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精选

2021-03-07 12:03刘晶晶
无损检测 2021年1期
关键词:石墨电极发明人申请号

以下专利检索自“专利检索及分析网”,网址:http:∥pps-system.cnipa.gov.cn/sipopublicsearch/portal/uiIndex.shtml

基于微波波段反射特性的复合绝缘子缺陷无损检测系统

申请号:CN201710655231.X

申请日:2017.08.03

公开(公告)号:CN1072386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IPC分类号:G01N22/02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发明人:伏祥运;梅红伟;黄 河;陈 洁;李 红; 高 赫;刘 明;赵晨龙;朱立位;王黎明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波段反射特性的复合绝缘子缺陷无损检测系统,系统包括飞秒激光源、导波装置、交换端口、录波器和数据分析模块;飞秒激光源用于产生检测信号;导波装置用于连接飞秒激光源与交换端口;交换端口包括对微波波段信号具有双向通透性的分波镜面,用于分离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对入射信号及反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模拟计算出复合绝缘子在被测点的基本情况,从而进行缺陷判定。本发明采用新的复合绝缘子缺陷检测方式,能有效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的缺陷。

一种水浸式超声检测用储罐底板腐蚀评价实验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CN201710226497.2

申请日:2017.04.09

公开(公告)号:CN10712149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IPC分类号:G01N29/06;G01N29/44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焦敬品;成 全;何存富;吴 斌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浸式超声检测用储罐底板腐蚀评价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以水浸式超声扫描系统为基础,搭建水浸式超声检测腐蚀评价系统;分别设定激励信号和接收信号相应参数,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时域波形信号对相应激励和接收信号参数进行微调;完成好参数设定以及选定检测条件后,对检测试件进行水浸式超声扫描,并存储检测数据。根据超声检测得到的板状试件特征值数据,计算区域分割阈值及标准等级对应特征值;分别计算每个位置点的特征值与标准等级的差异度,对每个位置点的腐蚀等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际工况要求,确定腐蚀面积及深度的权重比,计算出整个试件的腐蚀等级,实现对于板结构试件的腐蚀等级评价。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

申请号:CN201611068836.0

申请日:2016.11.29

公开(公告)号:CN10670711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IPC分类号:G01R31/12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白 晗;孙克强;罗保中;杨 涛;李 林

摘要: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属于带电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本发明包括主机外壳、高频电流互感器、校准脉冲发生器、40KHz超声传感器、150KHz超声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上位机和声电一体式传感器,其结构要点主机外壳上设置有通道信号输入端口、电源开关、蓄电池充电口、主机外壳接地旋钮和供电输出口;所述通道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电信号端口、第二电信号端口、第三电信号端口、第四电信号端口、第一光信号端口、第二光信号端口。

一种基于脉冲超声全息的复合材料缺陷判别方法

申请号:CN201611019188.X

申请日:2016.11.18

公开(公告)号:CN10677067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IPC分类号:G01N29/07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刘菲菲;刘松平;傅天航

摘要: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脉冲超声全息的复合材料缺陷判别方法。本发明方法基于单周超声脉冲波信号与被检测复合材料相互作用,形成的反射单周超声脉冲波信号的幅值、相位及声程等全信息进行缺陷及其性质的判别,进行检出缺陷的定深,采用超声RF方式记录与显示检测信号,超声换能器与被检测复合材料之间采用软膜接触湿耦合,超声换能器的频率210MHz之间,检测厚度范围为0.2~20mm。实际检测效果表明,显著减少了复合材料超声检测中的缺陷误判和漏判,大大提高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的可靠性和缺陷判别的准确性。

基于涡流反射与透射的无损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610649995.3

申请日:2016.08.08

公开(公告)号:CN10644271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IPC分类号:G01N27/90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发明人:周德强;潘 萌;陈德文;赵 健;杜 阳;常 详;李 可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流反射与透射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方法利用常规涡流的反射作用和远场涡流的透射作用对铁磁性试件的表面缺陷和深层缺陷同时进行检测,用于识别表面与内部缺陷且能定量分析,有效解决了单纯远场涡流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区分铁磁性试件内外缺陷,而常规涡流不能解决深层缺陷检测问题。检测过程中,当涡流传感器沿试件表面移动时,激励线圈对试件进行饱和磁化,同轴检测线圈用于检测试件表面缺陷,激励线圈外的磁屏蔽罩将直接耦合信号屏蔽,远场涡流检测线圈所拾取的为表面和深层缺陷信号。后续的信号进入锁相放大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由数据采集卡采集处理后的信号在PC机显示,实现铁磁性试件内外缺陷的分类识别与定量分析。

