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视角下的环境设计研究

2021-03-07 12:38马吟枫戚飞
艺术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环境设计要素

马吟枫 戚飞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环境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功能性的需求外,也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文章阐述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要素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总结设计心理学视角下的环境设计发展趋势,以期环境设计能够良好发展,营造出更美好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环境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0-04

0 引言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内设计主体与设计目标主体心理现象的学科[1],涉及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注重理论的贯通融会,解决现实存在的设计问题。2001年,我国的设计心理学主要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进行系统研究;2002—2007年,渐渐转向设计艺术领域人的心理与行为关系;如今,设计心理学的应用逐渐增多,优秀的设计师也不再仅仅注重创新,而是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出发,兼顾人们的心理需求[2]。

1 设计心理学对环境设计的意义

环境设计主要关注日常生活空间场所的设计,其出发点是人,需围绕人的活动和行为展开,更多地关注人在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及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顾全人的身心感受十分重要。无论是从设计师的角度着手设计,还是从场所中活动者的角度着手设计,都涉及心理学问题。

设计心理学则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感官刺激和认知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展开一系列实验,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分析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并以此为环境设计的实践提供积极指导[2]。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应用设计心理学理论对环境进行适当改造,是解决人类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2 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要素中的具体应用

2.1 空间设计

2.1.1 尺度

在对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是对尺度的把控,过于拥挤和过于空旷的场所都不适合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确定空间尺度时,需要注意营造人在其中的领域感。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对人和动物进行观察后,得出领域空间这一概念。领域空间是群体和个人专有、控制的空间[3]。对于领域空间的维护和防卫来源于人的本能,也会受到所处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合理限定领域空间,就会导致人们的行为与活动混乱,造成冲突、破坏。通常情况下,拥挤的环境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人往往更倾向于把问题归因于拥挤;而过于空旷的环境则会给人带来孤独感和焦虑感,同样会给生活于其中的人带来不适。

从整体环境的尺度看,选取空间尺度时一般会引入D(高度)/H(间距)这一数值进行判断,D/H=1~3是常见数值。当D/H>4时,相互之间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小了,相当于走廊那样的连接体所希望的二者之间的距离[4]。

从人们日常的活动尺度看,霍尔将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四种。

第一种,亲密距离。0~0.45米,是人们与密切联系的人之间的距离,如家人、夫妻、密友等。

第二种,私人距离。0.45~1.4米,是一种介于家庭和亲密朋友之间的社交距离,家庭晚宴餐桌上的距离就在此范围内。

第三种,社交距离。1.3~3.75米,是一种发生在泛泛之交关系中的距离,如与同事一同工作、面试等。

第四种,公共距离。3.75米及以上,用于單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的这样一些较为拘谨场合的距离。

2.1.2 纵向高差与空间

高度差的变化能区分空间,并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使整个空间的节奏富于变化,对纵向高度进行设计可以避免环境过于平坦而索然无味。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性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看,人们偏好可一览无余且能够为自身提供一定庇护的场所。在不同纵向高度的台面上选择性添加墙体,即可形成开敞型、半开敞型、半封闭型和封闭型空间,而诸如此类的围合空间具有私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隐私,并给人带来安全感。此外,高差变化造就了上升空间与下沉空间。如多层台地的环境中,登上一个较高的台层,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方位感。同时,上升空间周围通常没有阻碍视线的空间隔断,视线可以自由延伸至远处。而进入一个较低的台层时就处于下沉空间,其周边通常会有围栏类的遮蔽物,并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例如,同济原作设计室的苏州河畔改造项目——樱花谷(见图1、图2),通过合理组合搭配斜坡、台阶、不同水平面的平坦台层、景观微地形等,将人们的视角打开,当地居民能够在不同高度游览赏玩,同时滨水能够确保视野开阔不阻隔观水视线。它保留了原有倒班房的结构,将隔墙打开,置入较大体量的下沉空间,做出全新的具有多个空间层次的亲水活动空间,受到了当地居民的青睐。

2.1.3 空间序列

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效果,在达成构建目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合理的空间顺序与布局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空间的安排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一是直接展示环境的全貌,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有控制地去给人看,进而产生一种期待。建筑环境的故事感和叙事感也可以通过空间的安排得以增强。如古埃及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见图3),进入神庙之前要从较窄的长阶梯登上两个更高的台层,视野逐渐开阔,以狭长的交通空间衬托出神庙内部空间的开阔,渲染神圣的气氛,展现了神庙的宏伟,使人心生敬畏。

