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江苏社区音乐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1-03-08 10:42王春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江苏理念社区

王春燕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目前还存在动力不足、发展不均衡、创新程度不够、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对此,社区必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新机制,健全城乡社区音乐文化交流互动模式,实施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浸润工程,加强社区音乐文化内外联动,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模式,以推动江苏社区音乐文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战略,江苏社区音乐的环境设施日益改善、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普及水平日益提高、精神培育成果日益明显,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充分发挥出了展现时代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独特作用。但是,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发展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

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领导、社区协作、居民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发挥主导作用,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提供平台,为社区居民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创造条件。但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政府资金、场地和人才等资源匮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动力不足,社区音乐发展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平台。

社区音乐文化发展总体不均衡

从整体来看,苏南与苏北、城市与农村的社区音乐文化发展体现出了不均衡性。例如,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城市,大部分社区都拥有音乐活动专用场地并配有隔音设施、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还定期邀请专业教师指导,音乐活动种类丰富,有的社区音乐活动甚至还带动了社区经济创收。而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尤其是很多农村社区,音乐活动基本上还限于居民自发行为,硬件设施有限、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指导匮乏,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迟缓。

社区音乐文化的创新程度不够

江苏各城市、各地区、各社区的经济、文化、风俗等本就不同,社区音乐文化也应是特色多元的。但目前大多数社区音乐还局限于合唱团、舞蹈班、票友会、声乐器乐培训班等传统形式,时代感较弱;各项音乐活动之间彼此孤立,缺少联动,不能形成音乐文化的整体形象与合力;很多社区还没有找到契合本社区的音乐文化基调,难以打造出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

社区音乐文化服务针对性不强

尽管社区都已建立了基础音乐文化设施,配备了乐器、音像资料、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但由于其维修、更新不及时,实际利用效率较低;有的社区对社区群众实际需求没有做好调研,因此,其所提供的音乐产品和文化服务针对性不强;此外,各社区之间普遍缺乏文化交往,相互间不能形成合作,这势必会导致社区音乐文化成果不能在社区内部或社区之间充分共享。

江苏社区音乐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用新发展理念指引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江苏每个城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江苏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举。而对于当下的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而言,把新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导,不仅能够深化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总体趋向,也能为解决新时代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现实途径。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新机制

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革故鼎新。相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众多领域来说,文化创新在本质上就是“软实力”创新,它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创新发展理念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以创新发展理念指导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决定了其发展的速度、效能以及可持续性。

面对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品质化的音乐文化需求,社区可在供给机制上采取“菜单式”的方式,即秉持“精准推送”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种类多、数量足、质量高的产品“菜单”,再经群众充分选择后以“互动”的方式实施供给。与此同时,缺乏实际需求的项目也要在“菜单”中逐步下移,甚至“下架”。这一方式形成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筛选机制,保证了供给产品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尽可能拓宽来源渠道,以避免因菜单来源过于单一或因少数人决定“菜单”而造成群众选择余地受限。2016年,在由南京市文联牵头、各文艺家协会组织的“大走访”主题实践活动中,音乐、舞蹈、戏剧等各领域的文艺家深入全市11个区、50多个街道、80多个社区、100多个文艺团队进行调研,根据市民对文化“点菜”的诉求开展了“文化惠民再出发”活动,提出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菜单”,将“我们认为什么好,就给群众送什么”的服务变成了“群众想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的服务,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健全城乡社区音乐文化交流互动模式

协调是指各种事物或要素间对立统一、配合得当,是相互协作、互为促进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协调是目标,是手段,也是过程。总体来看,江苏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不均衡的现状。城市因其物质实力相对雄厚,社区音乐文化设施也相对完善,而将“创收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的农村,由于其对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限,故而在这方面的发展也相对落后。

