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猪场保育猪的饲养现状及对策

2021-03-05 09:56锡东颖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饲养者饲养场致病菌

锡东颖

(辽宁省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建平 122400)

我国大部分的饲养场还都是以小规模的形式在生产,而且采取的主要技术比较传统。但是随着当前消费者对猪肉不断增加需求量的实际情况,传统的饲养技术不能够产出足量的猪肉产品以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且传统的饲养方式也还是有漏洞存在,已经不能够符合新时代的养猪生产理念,会有造成保育猪死亡率增高的不良情况,导致猪饲养场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小型饲养场应该采用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技术展开保育猪的饲养,从而有效的在猪肉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提升效果。

1 保育猪的生产现状

1.1 饲养环境管理不当

保育猪是刚断奶的仔猪,必然对生长及其周围的环境需要熟悉的过程。但是不少小规模猪饲养场的管理者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强,直接将其抱离母猪而与其他仔猪采取混群饲养的方式。对保育猪的心理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造成机体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严重的会对猪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最终不能够健康的生长。此外,小规模的饲养场猪舍的卫生状况相对比较差,而猪的饲养量却逐年增多,此种条件下若不能及时的对粪便和尿液等脏物进行清理,会加速致病菌的繁殖情况,导致保育猪疾病感染率和发病率的提高,最终在临床中可见保育猪呈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增加。

1.2 饲料管理不当

刚刚断奶的时候,保育猪机体以及器官的发育还都没有完全,而其中以消化系统的发育相对更慢,所以对饲料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大多饲养者仅仅是一味的认为投喂量充足就能满足保育猪的需求,却忽视饲料质量和营养方面的需求,造成保育猪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并且对其消化系统造成损伤,猪不能够正常的采食,从而机体的健康生长状况受到影响。

1.3 缺乏专业知识

大多的小规模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都偏低,缺乏养猪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基层的小规模饲养场大多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保育猪的变化观察不到位必然会有不良的问题出现。

2 保育猪饲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多引进人才

小规模的猪饲养场应该多学习先进的饲养经验,尽量实施科学性的生产方式,并且需要配备充足的专业性人才,便于对保育猪的观察,细心的照料,从而在实际生产中获得优质的猪。所以,改善小规模饲养场的生产方式,应该从适量引进专业人才方面入手,组织饲养者参加定期的养猪方面的技术培训,力争在根本上将落后的养猪生产理念加以改变,强化先进养猪方式的实施,确保小规模饲养场也可以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而在保育猪存活率和质量方面有效的提升。

2.2 改善环境和饲料的质量

刚断奶的猪在身体发育方面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对环境中致病菌没有足够的抵抗能力。小规模饲养场如果不能够及时对圈舍环境进行清扫,导致保育猪生存环境恶劣,滋生大量的致病菌。如果基于此种情况,保育猪感染发病的情况会非常严重。所以,小规模饲养必须重视饲养卫生环境的重要性,每天都要清理圈舍以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状态,从而控制致病菌的滋生量。生产中出现的患病猪应该及时的加以隔离处理,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饲养者要及时的关注保育猪,一旦出现意外,要及时的加以安抚。最后,还应该强化饲料的科学性管理措施,给保育猪群配制专用的饲料,确保猪群呈现健康的生长状态。

3 结 语

规模化饲养方式生产的生猪群如果暴发疫情,必然会引起大范围的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小规模饲养场应该更进一步的规范生产,育肥猪的关注应该更加重视,以确保饲养场的实际经济收益,从而给市场提供更加多量且质量更高的猪肉及其产品。

猜你喜欢
饲养者饲养场致病菌
骑车撞狗倒地受伤 饲养者有责赔四万
阿尔梅勒动物饲养场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猫和鸡
给狗狗穿衣须注意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给狗狗穿衣须注意
我在干校饲养场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