2.2 动线设计

流通性作为空间属性的根本特征,能够赋予静态空间动的形态与效果,为固定空间呈现多种形式以及丰富空间内容提供了可能。为使空间流动感增强,通常依靠动态的、有方向性的线形,从而创造出一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整体空间效果。空间的动线主要包括交通动线、视觉导视以及装饰形式等[5]。

2.2.1 交通动线

交通动线是切实存在的流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墙体或景观小品暗示的有较为明显界限的主要道路;二是无明显界限的任人自由选择道路的交通空间。因地制宜地将上述不同空间衔接起来,人在动线中运动,进入不同空间,情绪也会随之变化。

2.2.2 视觉导视

视觉导视是空间中无形的流线。导视系统的存在提示人们到达一个新的场所或进入一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主要通过排版样式、符号设计向人们传达信息。符号的选择与设计对导视系统至关重要。根据格式塔知觉理论,越简洁的图案越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同时在进行符号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影响下的审美观念和各地域文化中的图形符号内涵。

2.3 声光设计

2.3.1 光照

视觉是由光线穿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画面,最后传给大脑形成的。因此,光对人的视觉具有比较关键的作用。相比冷白光源,暖白光源下人们的情绪状态更好,更乐意沟通合作。

视觉明度主要由人眼适应状态和光的强度两个因素决定。物体与背景环境的亮度对比过大时就会产生“眩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眼的判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保证光的色相、饱和度之后,也需要注意光的强度不能过高或过低。缺乏日光或者照明会导致眼睛疲劳、头痛和季节性情感障碍[6]。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看,日光照明与室内照明的条件会影响社交频率和社交意愿。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中,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在过亮的环境中,人会缺乏安全感,易出现争吵行为。

2.3.2 声音

声音是非常细小且微妙的因素,与光线一样,对声音大小的设置需要在阈值内精心安排,从而给人最好的感官体验。而它同样可以向人传递信息,引发联想或唤起过去的记忆。在出现噪声使人烦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在节点处增加拟态的乐声或白噪声,从而减轻噪声对人的影响,创造出一种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

2.4 其他方面的设计

2.4.1 材料搭配

物质与场所总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7]。材料的质感关乎触觉体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竹、木、纸、石、瓷、瓦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质感,或粗糙,或细腻,视觉上通过自身的肌理传达出来,而触觉上用手抚摸和用脚踩踏便可直接感受到。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不少新型材料,如膜、纤维等等。

在建造方面,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建造时可以利用其特性,通过堆叠、编织、粒子化等方式,组织几何式或自然有机形式的空间,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效果。

如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见图4、图5),外部表皮采用菱形排布的钢筋网格搭配当地烧制的瓦片,形成粗放的效果。瓦片较大(单片尺寸23×30cm),在远处仍然可以较明显地看出墙面肌理。瓦片颜色不均匀,各瓦片间存在色差。质感较为粗糙,质朴自然,好似大地的延伸,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

2.4.2 植物配置

在景观植物配置时要遵循生态与美学相统一的造景原则。在组合的时候,尽量做到四季有花,可以将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相搭配,使各种植物组合能够体现季节的序列和时间的变化。考虑到水土等环境因素,尊重种间关系,可以选取当地独有的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植物景观,打造出节奏韵律、空间层次、色彩季相富于变化的植物组合景观。绿篱植物修剪后形成的景观墙也可以作为分割和引导空间的一种手段。

2.4.3 水体营造

水在环境设计中是流动的要素。静水景观如水池、湖面等具有恬静的水镜面效果,它们在一定的D/H数值区间内可以反射周围景色;而跌水、涌泉等动水景观可以使整个环境活跃起来。在狭长或封闭的空间,可以用水镜面效果营造镜像形成的虚拟空间,从而达到扩展空间的效果。如苏州博物馆平静开阔的池塘(见图6),倒映着蓝天、树木、灰顶白墙的建筑和围墙,延伸了纵向空间,色调清新雅致,给人一种空灵清透之感。

3 设计心理学视角下的环境设计发展趋势

3.1 关照细节并挖掘潜在需求

设计必须符合意愿、满足需要。解决了较低层级的需要之后,应该考虑如何逐步满足较高层级的心理需求。首先,较高层级的安全需要主要有私密性需求、舒适性需求、归属感需求。私密性需求要求在开放的公共空间,可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从而满足人们对私密性的需要,这是在未来的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舒适性需求则是多因素造成的,包括功能上的便利、生理上的平和、心理上的安逸等。归属感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各个要素细微之处的处理中。归属感是指人们对本地或人群的喜爱、依恋、关怀、认同等心理感受[8],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一定程度上能在放松自我的同时缓解心理上的压力,给人带来好似在自己家中的感觉。

