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导向下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方式探究

2021-03-08 07:22江西省博物馆
文化产业 2021年34期
关键词:陈列文物保护文物

游 越 江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为了向世人传播文化,让人们在欣赏文物的过程之中,跨越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实现与历史的对话,感知历史的无穷魅力。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的陈列非常重要,也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有序运营。只有妥善陈列文物,才能够避免文物的损害,保证文物的价值。因此,博物馆的从业人员必须要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合理陈列文物,为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此背景下,文章就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方式展开详细讨论。

博物馆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对于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博物馆的发展与博物馆中文物的陈列与保护有直接关系。博物馆通过展示文物,让观赏者欣赏到文物的美好,接受历史的熏陶,感受其中的文化气息,从而提升观赏者个人的艺术审美观,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博物馆一定要做好文物的陈列工作,保证文物的健全性,以免文物的价值被破坏,影响人们的观感。作为博物馆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基于文物保护的立场,注重文物陈列,提高文物的保护水平,促进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博物馆的文物越多,参观价值就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变化。为了保证文物的完整性,提升文物价值,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合理陈列文物。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地分析博物馆环境,了解各个文物的变化状态。这些年来,我国博物馆文物在陈列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陈列体系、工作人员工作素养不高等,这都给文物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博物馆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完善文物的陈列体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多重问题。

做好文物陈列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站在博物馆的立场上,博物馆需要具备大局观,从整体环境入手,对博物馆的陈列设备进行完善,合理陈列多个文物。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文物的原始性,避免文物受到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从观众的立场而言,做好文物的陈列工作,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欣赏文物,感受文物的原始魅力,全方位地了解文物的价值,拉近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文物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历史氛围之中,让观众接受历史的熏陶,感受艺术的魅力。

文物保护导向下博物馆文物的陈列原则

除尘原则

博物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开展除尘工作。在公众开放期间,博物馆面向大众,势必会产生新的污垢与灰尘,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加速文物的腐蚀速度,造成文物氧化。因此,博物馆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积极开展除尘工作。此外,博物馆还要尽可能的购买先进的除尘设备,保证除尘的有效性。平时,文物要陈列在密封的空间,与外界隔绝。

绿色环保原则

博物馆在建设时,所有的材料都必须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众所周知,建筑材料之中有可能包含甲醛,甲醛含量越高,对于人体和文物的危害就越大。在博物馆建设期间,必须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进一步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光源控制原则

要保证文物的整体质量,就必须严格把控周边环境,确保文物安全。博物馆要杜绝热源与文物的接触,避免热源对文物带来负面影响。在展览期间,博物馆所有的照明设备都需进行严格把控,按照科学标准控制光源,尤其是展柜,一定要避免与紫外线的接触。

温度适宜原则

展柜的温度与湿度同样影响着文物的整体质量。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原则,在文物陈列的过程中,合理调控温度与湿度,为文物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展示空间,把对文物的损害降到最低。在陈列文物时,展柜温度最好保持在十五度到二十五度之间,湿度保持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之间即可。随着温度的变化,湿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两者互相匹配,实现和谐统一。湿度与温度产生矛盾,也有可能对文物带来负面影响。经济基础强的博物馆,可购买专业设备,进行温度与湿度的调控;经济能力较弱的博物馆,则需要借助化学调湿剂,平衡温度与湿度,以达到调整密闭展示柜,创设良好环境的目的。

密闭性原则

保证展柜的密闭性,是文物陈列的重要工作之一。博物馆开馆期间,大量游客进入博物馆参观,影响了馆内的空气流通。所以在采购展柜时,工作人员必须将密闭性放在的首位,考虑其密封质量。如果展柜的密闭性较差,文物长期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就有可能出现霉变的情况,从而破坏文物的完整度和文物的整体形象。为了有效避免此类问题,部分博物馆借助杀菌剂来杜绝文物发霉。然而过度依赖杀菌剂,可能会使一些霉菌产生抗体,从而失去其有效性。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更换杀菌剂。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还要精心挑选展柜,保证其密闭性,尽可能的杜绝文物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保证文物的陈列环境。

当前我国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现状分析

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有着重要的历史收藏价值,是对某个历史阶段的呈现。博物馆从业人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之中,切实保护好文物,注重文物的完整度,以免文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侵袭,造成文物的损坏。但是有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在鉴定文物或者与文物接触的过程之中,没有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以至于对文物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说,工作人员不戴手套、不使用工具鉴定文物,以至于破坏了文物的完整度;而有的工作人员过于频繁维护文物,也对文物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

