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起成长

2021-03-08 14:27彭未风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市级编程社团

彭未风

理科生干文科生的工作可能不太让人意外,那么文科生能胜任偏理科的工作吗?北辰区宜兴埠第一小学语文教师林童楠就遇到了这个难题。3年前,她接到了担任学校科技辅导员的任务,作为天津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她愣是凭着较真劲儿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自学了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控,在学校设备空白、学生零基础的情况下,零起步开展科技活动,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科技的种子。

林童楠坦承,接到担任学校兼职科技辅导员的新任务时,她的确有些懵,因为她从高二选择文科开始,已经8年没有再接触物理、化学这些内容,对于操作无人机、机器人、船模,她完全陌生。更令她有压力的是,还要组建校级科技社团。当时已经开学一个多月,其他校级社团早在开学初就组建完毕。科技社团的首批团员能力一般,他们甚至连电脑开机、关机都不会。由于学校此前并没有开展过科技类的社团活动,设备十分缺乏。校长阚世霞透露,当时学校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所以就把组建科技社团的担子交给了林童楠,“她是党员,干活一股子较真劲儿,我相信她。”

面对自己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林童楠一上来就选择“死磕”的方式自我提升。第一次参加北辰區“一珠中的”科技竞赛,启动大会上,工作人员介绍规则时,尽管林童楠非常努力地听,材料上的每个字也都认识,可就是搞不明白赛事的主题。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合适的制作方法,林童楠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她对组委会展示的模型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拍摄,回到学校后反复观看,查阅资料,最终弄明白了竞赛比拼的关键点。就这样边学边干,林童楠带着5名学生晋级了市级竞赛。后来的机器人编程比赛,林童楠依然硬着头皮直接上,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学会了机器人编程,自嘲那一周“头都快挠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林童楠成为同事眼中的“科技人才”。

设备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保证。3年来,除了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外,林童楠像“财迷”一样抓住各种机会为社团争取设备。除学校挤出有限的经费采购了3架无人机外,依靠找上级单位争取、找企业赞助、参赛分配等各种办法,林童楠给学校科技社团争取到了10套3D打印设备和3套机器人、8套船模、5套无人机等设备,社团规模日益壮大。

在学校零基础、个人非专业的情况下,林童楠把科技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在区级、市级比赛中获奖144次,最好的成绩是市级一等奖,这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巨大飞跃。林童楠说,宜兴埠第一小学的学生很多是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学生们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比较少。她希望带着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新生事物,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  左毓红)

猜你喜欢
市级编程社团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学编程,先画画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