这些心理需求通过对各个要素细微之处的处理均可以实现。

除此之外,明确环境中的个体是谁、其个性化的特征和喜好,在这之后寻找并满足个体不易发觉却存在的潜在需要,这要求设计师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挖掘,并在设计中通过细节处理满足相应的需要。

3.2 创造多维感官的美好体验

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精神体验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多维感官体验的营造可以避免环境枯燥无聊。体验式设计的出现和流行,正是因为其在交互时充分调动了人的各个感官。

诺曼提出,记忆残留于多个“感受-意识”体系毗邻的体系之中,所以其占有能量能够很快从内部延续到这一体系的元素身上。记忆被重新激活时,占有能量依然被保留在记忆体系之中[9]。例如,谈及大海和天空,尽管个人的感受不同,但都会有开阔宽广的印象。而采用的感官刺激方式能否使人产生共鸣,使人们自发地与记忆中的美好事物产生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3.3 充分关注环境中的各类交互人群

随着科技产品和设施数量的增加,老年人陷入尴尬境地。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功能的多样化,却时常忽略功能的实效性。以部分品牌的多功能洗衣机为例,在其操作面板上,过分超前或使用度不高的功能在設计时与个别常用的功能并列,更有甚者打乱排序,致使真正经常使用的功能被厂商全部展现在交互界面,导致使用者眼花缭乱,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的设计是致命的。功能是否真正地照顾到了每个使用者并带来便利,这是设计者需要反思的问题。

以往,我们身边的大多数设计总会遗忘少数群体,如残障人士、老人和孩子等弱势群体,缺乏对不同人群的包容和关怀。公共空间是开放的,除了考虑大众心理,进而使设计得以提升大多数人交往活动的频率,在未来的环境设计中也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群体,让空间设施被广泛使用,尽可能照顾到环境中不同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对少数但存在的个体进行心理肖像的描绘。残障人士内心通常比较敏感,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其与环境沟通和控制环境的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要求较高;老年人生理上感觉系统的退化,导致他们的信息接收和环境感知能力较弱,非常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

3.4 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和个体的情绪

环境精神层面的建设需要丰富文化内涵,但这并不意味着承载的内涵信息越多越好。环境信息负荷过高或过低且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往往会导致压力的产生。在当今较快的生活节奏之下,过滤掉无用的、不必要的信息刺激,对设计元素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反而能使人们在精神层面得到放松。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认同是与他人情感联系的最初表现[10]。人地交互也是同理,人们愿意长期停留在所处环境中,首先会对环境的构建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可,之后才会考虑再次造访此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与场地形成了情感联系。

因此,规划设计时也应着重考虑场地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构思,体现本地文化特色,采用本地特色材料,与地域环境相融合,彰显出独特的文化精神,避免设计在思想内涵上造成精神缺失,兼顾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

4 结语

未来对环境的规划设计以及对环境场所的评判,应侧重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满足生理需求。环境应该是使人回归自然且具有归属感的场所,而不是将人从自然中孤立或剥离出去。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处理环境设计的各要素时能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着手考虑,关注人们的情绪情感和精神世界,并顾全环境中的每一个参与者,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李嘉婕,刘恒.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以成都麓湖云朵乐园为例[J].艺术科技,2021,34(14):36-37.

[2] 张萌.城市色彩对不同时期文化氛围的影响:以青岛老城区为例[J].艺术科技,2021,34(17):39-41,57.

[3] 闵瑶.中国绘画艺术的“雅俗”之辩[J].艺术科技,2021,34(7):139-140.

[4] 倪茂栋,于淼.地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21(7):199-200.

[5] 李嘉婕,李雪莲.中国三大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与植物造景研究[J].艺术科技,2021,34(9):20-21.

[6] 唐明,曹磊.传统鱼拓艺术运用于文创产品的前景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5):60-61.

[7] 沈梦婷,曹磊.雅俗共赏下的古今园林之美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94-95.

[8] 武泽明,刘云.交互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J].艺术科技,2021,34(14):28-29.

[9] 武泽明,邵森.南京林业大学二村休息区植物造景分析[J].艺术科技,2021,34(7):49-50.

[10] 刘云.论木材纹理在艺术图案中的设计与应用[J].艺术科技,2021,34(7):41-42.

作者简介:马吟枫(200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戚飞(1982—),男,江苏镇江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实验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心理学环境设计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平面艺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
浅析情感化设计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