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东盟贸易潜力分析

2021-03-09 14:37
对外经贸 2021年1期
关键词:汽车出口引力潜力

樊 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201620)

一、引言

汽车产业是当前全球化程度和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出口也是最能检验一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指标,甚至可以反映一国工业制造水平。众所周知,中国早已是世界性汽车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许多关键技术还比较薄弱,近年来虽有改进,但还需市场的检验。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汽车出口处于低迷状态,但是拥有巨大潜力。杨薇(2014)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研发能力不足、配套产业落后和附加值低等问题,急需提高研发水平、加强集群效应。马胜和刘艳(2020)通过对2019 年中国汽车出口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受到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出口增速放缓了,但是借助“一带一路”政策,加快开拓新兴市场,未来能保持稳定的增长。而且2008 年以后,国际经济复苏低迷,地区政治动荡频发,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汽车出口困难重重,针对当前困境,应重点关注东盟市场,制定汽车出口东盟的相关政策(林秋容,2016)。出口能检验一国汽车的质量,所以通过对中国汽车出口东盟潜力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也能间接反映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东盟十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但东盟汽车市场长期被老牌汽车强国垄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对东盟的出口额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东南亚地区是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地缘政治意义。周建军等(2020)通过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认为该政策优化了沿线国家在中国贸易结构中的占比,尤其是沿海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中国和沿线各国都是有利的,同样东盟也不例外。林海华等(2020)认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互补效应,而且双方GDP 和人口总量对于贸易也有显著影响,而“一带一路”政策能够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余振岳和者昌贵(2020)运用HM 指数分析法测度了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贸易依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谢一青和乐文特(2020)则横向比较了“一带一路”倡议沿途国家的贸易潜力,发现东盟相对于其他地区贸易潜力要大一些,应作为政策倾向的重点。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析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现状和潜力,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出口策略,是推动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必然选择。

学界通常用引力模型来测度贸易潜力,Tinbergen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距离和GDP 的原始引力模型,后续学者在其基础上加入相关变量进行拓展。张玉佳和段元萍(2011)以拓展后的引力模型探究了汽车零部件出口状况,发现人民币升值、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等因素不利于汽车零部件出口。何奕和程凯(2016)通过扩张的引力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国汽车出口的因素,结果显示双边距离、汽车总产量、双边GDP和互惠贸易等都具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汽车出口,李淑平(2016)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出口竞争力理论,研究影响安徽整车出口的因素,得出GDP、固投总额和FDI 等对汽车出口具有正向影响。谢非和刘超(2020)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对于汽车行业进出口的影响,发现汇率低估有利于汽车出口,高估有利于进口,且汇率失衡对汽车产业出口的影响大于对进口的影响。与此同时,刘超和傅炜(2020)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汽车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证实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汽车出口影响较大,对汽车进口影响较小。

所有出口的中国汽车均为“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即中国自主汽车厂商在国内生产的整车。从理论层面探究“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中国汽车出口东盟的影响,然后借鉴相关学者已有模型,构建拓展后的引力模型对中国汽车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经验证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汽车开拓东盟市场有所帮助。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贸易潜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之上从汇率因素、规模因素和成本因素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汽车出口东盟的贸易潜力。其中,汇率因素是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规模因素则包括: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双边GDP、人口总数和人均公路里程;成本因素则包括:双边地理距离、东盟十国各国海关的手续效率和港口设施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测算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理论框架,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分析“一带一路”对中国汽车出口东盟的贸易潜力时,则从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和削弱非关税壁垒这三个方面分析“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

(一)汽车出口贸易潜力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1.规模因素

双边GDP、人口总量以及进口国人均公路里程对汽车出口贸易的规模有重要影响。出口国GDP 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出口能力,进口国的GDP 可以反映出该国进口能力。出口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显示该国对汽车的生产成本和能力,若该值越大,表明出口国生产汽车的能力越大,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成本也就越低。进口国的人口总数越大,购买汽车的市场需求就会越大,相应的其进口需求也会提高。而进口国的人均公路里程既能反映该国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也能表明该国国民对汽车的需求程度。

因此可以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中国GDP 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

H2:中国人口总数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

H3:东盟十国的GDP 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

H4:东盟十国的人口总数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

H5:东盟十国的人均公路里程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

2.汇率因素

汇率对出口贸易潜力产生的影响则是以价格为中介来传导的。依据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长期来看,出口国货币升值将会提高出口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通常来说,普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是负相关的,所以汇率升高对于出口国产品的出口是不利的。

由此可以提出假设:

H6: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如果上升则将反向影响中国汽车对东盟十国的出口贸易潜力。

