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西班与黄体酮阴道栓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03-07 03:10庄丽娟叶明珠陈文群卓仙娣高宾宾黄秀敏
北方药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体酮先兆阿托

庄丽娟,叶明珠,冯 骁,陈文群,卓仙娣,高宾宾,黄秀敏*

(1.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福建 厦门 361000;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福建 厦门 361000)

先兆早产是妇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炎性反应、内分泌因素、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先兆早产患者停经后虽然妊娠反应呈阳性,但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并可伴有下腹痛和下坠感等。现阶段临床针对先兆早产多采用药物治疗,如阿托西班的临床应用就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临床症状[1]。但长期研究表明,单独应用阿托西班的临床效果存在局限性,部分产妇妊娠结局仍旧较差,故可考虑联合其他药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产妇妊娠结局[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阿托西班与黄体酮阴道栓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选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年龄24~37岁,平均(30.08±3.22)岁;孕次0~3次,平均(1.74±0.21)次;孕周24~33周,平均(29.48±3.01)周。对照组年龄25~38岁,平均(30.23±3.17)岁;孕次0~4次,平均(1.81±0.23)次;孕周23~32周,平均(29.54±3.05)周。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符合《妇产科学》[3]先兆早产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知晓本研究进展,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孕周<24周或>33周者;②>30孕周的胎膜早破者;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及胎心异常者;④合并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者;⑤多项重要器官处于危机状态者;⑥对本研究所采用治疗药物存在严重过敏反应者;⑦病例资料缺失或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完成后续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采用阿托西班(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57;规格0.9mL∶6.75mg)治疗,首次取量6.75mg进行静脉推注治疗,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取7.5mg/mL高剂量稀释后的阿托西班静脉滴注3h,后使用5mg低剂量阿托西班注射液与葡萄糖溶液500mL混合,静脉滴注45h。观察组采用阿托西班与黄体酮阴道栓(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307;规格25mg×14s)联合治疗,其中阿托西班治疗方式及用药剂量与对照组无异,黄体酮阴道栓每次取量100mg,间隔12h治疗1次,连续用药至患者孕33周。两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均需对其机体异常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其不良反应征兆。

1.4 观察项目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患者治疗后疼痛、宫缩等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进行疗效评价[4]。显效: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妊娠期间无风险事件发生;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妊娠期间存在部分不良事件,但仍可继续妊娠;无效:各项临床症状无改善形势或愈发严重,无法继续妊娠。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包括流产、早产、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畸形等。③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高热头痛、过敏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两组流产率与早产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流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略高于对照组的10.71%,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研究认为,孕妇分娩孕周与新生儿结局及其死亡风险有密切联系,对于早产儿,即使其早产后存活,自身也多存在一些先天性疾病[5],因此针对先兆早产患者,拟定一系列治疗效果预防其早产情况发生,改善其预后结局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针对先兆早产多采用阿托西班治疗,该药物可一定程度上调节宫缩受体,同时还对钙离子移动产生阻碍作用,进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避免异常宫缩情况发生。尽管阿托西班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宫缩症状难以抑制,导致早产情况发生,故可考虑采用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加强宫缩抑制效果,最终控制产妇妊娠周期,避免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本研究将阿托西班与黄体酮阴道栓联合应用于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可更加有效的改善产妇临床症状,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所采用的黄体酮本身属于一种类固醇激素,对子宫内膜增生期至分泌期的转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黄体酮还能缓解子宫应激反应发生,加强宫缩抑制,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流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项结果说明联合用药治疗模式对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有重要价值。黄体酮能改善胚胎生长、发育环境,延长孕期,保证胎儿拥有充足的发育时间,进而避免发育时间过短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发生。研究认为,孕产妇长期应用黄体酮进行治疗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发生,最终甚至增加其妊娠风险[6]。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风险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联合用药并不会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推测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严格控制黄体酮用量有关。临床针对先兆早产患者采用黄体酮治疗时,对其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进行细致观察与评估,进而划分不同时间点使用相应的黄体酮剂量,在保证临床疗效提升的同时控制其不良反应风险,最终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促使其妊娠结局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先兆早产患者采用阿托西班联合黄体酮阴道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妊娠结局明显改善,联合用药风险较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黄体酮先兆阿托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整体性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