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3-07 14:45相馨史曙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疫情

相馨 史曙生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前言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控最难的一次大规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不同行业的工作者纷纷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体育产业的工作者也不例外,疫情终将会成为过去式,思考怎样应对新冠疫情给体育产业带来的冲击,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路径将会产生怎样的新形势,是体育产业以及广大学者目前的研究重点。

1、新冠疫情爆发时期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冲击大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冲击,且对第三产业的冲击持续时间最长,具体体现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赛事、体育消费、体育文化等方面,其中有消极层面,也有因疫情而为体育产业带来各种转机和发展新形势的积极层面。

1.1、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疫情期间不能复工使一些以仿冒各类品牌为主,人员储备、资金储存、抗风险等方面上能力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濒临破产;运动品牌线下门店关停,收益甚至出现负增长趋势,间接导致了失业率增加;消费形式转为线上,使得大量门店库存问题严重。另外,我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贸易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大影响。随着世界各国疫情的相继爆发,各国纷纷对中国的入境货物采取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

1.2、对体育赛事与传媒的影响

受疫情的影响,全球多项体育赛事纷纷宣布取消或延期举行,全球体育赛事基本停摆。据日媒的报道:东京奥运会推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8亿美元,这些损失仅是奥运会本身的损失和推迟一年造成的财政损耗。可见,如今的体育赛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方面的利益者联系密切,而疫情对体育赛事带来的是整个赛事产业链上的影响。疫情导致的整体赛事变化将对整个体育赛事圈进行产业革新,对于体育产业来讲并非全是一件坏事。

1.3、对体育场馆、旅游等服务业的影响

疫情期间停工停业,催生了体育服务行业的消费结构变化。疫情来临后体育培训业的承办和训练地点都转为了线上,这给行业带来了难度大、进度慢、空间狭小等困难。控制人流量也导致了体育旅游行业受损,2020年全年我国旅游总人次及收入将较上年有所减少,由此可以推断,体育旅游业总收入也将会随之减少。同时疫情期间行业内还面临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无法销售、大型企业产品创新、质量无法及时提高、体育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等重重困难。

2、体育产业迎来转机

2.1、大众对于体育健康的认知转变

疫情的发展使大众开始主动地思考和认知身体健康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以及体育锻炼对于预防疾病的作用,使得在后疫情时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体育成为生命健康的重要载体,由此引发了“居家健身潮”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疾病来临时拥有强健的体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病毒的入侵,这也为后疫情时代体育和健康的紧密联系奠定基础。“以体育人”是后疫情时代价值的着力点,让群众了解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是体育本体意义的目标转向。

2.2、促进线上线下的产业融合

2020年1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各企业抓住了群众的自主锻炼意识有所加强的这一时机,各种新形势的体育锻炼、售卖运动服饰和器械、体育辅导的APP纷纷上线,线上的商品流通使电商成为销售的新业态,体育文化交流等会议也运用了线上模式来保证文化的正常沟通交流。互联网的发展使体育与科技相融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线下消费模式,形成了新的“线上+线下”的发展趋势,为体育服务行业带来了新模式和新转机。

2.3、业务创新推动营销与商业之间新平衡

体育产业是能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将会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有较强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5月16日,德甲重启赛场,PP体育联合苏宁易购为球迷准备了一场以甲德开赛为主体的直播福利,球迷感受颇为良好,预示着整个产业链的激活。赛事重启将加速体育产业升级,着眼于以“三新经济”的新产业正加速成长,通过多场景的营销为合作伙伴赋能,实现体育商业上中下游全面的价值释放,助力体育产业进入精细化、专业化运营新阶段。

3、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应对

3.1、疫情后体育消费和需求将会呈现短期“报复性”增加

有学者认为疫情期间的消费抑制在疫情结束后很大程度上会出现短期爆发性增长。其一,健康类APP会更加火爆且迎来新的机遇,居家运动让体育企业看到了新的可开发商机,实现体育活动与科技技术有机结合;其二,体育赛事以及体育培训系统开发将会有所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有所增加,企业内部营销策略将会随之调整;其三,虽然疫情对体育旅游业影响较大,但我国现期基本已经恢复正常水平,而国外短期内难以恢复,如果能够在空闲期掌握消费趋势开辟新的消费空间,提升行业自身实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就能够在疫情时代重振体育旅游行业。

3.2、疫情后体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疫情来临后最先被淘汰的是运营不规范的中小型体育企业。而长期以来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将会在疫情中稳固发展,提早布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向着高质量高要求方向发展。也有调查显示,家用健身器材在疫情期间需求量大增,近些年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比重逐渐增长,但一直秉持着绝不花钱的观念。疫情到来,居家隔离让部分人耐不住锻炼的冲动,在网上购买了家用健身器材。这种群众对于体育锻炼观念以及行为的转变,为加速市场和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转机。

3.3、提高体育产业数字化科技化发展

技术所产生的“体育产品”,可将隐藏在背后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进行转化。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和智能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体育消费服务,“三新经济”不断增长,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看出,体育产业将通过数据收集与整合、信息挖掘与分析,来实现体育产业的数据共享和价值创造与创新。数字化技术成为体育产业的新型推动力,疫情使体育产业加快科技创造和转型,加快企业的跨界融合、体育内容的更新、产业的升级助力和对群众体育消费需求进一步满足,让体育消费模式出现多元化融合。

4、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思路

4.1、加强财政补贴力度

2020年4月4日,美国发布了一项重要措施“小企业薪酬保护计划”用以帮助小型企业度过疫情难关,SBA关于审查项目统计数据的新闻文稿中写道:所有类型和行业的小型企业都受益与这一计划,可见这一项目对于小企业是可行的。我国政府也可效仿美国这个项目,对小型体育企业加强一定的财政补贴力度,缓解其面临的资金压力有助于激发产业的活力和价值,对员工采取适当地住房补贴以及补助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但同时,相关的监管机构也要注意监测资金的流向。

4.2、鼓励制定数字经济规章制度,拓宽发展路径

2016年通过《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疫情期间,在疫情防控、维持市场秩序、会议等多方面体现出了数字政府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政府加强体育领域内宏观调控、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以此来推进体育产业的数据共享和全面发展。但同时数据的安全问题依靠于数字经济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相关政府及部门应针对数字经济,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其在体育领域内的功能和价值最大化。

4.3、建立体育产业的防控风险机制

此次的疫情为体育产业打下了警钟,同时暴露出了体育产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可控因素时,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抵抗风险的能力稍弱的特点。因此,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疫情前中后其的工作进行对比总结,做好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内的抗风险能力,是体育产业能够长远发展的重点。对产业内的后续发展进行实时跟进调查,是为后期体育产业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5、结论

疫情的到来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危机,然而疫情终将会过去,我们不仅要看到疫情带来的机遇,也要看到其为体育产业带来的挑战。而无论产业内的挑战有多严峻,都是将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道路上,要认识到走向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是体育产业内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疫情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