数据窗口(Span)宽度为7(即n=3),ki值默认1.0,该值可以由工艺工程师在调试时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修改,采样频率1 次/s,窗口移动由一个数据条数(Item)为7 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实现。

滤波后的数据波形见图2 中的滤波后曲线。由图可见,平滑后的数据噪声明显减轻,更加接近真实液位。生产实践证实,宽度为7、ki=1.0 的移动平滑已经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经过以上软件技术改造,设备频繁动作的现象消失,系统可靠性大大增强,保障了生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了设备工程投资和维修资金。截至笔者发稿时,系统已经稳定运行超过6 个月无故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1)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系统中,针对振荡液位的测量,采用低通滤波算法对测量信号进行滤波,可以很好地去除噪声,得到接近真实的液位信号,在不改变硬件的条件下,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达到消除硬件故障的目标,切实可行,实现了成本最小化。

(2)增加窗口宽度,可以获得更好的数据平滑效果,但是实时性会变差;在窗口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各个数据的权重,使得新数据的权重越大,老数据的权重越小,也可以改善实时性,同时还能体现出数据老化的特点,但对平滑效果有影响。平滑性与实时性是一对矛盾,可以由工艺工程师在调试时平衡确定。另外,选择适当的采样频率也很重要,在扰动具有明显周期性时,采用更加科学的采样策略以及算法可以消除周期的影响。

猜你喜欢
润湿液位粉末
一种用于双输入双输出液位控制系统的状态估计控制器的设计
国外储罐防溢油液位的设置
ZrC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氮化铝粉末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表征的矿物孔隙润湿规律
露 水
剪春
冬 雨
巧开锈锁
宝马530车冷却液液位过低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