缺乏完善的文物陈列设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公众的艺术审美还有提升的空间。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并不多,面积较小,对于文物保护的投资力度有限,所以在开展文物陈列工作时,缺乏相应的设备和技术。部分博物馆缺乏专业性,将文物随意放置,在移动文物的时候,徒手接触,没有使用任何的专业工具。工作人员只是单纯的将珍贵的文物摆放在展示台之中,并没有加以保护,以至于文物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出现了破损的情况。

文物陈列缺乏针对性

博物馆的文物具有多样性,包括矿石、青铜、玉器、丝绸等众多种类。不同材料的文物,有着不同的陈列方式,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博物馆的整体环境,收集光照、湿度、温度等真实数据,对文物进行有效陈列。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注重文物的差异性,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所有文物进行集中处理,缺乏针对性。

从业人员责任心不足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无数文明珍宝。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让文物更具魅力与价值。人们可以通过文物,穿越古今,探寻历史,吸收古人之智慧,领略历史的特色,感受历史的魅力。博物馆是重要的文物存储空间,展览各种文物,对文物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文物的陈设与保存稍有差池,就有可能破坏文物,影响文物的质量。因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文物保护工作,影响着博物馆的日常运营状况。在长期的实践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但是仍旧存在着责任心不足的现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就会忽略日常的陈列工作的细节,导致文物陈列出现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最终损害文物,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要经过相关的培训活动,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出现差错,最终影响了文物保护质量。

文物保护导向下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改进方式

加强宣传力度,让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文物保护意识,并在文物保护意识的引导下,合理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文物的原始性,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加强文物的保护力度,博物馆可结合自身情况,将文物保护意识落实到细节之处,定期开展文物保护意识宣传活动,聘请权威专家在馆内开展讲座,阐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在聆听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明确了身上的重担,从而产生浓厚的文物保护意识,并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实践之中。

同时,博物馆还可以构建线上交流平台,多多分享文物保护课题,增加工作人员的交流机会。博物馆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物保护竞赛活动,以文物保护为主题,邀请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就文物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回答。在竞赛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加深了文物保护意识,提升了文物陈列手段,对于开展文物陈列工作,保证文物价值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学修复文物,完善陈列措施

随着时间推移,博物馆的文物受到空气、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变化。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度,让观众欣赏到文物最原始的状态,博物馆的文物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修复。在修复文物时,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文物的实际情况,明确文物的组成材料、形态、保存环境以及空气的变化等因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完成文物的修复之后,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陈列标准,完善陈列措施,保证文物陈列的秩序性和有效性,降低文物的损耗。同时,博物馆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确保工作人员佩戴手套,规范操作,使用专业仪器,避免个人对文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种种举措,提升文物的价值,保证文物的完整性。

了解文物陈列条件,有针对性地陈列文物

博物馆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特性,有着不同的材质和造型,对环境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作为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每一个文物进行调研,了解文物的陈列条件,掌握文物的保管措施。比如,有的文物比较脆弱,对于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就必须要结合文物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好光照条件,保证文物的陈列环境。当室内环境发生变化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文物的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保证文物不会受到损害。此外,部分博物馆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会出现发霉的情况,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注重文物的防霉处理,尽量减少霉变给文物带来的影响。

积极引进人才,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关心呵护每一件文物,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全身心投入到文物陈列工作中去。因此,博物馆必须要注重人员建设,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树立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让工作人员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开展日常工作,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营。

首先,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博物馆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博物馆要面向社会,积极地引进人才,制定严格的招聘制度,吸纳高学历、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其次,在日常工作过程之中,博物馆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从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入手,全方位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最后,博物馆可以利用规章制度,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表彰大会,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邀请其发表工作心得与体会,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领其他工作人员共同进步。工作人员队伍的质量得到保障,那么文物陈列工作自然能够做好。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博物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物是一个国家最特殊的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博物馆从业人员要从文物保护的立场出发,提高文物的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开展文物陈列工作,保护好现存文物;博物馆要制定完善的文物陈列措施,有针对性的陈列文物,积极引进人才,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文物陈列的有效性,促进博物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陈列文物保护文物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文物的栖息之地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