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性义齿对全口无牙颌患者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和咀嚼功能的影响

2021-03-08 07:08任琼张艳靖秦爱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舒适感义齿稳定性

任琼, 张艳靖, 秦爱丽

(1 河南电力医院 口腔科, 河南 郑州450000;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种植科, 河南 郑州450052;3 河南省儿童医院 口腔科, 河南 郑州450000)

全口无牙颌好发于老年人群, 随着我国逐渐成为老龄人口大国, 全口无牙颌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 全口无牙颌患者失去牙齿所具有的咀嚼功能和美观功能, 因此其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1]。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的迅速发展, 全口无牙颌覆盖种植修复逐渐取代总义齿修复, 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自身机体健康等因素影响, 部分患者仍然选择全口总义齿修复方法, 对于吸附性义齿的修复方法尚未完全接受。 有关研究[2]显示, 由于全口无牙颌患者牙槽嵴日益萎缩, 显著加大了总义齿修复的难度。 吸附性义齿修复因其较好的舒适感、 较强的稳定性和显著的固位效果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全口无牙颌患者的治疗中。 本研究探讨吸附性义齿对全口无牙颌患者的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以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河南电力医院收治的70 例全口无牙颌患者。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全口无牙颌患者; ②在知情下参与; 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②合并严重慢性疾病者; ③语言表述不清晰者; 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 (应用传统义齿制作方法制作全口总义齿修复治疗) 和实验组 (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 每组均为35 例。实验组男22 例、 女13 例, 平均年龄为 (68.9 ± 2.2) 岁; 文化水平: 2 例本科及以上, 12 例大专或高中, 10 例初中, 11 例小学及以下。 对照组男24 例、 女11 例, 平均年龄为 (70.3 ±1.6) 岁; 文化水平: 1 例本科及以上, 13 例大专或高中, 11例初中, 10 例小学及以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义齿制作方法制作全口总义齿修复治疗, 方法: ①根据全口无牙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无牙颌托盘, 采用红色印模膏或藻酸印模2 次; 待印模干后取下, 画出基托边缘线, 修正上颌后堤区; ②采用石膏处理下颌隆突区域, 制作基托和蜡堤; ③佩戴颌架, 在蜡基托组织面调试藻酸印模材料, 使用石膏灌模, 完成义齿的制作。 实验组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方法, 具体操作: ①选择合适的无牙颌托盘, 采用藻酸盐二次取模法, 取模, 再灌模, 画线, 修整上颌后堤区, 再在硬腭区填充蜡; ②使用光固化树脂材料制作合适的托盘, 修整过长边缘; ③使用边缘整塑材料分段整塑托盘, 整塑上下唇颊区时需指导全口无牙颌患者做左右摆舌和伸出舌头等动作; ④在托盘上涂抹粘接剂, 修整印模, 完成制作; 修整终印模后制作恒基托, 保证基托在口腔内的稳定性且具有一定吸附力; ⑤指导全口无牙颌患者取坐位, 两眼直视前方, 在放松状态下测量颌位高度; ⑥制作上下颌蜡堤, 明确咬合垂直距离和颌位之间关系, 叮嘱全口无牙颌患者做反复吞咽动作或者上下嘴唇抿唇动作, 促使下颌位回归到正中颌位; ⑦固定颌位关系, 试戴时详细检查全口无牙颌患者的佩戴舒适度,如果存在咬合不良情况, 需立即予以调整, 完成义齿制作。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 义齿稳定性评分、语言能力评分、 咀嚼功能评分、 佩戴舒适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物质生活状态、 躯体功能以及心理领域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总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1%(34/35), 包括30 例非常满意、 4 例基本满意、 1 例不满意;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 (28/35), 包括21 例非常满意、 7 例基本满意、 7 例不满意; 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2.2 两组的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 咀嚼功能、 佩戴舒适感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 咀嚼功能、 佩戴舒适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 咀嚼功能、 佩戴舒适感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 咀嚼功能、 佩戴舒适感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 咀嚼功能 佩戴舒适感实验组 35 91.8±8.0 88.8±8.2 89.3±10.2 90.1±9.3对照组 35 58.5±12.2 50.7±14.3 53.6±14.2 49.4±12.5 t 13.504 13.674 12.080 15.45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n 物质生活状态 躯体功能 心理领域实验组 35 45.3±3.1 46.3±3.7 45.3±3.4对照组 35 41.7±2.8 41.1±2.2 42.1±2.6 t 5.099 7.147 4.423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无牙颌患者由于丧失咀嚼功能,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无牙颌患者患病后会导致牙列缺失, 而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4]为: 其一, 全身患病或外伤; 其二, 牙周病; 其三, 生理功能改变等。 牙列缺失发生后无牙颌患者的上下颌骨骨密度也发生相关变化, 上下颌骨改变主要为牙槽嵴萎缩和骨密度下降。 研究[5]显示, 控制牙槽嵴吸收的最佳时机是无牙颌患者缺牙90 d 内。 基于此, 在无牙颌患者患病期间需采取合适的方式予以及时治疗, 吸附性义齿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无牙颌患者的治疗效果。 传统义齿制作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基托应力承托面积, 继而增强牙槽嵴与内表面接触密度, 以期提高咀嚼功能,获得良好的义齿稳定性[6]。 但是, 传统义齿制作时较为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 加上印模膏印的制作技艺受到系带和唇颊组织的整塑力度影响, 最终可能引起黏膜疼痛或者溃疡等相关并发症, 继而降低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义齿稳定性评分、 语言能力评分、 咀嚼功能评分、 佩戴舒适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 (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以及心理领域)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方法因具有较好的舒适感和较强的稳定性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吸附性义齿修复通过移动性黏膜封闭义齿边缘, 便于患者咀嚼, 与此同时在吞咽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负压,便于提高义齿的稳定性[7]。 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8]是通过负压吸引义齿增强稳定和固位性能。

综上所述, 吸附性义齿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全口无牙颌患者的义齿稳定性评分、 语言能力评分、 咀嚼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总满意率。

猜你喜欢
舒适感义齿稳定性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老年人适合安装哪种假牙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
旅行舒适和美我都要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超高速电梯的噪声和振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