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高校质量管理研究

2021-03-07 18:12那晶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高校

那晶

摘要:卓越绩效模式体现了当代先进的质量经营理念,作为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工具,被世界公认为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在企业管理方面得到大力推广。论文以卓越绩效模式为研究内容,探讨其在高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在美国教育机构的应用中带来的启示,以此提出建议及在我国高校开展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路径。

关键词:高校 卓越绩效 教育评估 质量管理

Research on University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Na Jing ( Shangha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The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 reflects the advanced concep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recognized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functional quality, and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ed in business management.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explores problems in quali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enlightenment brought by the applica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proposes advice and import paths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

Key words: college, performance excellence, education evalu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國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化等发展趋势,使得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几十年来我们见证了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成绩,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存在的许多问题及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水平不匹配,质量低下问题尤其严重;其次,我国的教育改革还处在初期阶段,改革路途艰难;再次,我国公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教育投入不足以支撑。因此,国家和政府要改变现在的教育困境,应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引入、培养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并建构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使高等教育质量得到逐步提升[1]。

欧洲大学联盟大会在2005年指出:“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重点是从学校内部开展的持续提升和改进工作,而不是寄希望于外部的评估和监督”[2]。我国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建构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3]。从目前的高校质量体系建设情况来看,内部的建设水平明显落后于外部,因此高校内部需要加快质量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其成熟度和有效性。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引入卓越绩效模式对提高我国高校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概述

美国最早提出的“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企业全面管理的系统方法,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它重视过去、重视现在,更重视未来。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编制是以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标准为主要参考依据,作为全国质量奖和绝大部分省市政府质量奖的评价准则,率先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开展评审,并逐渐推广到其他行业。

教育类政府质量奖的提出与实践是由美国开始的,我国借鉴了美国这一模式开始推行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类政府质量奖。深圳是最早在我国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城市,2012年开始以此为基础进行教育类政府质量奖的评选。但是,由于教育类质量奖的普及度较低,部分地区对其理解不全面,目前我国的教育类政府质量奖评选只在部分发达地区推行,还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影响。卓越绩效模式是目前较为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其评价方式代表了先进理念,价值观和方法论都较传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深层次的变革趋势指引下,需要教育部门和机构充分理解和把握其核心含义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意义和作用。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对人才需要的机遇与挑战,在高校构建起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用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果以实现高校管理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是目前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不仅要更深入地理解卓越绩效评价体系,还应根据现实情况开展研究,不断探索更适合的方式方法。

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存在的普遍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高等教育评估,保证了政府、高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普通公民等评估用户的决策和行为选择的质量,从而切实提升了高校教育质量[4]。我国高校当前的教育水平评估的原则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5]。通过评建工作,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生才得以成为受益者。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较为完备,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建立更加客观、规范的评估机制,包括引入独立的质量评估机构、专业化程度更高的评估人员、严格的准入机制等;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更加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而使过程预警、信息反馈、行为决策等方面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教学质量控制遵循相对统一的可量化、可操作性标准,重科研的同时也要重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储备、能力等方面的提升[6]。

3 借鉴美国教育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启示

卓越绩效准则作为各行业通用的管理标准,描述了一个卓越组织所具备的核心要素,可作为高校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开展自我评估的有效手段。卓越绩效准则具有完善程度高、覆盖度广等特点,因此,学校以该准则为指导,通过各项评价指标对学校的制度执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美国于1999年率先将国家质量奖在教育行业开展,将卓越绩效管理准则用于高校质量管理中。美国的威斯康星司陶特大学在2001年获得了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这也是美国首个获得国家质量奖的高等院校[7]。之后,世界各国仿照美国的做法,在教育领域导入卓越绩效。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于2005年获得了国家质量奖,成为新加坡首个获得国家质量奖的高等学校。2018年,土耳其的萨卡里亚大学获得欧洲质量奖等。该准则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国际认可,学校以该准则的要求为参考开展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推进学校不断自我完善。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通过系统的战略体系、关键过程,把握学校各个环节的流程,全面识别出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评价结果形成逐层分解的逻辑结构,使得学校能够充分了解各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校活动始终为学校的使命、愿景服务。不断创新改进,提高管理成熟度水平,进而提升学校质量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

4 我国高校导入卓越绩效的路径浅析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高校来说是具有导向性的准则,以高校需求为基础,通过高校内部的改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贯彻准则要求。

(1)高瞻远瞩,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领导是推动质量提升与变革的核心,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针和国际高等教育形势,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目标,确立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落实,将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追求贯彻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并影响到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各界等。校领导是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牵头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根据战略目标,聚焦重大问题,制定发展策略,重视规划的宏观思路和战略目标,更重视规划的实施和落实。注重规划思路与规划指标的平衡;注重建设内容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学校不断根据外部新的机遇和挑战,适时调整战略重点,修改相应关键指标。除此之外,高校教育质量管理者应发挥榜样作用,提高领导能力,发挥其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从而起到带头作用。

(2)关注过程,实现卓越

过程管理是现代高校管理的最佳抓手,也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学习、科学运用、持续改进的重要工作之一。过程的确立、过程要求的确立、过程框架的设置、过程资源的配置、过程考核体系的建立、过程考核的实施及分析与持续改进等,是过程管理现代化的标准。根除“拍脑袋”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遵循 PDCA 的管理原则,从绩效计划、考核实施、评估反馈、绩效改进四个环节入手开展绩效管理。学校需持续改进和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发展需求以及用人单位不断提高的期望。

(3)顾客驱动,提高相关方满意度

高校应确定其顾客(学生、家长、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充分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和自立能力,为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质量提供各种教学支持和服务。真切关心学生,将顾客(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当作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在发现并满足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需求上有所作为。领导者带头将“追求卓越”的理念贯彻到工作中各环节,帮助教育工作者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工作方式主动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推进广泛合作,包括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内部合作,也包括学校与其他高校、供应商、就业单位等的外部合作。高校需协调好与各相关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各方满意度,寻求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4)改进与创新,持续发展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育人方式、办学理念、管理机制、治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乃至校园文化诸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实施教育。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改进和创新学校文化,营造持续改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引领推进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5 结语

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学校质量管理提供了过程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不仅可作为外部评审的评价准则,更是内部实施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系统、全面地提升高校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高校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抓手,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才能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博德斯顿 E, 王春春. 管理今日大学:为了活力、变革与卓越之策略[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0 -171.

[2] 吕林海,Shen Chen.大学优秀教师的教学特征及启示:基于对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8位教学优秀教师的实证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3):85-89.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08)[2018-12-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4] 王向红.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元评价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 马晓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6] 王向红.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元评价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697501186323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高校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