坚持以协调发展理念指导江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就要多措并举地实现城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首先,政策先行、资源统筹。城乡社区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性、融合性,存在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对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配,尤其要注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大对农村社区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其次,要建构起社区音乐文化联动机制。如苏州市吴江区以农村社区的文化联动为切入口,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城乡互动”的方式,一方面吸引了商业银行、亨通房产等企业赞助建设硬件资源,另一方面也借助城市社区的优势指导了社区艺术团建设。城乡社区每年联合开展“文艺走亲”,从最初的农村“社区联动”起步,逐步扩容为“三镇联动”“十镇联动”“长三角区域联动”、京杭大运河全线联动乃至全国联动,这样的“区域文化联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村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浸润工程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对建设美丽江苏、打造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随着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社区音乐中出现了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背离的“杂色”音乐,必须用充满活力的“绿色音乐”来净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地方传统音乐中很多优秀的民歌、器乐、说唱、戏曲作品中都融入了人民群众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奋进的品质,这正是我们要赞颂和鼓励的“绿色音乐”。以江苏地方传统音乐为着力点实施“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浸润工程”,能为江苏社区音乐提供更好的发展氛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积极探索江苏地方传统音乐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与途径,打造以之为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社区,让社区音乐文化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借助政府购买渠道将优秀传统音乐演出活动送进社区。近年来,江苏多地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渠道开展了“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专业团体走进社区、村巷,为群众上演戏曲经典选段和现代剧。其次,成立包括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在内的专门团队,将当地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创造性地融入音乐文化活动中,创编出反映群众心声、符合大众审美的音乐作品。如无锡市新吴区新南社区就将传统文化与老年大学相融合,推出“家门口的艺术课堂——新南锡剧班”;梁溪区黄泥头社区文艺团队借用锡剧经典唱段创作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锡剧表演——《放飞中国梦》;苏州市姑苏区里河社区推出了“评弹进社区”演出。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有利于促进社区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强社区音乐文化内外联动

文化如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社区音乐文化的认可与交流、多元与共享,是人与人之间以及社区与社区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引,能够帮助我们及时更新文化发展理念,大胆地启动开放机制,逐步打造和形成社区音乐文化对内、对外的优势和品牌效应。

首先,建设社区联盟以加强交流。了解其他社区的优秀音乐文化,同时也让自己的品牌走出去,社区才能在竞争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新的音乐文化成果。社区与社区之间结成联盟,形成合力,一来可以共享场地、设施、教育等资源,更加方便群众;二来社区居民间的交流也不再受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的活动空间,而是可以跨社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互动和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开拓眼界,提升文化素养。其次,借鉴世界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经验实现创新。目前,百姓的音乐文化需求和现有的文化供给现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优秀的国际音乐演出或中西合璧的音乐文化交流往往在一线城市才能观赏到,其很难走进基层百姓的视野中。社区音乐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扎根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需要借鉴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一方面要正确对待传统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文化资源,让社区音乐的创新活力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交流碰撞中呈现。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模式

共享发展理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层面。共享发展理念中的全民共享就是要关注全体人民对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导,能够深化我们对新时代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总体方向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新时代社区音乐文化建设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首先,推进“社区+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如社区居民可旁听高校相关课程,利用音乐厅、舞蹈房等场所开展活动,高校可在社区建立稳定基地,保障实习实践等活动顺利开展。当然,双方要制定好规划、明确好目标、规定好职责,从机制创设、资金投入、人员培训上推动交流互动。其次,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的协同发展模式。社区是文化馆、群艺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土壤和平台,只有深入社区开发群众音乐文化,才能用先进的音乐文化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一要适度开放群艺馆、文化馆、音乐厅、活动中心等,为社区群众提供社区音乐活动的必要场所;二要通过演出、讲座、教育、辅导等服务渠道,将地域特色音乐文化与民间传统音乐直接输送给社区群众;三要协调和均衡社会音乐资源,鼓励更多的音乐专业人才参与到基层音乐文化建设中,以保证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准和群众参与度。

猜你喜欢
江苏理念社区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数读江苏
社区大作战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江苏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