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赏析

2021-03-09 01:47庄金秀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贤才短歌行乐府

庄金秀

《短歌行》选自《曹操集》,是曹操所作的一首四言古诗。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而且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现存诗二十余首,多描写当时动荡的社会现状,展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短歌行》沿用的是乐府旧题。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由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就是“乐府诗”。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体。

关于《短歌行》的创作时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短歌行》写于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时年54岁,他率领大军南下,列阵于长江赤壁,想要一举击败孙刘联军。大战前夕,曹操意气风发,雄心勃勃,胜券在握。故设下酒宴鼓舞文武群臣,饮至半夜,忽然听闻一群南飞的乌鹊在鸣叫,曹操感怀不已,因此写下《短歌行》。

《短歌行》一共有三十二句,分为四层意思,每八句为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第一句至第八句为第一层。诗人感叹人生苦短,时间如流水。怎么消解忧愁呢?只有畅饮美酒,一醉解千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九句至第十六句为第二层。诗人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以旧瓶装新酒,古为今用,表明自己的求贤之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第十七句到第二十四句为第三层。诗人进一步说明自己思贤已久,想要多多招揽贤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二十五句到第三十二句为第四层,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一个“忧”字贯穿全诗,一气呵成。诗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通读全诗,我们会发现美酒也没能为曹操解忧。是什么让曹操这位乱世枭雄心心念念、一直放不下呢?他到底在忧什么呢?

一忧人生短暂。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曹操此时已经五十四岁了,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厮杀,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年纪大了,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时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生命短暂如朝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今喝着美酒,看着歌舞,他感慨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二忧贤才难求。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曹操虽然已经有了许多的谋士、猛将,但是想要尽早完成统一大业,还需要更多的贤才。为此,他发布了三次求贤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笼络人才。《短歌行》就是曹操的求贤歌,含蓄婉转地表达了其渴求贤才的迫切心情。他在诗歌中直接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此表明自己的求贤之心如青年男女热恋般浓烈。但他省略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委婉地表达了一个意思:纵使我无法去找你们,你们也可以主动来投奔我。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自己如果得到了贤才,一定会加倍地礼待。但是,贤才就如同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一想到这些,诗人更加忧愁了。

三忧功业未成。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人把贤才比喻成想找到归宿的飞鸟。飞鸟绕着树飞了一圈又一圈,也没找到可以容身的大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了《管子·形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大海不拒绝每一滴水,才会越来越遼阔;高山不拒绝每一粒土,才越来越高大。英明的君主不拒绝人才的依附,才越来越强大。这里暗示了自己就是明主,召唤贤才都来投奔自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是一个典故。《史记·鲁周公世家》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周公的儿子伯禽将要去鲁地主政,周公告诫他说:“我作为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位置不能说不尊贵了,但是我从来不敢怠慢前来求见的每一位贤士,有时候头发洗到一半就得出来见他们,有时候饭吃到嘴里还来不及咽下就得出来见他们。即便如此,我还是唯恐错失了人才。你去鲁国当政,一定要虚心礼贤下士。”曹操将自己比作贤明的周公,表明自己一定会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

从《短歌行》中,我们不难看出曹操既是一位志向高远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忧的不是个人的前途,而是国家的未来。整首诗歌忧而不颓,悲而不丧,传递出一种昂扬向上、鼓舞人心的力量。

1175500511207

猜你喜欢
贤才短歌行乐府
短歌行(组诗)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乐府—清平调之二
五张羊皮
汉武帝立乐府之辨
《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之解疑答惑
论吴国伦的乐府诗创作
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短歌行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