用于电导率评估的磁耦合

申请号:CN201510501175.5

申请日:2015.08.14

公开(公告)号:CN10537249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IPC分类号:G01R27/02

申请(专利权)人:波音公司

发明人:D·K·达波尔斯特因;A·M·罗柏;A·M·布朗

摘要:本申请涉及用于电导率评估的磁耦合,本申请公开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被测的复合材料结构(SUT)。发射线圈由在多个频率上的RF信号来驱动,从而使发射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通过穿过SUT磁耦合在接收线圈中感应电压。接收线圈上的电压被测量,并且根据该电压产生由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SUT引起的RF信号的衰减的测量值。而且SUT的有效导电率根据衰减的测量值被计算。

一种基于涡流信号特征的热交换管缺陷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511023309.3

申请日:2015.12.30

公开(公告)号:CN10693246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IPC分类号:G01N27/90

申请(专利权)人: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冯美名;谢 航;廖述圣;韩 捷;黄晓锋;祁 攀

摘要: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涡流信号特征的热交换管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各类涡流信号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形成特征库;将上述信号特征组合形成缺陷识别规则;读入传热管涡流检测数据,进行涡流信号归一化与信号标定;对结构进行定位;按照上步结构定位结果,将整根传热管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区域和自由区域;依据每一类缺陷识别规则包括的规则单元,对信号进行测量并匹配其特征范围,当某类缺陷识别规则中包括的所有规则单元都匹配成功,则发现某类缺陷;历史数据比对分析;全自动分析流程:重复步骤三到步骤七,直到完成整个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检测工作。本发明在满足涡流检测需求同时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和检测时间。

曲面构件R角区域的缺陷无损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610115018.5

申请日:2016.03.01

公开(公告)号:CN10714463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IPC分类号:G01N29/04;G01N29/24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发明人:蔡桂喜;张 博;李经明;张 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曲面构件R角区域的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基于超声波检测原理,通过建立具有不同超声波入射角度装置并用于检测曲面构件R角区域的缺陷,通过本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R角区域的缺陷,取得了很好的缺陷无损检测效果。

一种用于双能X射线CT的方法和系统

申请号:CN201610304724.4

申请日:2016.05.10

公开(公告)号:CN107356615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IPC分类号:G01N23/046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 亮;陈志强;康克军;张 丽;赵自然;邢宇翔;李荐民;李玉兰;赵 眺

摘要: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能X射线CT的方法和系统。在该方法中,保留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效应例如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而把其他的效应例如光电效应的影响剔除,从而提高材料分解的精度。该发明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消除现有双能CT(无论keV低能或MeV高能)方法在材料分解过程中直接选择两种效应公式计算原子序数Z带来的误差,大大提高双能CT材料分解和识别的准确性,对于临床医疗、安检、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轻便型储罐底板漏磁检测装置

申请号:CN201610407360.2

申请日:2016.06.12

公开(公告)号:CN10749061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IPC分类号:G01N27/83

申请(专利权)人:西红柿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发明人:卢永雄;阮 鸥;吴路明

摘要:本发明适用于无损检测领域,提供一种轻便型储罐底板漏磁检测装置,包括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安装有负载驱动轮和支撑轮,所述车体框架前端还安装有前挡板,所述车体框架上还设置用于驱动所述负载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系统,所述车体框架斜向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还安装有工控计算机,所述车体框架底部还设置有漏磁检测系统,所述漏磁检测系统紧位于所述负载驱动轮后方,并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工控计算机。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提供了一种轻便、方便搬运和操作,容易调头,并且缩短了端头漏磁检测盲区的方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漏检区域。

一种石墨电极及其接头抗折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710060389.2

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公告)号:CN10690830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IPC分类号:G01N3/00;G01N9/02;G01N27/02;G01N29/07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炭素有限公司

