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中文化冲突及消解策略

2021-03-08 08:53马铁立齐齐哈尔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大纲视域

马铁立 齐齐哈尔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的文化要素存在一定差异,在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存在着文化冲突的问题,如何消解这一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话题。在此背景下,对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中文化冲突及消解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便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交际的价值。

随着全球信息传播的加速发展,横跨度的文化配置将深度文化依存予以取代,这种混合型的跨文化情境中,文化冲突变得十分深刻。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传播中常见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语境文化差异,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消解汉语传播中的文化冲突[1]。文章首先分析了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然后提出有效的消解策略。

一、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一)非语言层面的文化冲突

不同文化由于各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互相冲撞的状态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在汉语传播中会出现非语言层面的文化冲突,其是指在语言之外的文化知识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

1.价值观冲突。东西方典型的文化差异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翻译成汉语为“个人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就是“利己主义”,是贬义词,而西方文化中的“individualism”是指依靠个人力量获取成功的人,是褒义词。

2.思维方式。谦虚是中国的传统品质,比如,在受到赞扬时,中国人总是表现出自谦的行为,一般会说“哪里哪里”“没什么”等,其会对自己获取的成绩说成与他人分不开的,而西方人则会喜形于色地表达他人对自己的赞扬,一般会说一声“谢谢”。另外,在送礼、宴请的表达等方面,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3.行为方式。在汉语传播过程中,中西方行为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比如,你问一个美国人“吃完中饭后你一般会做什么?”他可能会回答“我常看电视(I often watch TV)”,而中国人午饭后会散散步,因此美国人对中国人饭后散步的行为会感到很奇怪。另外,日本人一般没有午睡的习惯,所以他们没有午觉这一说法,而他们也会将“午觉”看成“睡觉”。

(二)语言层面文化冲突

1.语音层面。汉语言中有很多谐音字,比如,一个人问:“你不会跳舞?”,有的人可能会将“舞”理解为“五”,所以,对于汉语语言的谐音文化的传播极易引起冲突。

2.汉语层面。在汉语传播者中,有些词语是专门用来形容某个群体的,比如,“老当益壮”是称赞老人的话,其体现了中国人的尊老文化。而西方人对“老”这个词比较忌讳;日语中汉字与汉语的汉字书写形式虽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其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关于汉语中“靴”是指长筒鞋,一般是鞋子在踝骨以上,而日语中所有的鞋都是“靴”,除了“草鞋”之外。

3.词汇层面。在汉语传播中,不同语际间词义的意义存在不同,中国人采用的“狗”大多与贬损的意象联系起来的,比如,“狼心狗肺”“走狗”等,而西方国家中的“狗”带有褒义的色彩,比如,“top dog(胜利者)、lucky dog(幸运儿)等”。由些可以看出,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狗”这个词存在的文化意义不同。

4.修辞层面。从修辞层面来看,修辞格方面的文化也需要引起重视,外国人很容易受母语误导而说不不合理的话,比如,“我的朋友的眉毛浓密得像毛虫”,在日语中有“毛虫眉”的说法,所以这一说法会不符合交际规则。

二、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中文化冲突的消解策略

(一)加强对文化传播的重视以解决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视域下,要足够重视语言的文化,文化就像语言传播的润滑剂,在语言理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汉语与文化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少了其中任何一方,就无法顺畅地进行交际活动。美国外语教学协会提出了“发现语言,发现世界”的口号。因此要对每个国家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文化差异,避免在汉语传播中出现文化冲突。

(二)寻找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融合方法

重视文化并不是说文化取代语言,而是要求语言教学应当积极寻求教学、文化传播相融合的方法。比如在语言教学中,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人吃狗肉”无法理解,由此导致文化冲突,教师可以将矛盾引向人类多元文化社会共有的问题,将“狗”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进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

与此同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融合,在教材中,可以采用注解法,对一些比较难懂的汉语进行解释,需注意这几个方面:

1.词语注解时应当对文化信息的传播加强重视;汉语教材中词语释义时,应就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释义,包括词语所反映的浅层文化与深层文化,尤其需要注意完善深层文化的词语注解的文化信息。

2.在编排教材文化时,应对文化项目共有的特性加强重视,尤其要注重汉语教材文化项目选编的多样性,同时,需对文化的体系性进行考虑[2]。

另外,在汉语传播中,还需要注重规避“雷区”,避开一些敏感忌讳的话题,巧妙地转移话题缓解尴尬。比如对于政治、宗教等敏感的话题,不能深入地进行讨论,应该要转移话题,这样能够使教师与学习者都比较满意。如果没有得当地处理,将会导致文化冲突的问题发生,甚至会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受到影响。

(三)平等文化的传播措施

让学习者理解汉语的含义是汉语传播的核心,并不是要强行让学习者认同。因此在汉语传播中,应注重汉语自身的魅力进行传播,而不是强行进行推介,由此才能使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在汉语传播中应采用平等的文化传播策略,着重讲解“异”,而不是强行地对“异”进行理解。

(四)汉语言文化课程的开设

文化因素、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均有所体现,其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该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当前,国内汉语教学中文化课开设较多,配套齐全;在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国外也相应对文化课进行开设,且对相应的文化辅助教材进行研发。

(五)国际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的制定

以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有《汉语语法等级大纲》等,但是文化大纲却有所缺乏,虽然一些学者已经深入探讨文化大纲的理论基础、文化大纲性质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十分注重教学实践的研究,在研究文化理论方面还存在不足,当前仍然没有出台文化大纲。在跨文化视域下,汉语传播过程中应对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制定完善,为国际汉语文化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做支撑。

(六)文化讲座的开展

再次加工整理课文中分散错落的文化因素是文化讲座的主要部分,通过文化讲座能将文化整体概念系统地展示出来,在实际中可采用影片观看、中文歌曲赏析的方法展开,以此让学习者对汉语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在汉语传播中要将中国文化的本真原则予以保留。

在当前跨文化视域下,由于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社会习惯存在差异性,在汉语传播中极易产生文化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需要正确地认识文化冲突,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求同存异是最好的方法,其对处理文化冲突起着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大纲视域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中德跨文化冲突与对策: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为例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人民军队第一部政治工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