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分析与管理对策

2021-03-07 19:17李静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设计特点装配式建筑管理对策

李静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濟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将传统建造中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里制作完成,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装配形成整体建筑。这种建造方式从理论上能够起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是推进绿色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施工难度大、时间周期长、项目成本增加等问题仍然存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装配式建筑设计作为建造过程的上游环节,成熟的技术、精细化的管理,对构件预制的难易程度、施工现场的质量、效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设计影响因素,提出适应装配式设计发展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大力落实,各个领域的装配式建筑均得到了快速的实行。近年来,虽然我国颁布了诸多的规范,可从项目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受项目单位长时间设计传统混凝土建筑产生思维惯性因素的影响,使得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无法满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甚至是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生产作业的稳定实施。

1装配式建筑设计概况

在这一阶段,生态保护建筑设计和其他建筑形式设计得到了比较科学的运用。在各种风险评估中应特别注意如何充分发挥管控的引导作用,促进行业稳定发展。建筑工程系统和建筑工程管理完全一致。基于传统装配式设计管理,建筑设计管理应满足先进技术要求。具体技术要求不应在后续系统维护阶段进行确定。连接电路设计编制完成后,应及时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在管控后续的技术应用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管控技术方法,以有效满足管控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装配式房屋建筑设计与此问题有很大密切关系。通过对建筑设计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和分析研究,环境能力往往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2影响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因素

2.1指标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装配式建筑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技术能力、部品部件制约因素导致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无论项目类型、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均要求统一的装配指标衡量。例如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斜屋面板等预制成果不显著的建筑、构件采用预制方案,有的甚至在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的部位也进行预制,不仅失去了结构概念的设计理念,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且增加了建造成本和施工难度。

2.2平面设计不规则性

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基于设计建筑师和使用者经常提出的一些要求,建筑图与平面设计明显不同。如果根据整体平面设计和模具制造中可能存在的成本差异进行选择使用相应的非抗磨损切削处理工具,成本将可能会大大增加,这将不会使得所制造的整体结构的主要部件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地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基于上述因素,可以将非人工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施工特性进行联系整理,在现场及时进行施工。

3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的对策

3.1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撑,国家和地方标准形成合力。同时,充分考虑部品部件的供应资源、技术条件的成熟度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以满足建筑功能和需求为基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基础,灵活运用装配率指标的权重和内容,循序渐进地推动装配式目标和指标体系建立,保障装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发展。(2)改革创新监管机制。现行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相互割裂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应加强装配式建筑学习。重点强化公共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风险管理,必要时可采用政府购买方式,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质量监督。监督节点应注重时效,减少后置检查对项目生产、施工变更的影响。从管理模式、检测检验、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监管机制。(3)强化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成熟的技术体系和管理经验运用,做好行业示范引导工作。做好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3.2培养专业人才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在装配式设计行业发展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与高职院校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控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队伍素质,以便在专业人才的带动下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予以进一步优化。同时设计单位还可以将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需求告知给院校,使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以此达到双赢的目的。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在多方面予以控制,施工单位应从最初设计到后续设计完工形成一体化。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建筑设计人员指挥等给予科学合理地安排,提升整体施工建筑速度。为此,施工单位可以使用BIM技术,使其建立从设计、加工、吊装、维护等一体化管理措施,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长久稳定发展。

3.3构件设计

(1)构件尺寸模数协调设计。对于建筑物内部的厨房、卧室、客厅以及卫生间等功能单元来说,可根据模块协调的原则对相关的构件尺寸进行设计优化,以确保构件符合标准化设计要求。(2)钢筋笼设计技术。对构建的钢筋孔进行标准化设计时,要对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等统一协调到一起,构件标准化和单元化的钢筋笼,实现模块的标准化加工。(3)构件连接区域的标准化设计。整体协调构件标准化和节点后浇区域标准化,提出优先标准的节点区域标准化设计和形状优化,便于现场模板标准化。结合平面尺寸模型的协调要求和构件的尺寸模量,确定构件连接区域的标准化模量。(4)通常以沐浴、盆浴和洗浴为主要的标准化模块,对模数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通过相互组合对户型的要求进行满足,以达到卫生间标准化设计目的。

3.4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发展

若想确保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则务必要确保构件具备精准性以及可实施性,如此才利于确保之后拼装施工的有效开展。装配式建筑具备节能减排、便捷性较高以及工期较短等诸多优势,且对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也并非很高,为增强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效果,还需针对建筑设计的关键性内容,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开展提供安装方面的指导,这对于保障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效果,以及确保建筑质量等方面均具备显著的价值。具体来说,需贯彻少规格与多组合这一原则,尽可能缩减构件的数量以及类型等,确保构件在安装阶段的高效性运用。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革命,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作为建设工程的上游环节,对生产、施工环节的质量、成本、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合理政策引导、完善的技术体系、有效的监管措施,将复杂的工作在设计阶段予以充分考虑,在现场完成简单的装配,才可以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印国,林旭.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建材与装饰,2019(19):27–28.

[2]郑宏伟.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的分析及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4):116–117.

[3]董晶涛.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及其应用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77.

[4]杨闯,刘香.我国装配式住宅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2018,47(4):301–304.

[5]李颖,李峰,邹宇,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建筑技术,2019,47(4):305–309.

1129500520349

猜你喜欢
设计特点装配式建筑管理对策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
巴基斯坦火力发电厂投标阶段总图设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