发明人:崔国伟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损检测的石墨电极及其接头的抗折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检测石墨电极及其接头的几何参数计算体积密度、检测电阻率和超声波声速,从而计算获得石墨电极及其接头的抗折强度,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石墨电极或石墨电极接头的体积密度;2)测量电阻率;3)测量超声波声速;4)由公式计算石墨电极或石墨电极接头的抗折强度。能够通过体积密度、真密度、电阻率和超声波声速计算石墨电极及其接头的抗折强度,满足无损检测石墨电极及其接头抗折强度的需要,准确检测石墨电极及其接头的抗折强度,降低石墨电极在使用中的事故率,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反射原理的复合材料泡沫结构超声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510462938.X

申请日:2015.07.31

公开(公告)号:CN1049773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IPC分类号:G01N29/04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刘松平;刘菲菲;李乐刚;傅天航

摘要: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反射原理的复合材料泡沫结构超声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宽带窄脉冲波在复合材料泡沫结构中形成的超声回波,通过构建超声波在复合材料泡沫结构中的传递函数,建立超声回波与复合材料泡沫结构不同部位缺陷的数理关系,进行缺陷判别和超声检测;可选择不同类型、大小和频率的宽带窄脉冲超声波,采用超声反射检测方法,实现不同复合材料泡沫结构的超声检测。实际检测效果表明,显著地提高了复合材料泡沫结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及检测能力,可准确检出蒙皮、蒙皮/泡沫胶接区的缺陷和结合情况,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表面检测盲区可达0.13 mm,检测灵敏度可φ3 mm。

大型回转体超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2010245793.9

申请日:2020.03.31

公开(公告)号:CN11130795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IPC分类号:G01N29/22;G01N29/265;G01N29/06

申请(专利权)人:奥瑞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何春林;李 根;曹伟略;崔宇飞;苗 震

摘要:本发明涉及大型回转体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大型回转体超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大型回转体超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大型回转体超声检测方法,驱动机构驱动检测机构沿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以及C轴运动,再由驱动机构驱动检测机构沿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步进设定距离,完成对回转体周面的检测;驱动机构驱动检测机构沿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以及C轴运动,再由驱动机构驱动检测机构沿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或Y轴步进设定距离,完成对回转体端面的检测。实现了对回转体的周面和端面的全覆盖自动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旅行时层析成像和逆时偏移成像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710565844.4

申请日:2017.07.12

公开(公告)号:CN10735667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IPC分类号:G01N29/06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发明人:刘 海;夏蕙琰;庄明伟;龙志军;韩 峰;柳清伙

摘要: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旅行时层析成像和逆时偏移成像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包括采用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取待测结构断面内的超声波速度分布,将其作为逆时偏移成像的初始速度模型,再采用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待测结构内部缺陷进行成像。本发明可对混凝土内部空洞和钢管混凝土剥离等缺陷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从而获取它们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等信息,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分步筛选有效信号的曲面结构缺陷全聚焦成像方法

申请号:CN202010164294.7

申请日:2020.03.11

公开(公告)号:CN111239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IPC分类号:G01N29/04;G01N29/44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金士杰;林 莉;牛洪涛;杨会敏;周炜璐;张晓峰;张东辉;廖静瑜;雷明凯

摘要:一种分步筛选有效信号的曲面结构缺陷全聚焦成像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仪、计算机和线性阵列相控阵探头组成的检测系统,采取水浸耦合方式采集曲面工件全矩阵数据。设置合理阈值进行第一次有效信号筛选,利用全聚焦实现曲面轮廓成像,并获取曲面轮廓位置信息。提高阈值范围,对第一次筛选出的有效信号进行第二次筛选,根据曲面轮廓信息和费马原理计算声束在水和待测工件中的传播路径,并利用全聚焦方法进行内部缺陷成像,实现缺陷定量。本方法能够大幅减少曲面结构缺陷成像中的冗余信号,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能够保证成像质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石墨电极发明人申请号
一种积木玩具信号传感器的新用法及积木玩具遥控器
石墨电极表面HfC涂层的制备与耐烧蚀性能
发明人角色识别及二元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社会资本视角的解释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浅谈高温抗氧化涂料在LF炉石墨电极的应用
一种微动位移传感器
一种汽车传感器用组合式PCB电路板
浅析发明人(或设计人)变更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制浆造纸化学品相关专利申请与公开信息
摇摆撞击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