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与完善策略思考

2021-03-08 09:12李煜洛阳博物馆
文化产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藏品文物

李煜 洛阳博物馆

随着社会对博物馆的要求日益增加,博物馆行业正向着较为全面的方向发展,文物藏品管理工作更加完善,越来越重视关于文物藏品的价值发掘。博物馆在文物藏品的管理上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完善文物藏品管理系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相关人员需要坚持收集文物藏品,并且重视宣传,提升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效率。为此,文章重点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能够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洛阳博物馆1958年建成并且对外开放,肩负着重要的地上和地下文物保护、勘探和发掘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了大量的文物藏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博物馆在文物藏品管理上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经费保障不足、人员保护意识差、技术应用不够创新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着文物藏品的保管工作,同时也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因此,需要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管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使得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保管,进一步发挥其文化价值。

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

保障经费不足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管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足够的经费。当前,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管缺少经费保障,财政资金重点用于文物修缮和考古工作。加之,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管资金拨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虽然现在相关管理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文物藏品保管的重要性,也拨付了一定的保管经费,但是由于文物藏品保管程序复杂,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员保护意识差

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以及社会影响力。因此应该对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进行更全面、更严格的管理。在之前的管理工作中并未重视对文物藏品的保管,使得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出现或多或少的损伤。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保护意识不足,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对文物藏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常只有文物藏品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修缮、加以关注。

博物馆中并不会对文物藏品的损坏追究责任,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提升较慢。此外,一些文物藏品修缮恢复原貌之后并没有按照国家要求的相关保管政策进行保管,使得文物藏品反复受损、反复修缮。

创新设备技术应用少

文物藏品的放置工具主要是柜子、架子和箱子等,由于保管经费不足,有时候还会从废旧的设备中拼凑,并且箱子和柜子在材料、尺寸上不统一,使得统一管理工作很难进行。保管文物藏品的设备材质主要是传统的木质和金属,缺乏创新设备技术。木质设备在保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等现象,有时会受虫子侵害,对文物藏品的保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受损情况频频发生。

金属设备由于制作工艺和材料厚度的影响导致不能密封,经常出现锈蚀的情况。有的文物藏品受外形因素影响,找不到合适的保管设备,因此会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增加了文物藏品的受损概率。

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完善对策

加大对博物馆的资金支持

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将其放在固定位置,其中也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还有大量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完善工作等。毋庸置疑的是能够收入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其价值非常高。

博物馆需要对文物藏品的管理投入大量的资金,促使对文物藏品的管理系统更为完善、更加安全,在保证文物藏品有序归置、不丢失的同时使藏品完好无损。此外,针对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对资金的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重视为博物馆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保证博物馆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开展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保证日常的文物藏品保管、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保管环境的优化工作。

博物馆在开展文物藏品收集工作的时候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为了能够让博物馆在文物藏品管理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国家和当地政府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要求博物馆对每一笔资金的详细用途进行上报,减少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随意使用管理资金,最终影响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重视相关人员保护思想和专业素质提升

为了能够提升博物馆中文物藏品的管理水平,博物馆需要加强培养相关人员对文物藏品管理的保护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加强对工作人员文物藏品保护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培训,在博物馆中进行相应的培训或指导,帮助工作人员意识到对文物藏品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传授,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人员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自身在文物藏品保护上的责任,才能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贯彻执行保护管理规定。

博物馆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在内部实行淘汰制和岗位流动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岗位的人员重新进行分配,并且需要对岗位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人员的文物保护认识及岗位专业能力等进行评价考核。对于没有达到相关评价标准的人员调换至其他岗位,对于调岗之后态度依旧消极的工作人员,就选择淘汰。采用末位淘汰制能够让内部人员形成竞争意识,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工作人员保护文物藏品的积极主动性。

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岗位专业知识之外,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分辨文物藏品,更好地对文物藏品进行保护和管理。在人才引进方面,博物馆重视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在学历上设卡,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也能够为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并且对于文物藏品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

使用创新保管技术设备

在博物馆文物藏品保管工作中,引入先进技术有利于促进博物馆文物藏品保管技术的提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有利于提升博物馆的现代化水平。博物馆对文物藏品进行保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充分发挥文物藏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使用创新保管技术设备,首先应该重视文物藏品保管环境。博物馆对文物藏品进行保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文物藏品的类型、材质,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保管设备、环境。同时,还应该采用先进技术对文物藏品保管的环境进行监督检测,减少环境因素对文物藏品保管的影响。

重视对文物藏品的日常保养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采用新技术加强监控文物藏品保管的温度及湿度,保证藏品能够处在相对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二是采用新技术对文物藏品保管室的光线及辐射进行有效调控,减少因为光线较强、辐射过多对文物藏品保管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三是加强预防保管室中的病虫及灰尘工作。最后,在应该慎重选择文物藏品保管的设备。保管文物藏品,以往经常使用的是木质的保管设备,木质材料不耐用,影响文物藏品的保管环境和储存时长。因此,应该适当引进并采用金属材质的设备。虽然金属材质的设备比较耐用且不易损坏,可以有效减少文物藏品的损伤,但是部分金属也会经常出现生锈的情况,所以在选取金属设备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使用不易生锈的材质,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文物藏品进行保管。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应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重视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保护文物藏品的意识提升,引进创新技术,加之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相信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管理水平会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藏品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