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称谓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021-03-08 08:26徐晓明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汉语家庭传统

徐晓明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称谓语,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汉语称谓词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称谓语中的体现,其次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汉语称谓语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通常会运用到各式各样的词语来称呼对方,该部分用以称呼对方的词汇即为称谓语。称谓语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反映了人们彼此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等属性。不论是哪一种语言的称谓语,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并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将对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称谓语中的体现

从称谓语使用范围而言,依照它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不同,可将汉语称谓语分成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两种称谓语中都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亲属称谓语中的体现

亲属称谓语,主要指的是基于血缘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亲属关系的称谓语集合。依照亲属关系的不同,又可将亲属称谓语分为直系亲属称谓语和旁系亲属称谓语。中国传统文化在亲属称谓语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下述几方面:一是长幼有序。在古代,因为社会生产力有限,各式各样生产活动,都有赖于年长者的经验,这使得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一个共识,也就是年长便等同于经验丰富,年长即权威[1]。而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按律唯有嫡长子方可继承皇位,在平民百姓也素有“有父从父,无父从兄”的说法,因而,长幼有序是亲属称谓语中的一项重要排序方法。比如,“伯”“叔”作为亲属称谓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今在我国仍然使用。和古代相比,如今的“伯”“叔”在体现年纪长幼上更是有了严格的划分,即为年长于“父”称作“伯”,年幼于“父”称作“叔”的基础上,还对“伯”“叔”内部的长幼进行了严格划分,也就是通过在“伯”“叔”前面添加序数词,以进一步明确长幼次序,比如,“大伯”“二伯”“三叔”等。二是亲疏有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各种途径建立的亲属关系有着严格的划分。比如,父亲一方的亲属称作宗亲、母亲一方的亲属称作外亲、妻子一方的亲属称作内亲等。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宗亲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为宗法社会中尤以父子关系为重中之重,血缘关系直接决定了亲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称谓语中,对于直系宗亲的称呼,通常无需加任何修饰内容,比如,可直接称呼“兄”“弟”;而对于外亲的称呼,则需要运用到“堂”“表”等内容来进行修饰。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称谓语中的体现

社会称谓语,主要指的是基于社会关系,体现社交中人与人之间关系、身份、职业等的称谓语集合,包括通用称谓、职业称谓等。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称谓语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下述几方面:一是君臣有别。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一方面源自中国经济基础的独特性,另一方面还与不同朝代统治阶级所提出的巩固政权的思想息息相关[2]。由此影响,中国古代的臣子一直都十分谨慎,君臣有别,在称谓语运用上便是一大体现。结合相关统计显示,用以称呼皇帝及其嫔妃的称谓语数量超过百余种,任何与皇帝存在血缘关系的宗亲都存在专门的称谓。虽然女性在古代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但皇室的女性同样有自身专门的称谓,诸如“公主”“格格”“恭人”等。而臣子虽然也有大量的官衔称谓,但终究不可逾越皇权统治地位的称呼,庞大的官职系统也仅限于服务封建统治。二是抑己扬人。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千百年来,古人一直将“礼”视作君子安身立命的典范,而其中更以“自卑而尊人”为核心基础,这便是如今所说的“抑己扬人”,同样这一道德规范在社会称谓语中也有着重要体现[3]。比如,古人将“先生”用作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还将“大人”用作称呼没有官职但较有名望的人,亦或是年长于自己的人。除去表示尊重的称谓语之外,古人称呼自己时还会运用谦称,并且该部分谦称往往带有“不”“鄙”等有着负面、贬低含义的词语,比如,“不才”“鄙人”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汉语称谓语变化的影响

汉语称谓语是汉语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较为稳定的特征,还伴随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人们价值观等的转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汉语称谓语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于下述几方面:

(一)亲属称谓语简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既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更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这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社会缺乏以生产发展、职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组织的问题[4]。受此影响,人们依赖于家庭而并非社会,进一步造就了长幼有序、父子为亲、夫妇有别的伦理规范。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由以家庭为中心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社会意识的增强、家庭观念的淡化,使得亲属称谓语也不断被简化。比如,对于过去“堂兄”“堂叔”“表叔”的称呼,如今一般直接用“哥哥”“叔叔”称呼。另外,传统社会所构建的社会关系是以家庭血缘为重要基础的。在家庭中,家长掌握着各项支配权,“孝”在家庭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在国家中,皇帝掌握着各项支配权,“忠”在国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家庭成员之间越来越追求民主、平等,国家在治理方式上也趋于民主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亲属称谓语的简化发展。

(二)社会称谓语缺环

相较于西方语言,如今汉语的社会称谓表现出一定的缺环问题。中国传统社会表现出显著的熟人社会特征,也就是人们所接触的人主要是与自身相互熟悉,同时大多固定地生活在某个地方,由此使得汉语称谓语中熟人称谓十分成熟,而生人称谓相对缺失[5]。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向复杂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生人之间会经常出现往来双方找不到合适称谓语称呼对方的问题,这一问题即为称谓语缺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称谓语缺环,主要可分为单向缺环和双向缺环。其中,单向缺环指的是交际双方中有一方不知如何称呼另一方的情况;比如,男女性对“上级妻子或丈夫”不知如何称呼的情况。双向缺环指的是交际双方都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的情况。根本上而言,社会称谓语缺环,是由现代社会语言交际需求与语言现状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短时间不会消失,以及社会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所以这一矛盾可能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称谓语是一种特殊语言,是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中的定位坐标。而汉语称谓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形成、发展、转变与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汉语称谓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探索研究,不仅是对伦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综合化、多维化发展要求的适应,还可促进汉语称谓语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有序建设。

猜你喜欢
汉语家庭传统
学汉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家庭“煮”夫
老传统当传承
追剧宅女教汉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