3.成本因素

双边地理距离对于贸易成本也具有重要影响,双边地理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销售价格也会越高,销量便会相应下降。进口国的港口建设质量对成本影响也比较大,进口国港口建设质量越高,则货物的装卸、仓储和物流成本就越低,进口商品销售价格就可以降低,销量就会上升。进口国的海关通关手续效率也是重要的成本因素,进口国海关通关手续效率越高,则海关通关速度越快,花费时间越少,能够节约大量仓储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售价,提升商品销量。

由此提出下列假设:

H7:两国之间的双边地理距离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具有负相关性。

H8:东盟十国的港口建设质量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具有正相关性。

H9:东盟十国的海关通关手续效率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具有正相关性。

汽车出口贸易潜力理论分析框架下图1 所示:

图1 汽车出口贸易潜力理论分析框架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潜力的影响分析

1.拓宽资金融通渠道

(1)资金融通现状

过去东盟十国大致有三种资金融通渠道: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中IMF 和WB在提供资金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其苛刻的贷款附加条件,均要求贷款申请国必须符合货币自由兑换、降低赤字率、实行对外开放和财政紧缩等侵犯国家主权的条约,东盟十国中除新加坡和文莱这两个国家以外,其余国家难以满足上述贷款条约。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利率较高,办事效率较为低下,而且每年只能提供100 亿美元,根本无法满足东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

(2)“一带一路”促进作用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由中国提倡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互补和共同发展。只需满足三个条件即可贷款:第一,符合环保要求;第二,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第三,能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可以使东盟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公路体系的完善,将会刺激汽车使用需求,中国汽车出口也会随之提升,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所以伴随着亚投行为东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援助,可以预见东盟十国对汽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中国汽车出口东盟的贸易潜力也会越来越大。

2.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1)基础设施对汽车出口的促进作用

汽车的使用有赖于良好的道路建设,“一带一路”倡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肯定会扩大汽车市场的规模。地理距离会影响运输成本,但是地理距离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通过减少物流时间来减少运输成本。港口建设质量则与装卸、仓储等成本息息相关,质量越高则成本越低,贸易潜力也会扩大。

(2)“一带一路”对东盟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含公路、港口、铁路和物流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市场规模,还能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大大减少地理隔阂,提高各国港口建设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潜力。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逐步开始,例如中国为柬埔寨建设了西哈努克港,缅甸建设了皎漂港;陆运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中南半岛交通规划,一共策划了4 条铁路:东线、中东线、中线和西线。此外,还有筹划已久的泛亚铁路,其中中越铁路和中泰铁路已经在建。随着物流通道的打通,物流速度的提升,中国汽车将会越来越多出口到东盟。

3.削弱非关税壁垒

“一带一路”提倡贸易通畅,定期举办的各类论坛将增加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并且随着各国政府之间交流增加,非关税壁垒也会逐渐减少,海关通关手续将会不断简化,进而增强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潜力。东盟自贸区是中国目前签订的最大的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给东盟十国提供了充裕的基建资金,高效的物流网络,为商品货物输入和输出东盟降低了成本,拓宽了渠道,能够大力推动东盟十国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互相交流也会增多,贸易联系会愈加紧密,各类关税壁垒逐渐减少,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经济命运共同体,而中国汽车出口东盟也会不断提高。

“一带一路”对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的具体的影响过程如图2 所示:

图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贸易潜力影响路径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东盟贸易潜力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汽车出口东盟贸易的引力模型构建

1.模型的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贸易潜力研究。一国贸易量会受到该国经济规模、市场需求、政治关系和汇率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大。若采取过度有利于商品出口贸易的措施,如低估汇率政策和出口补贴,其贸易量便有可能超过该国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决定的“应有贸易量”,使得贸易处于过度状态,潜力不足;反之,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那该国贸易量便有可能低于其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决定的“应有贸易量”,使得贸易处于不足状态,潜力较大。

至于测算出口贸易“应有贸易量”,则需用到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指出双边贸易规模受双边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制约,通过合适的计量回归方法,便可以计算出由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决定的引力模型的拟合值,拟合值指在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给定后,该国应有贸易规模。之后,便可以通过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比较来判断该国贸易潜力。

在贸易潜力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拓展的引力模型,依据拓展后的引力模型的回归方程测算出估计值,将实际出口值与估计值进行比较,若估计大于实际,则出口不足,有贸易潜力,反之则出口过度,潜力不足。依据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贸易潜力进行分类:若实际值与估计值之比大于等于1.2,则属于潜力再造型;大于0.8 小于1.2 时,属于潜力开拓型;小于等于0.8 时为潜力巨大型。

2.模型构建及相关变量说明

为了探究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贸易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测算贸易潜力大小,并探究“一带一路”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贸易潜力是否有影响。从理论分析可知,影响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汇率因素、成本因素和规模因素。

结合研究目的和数据可得性,以2007—2017 年为时间跨度,以中国对东盟十国的汽车出口总额为因变量,双边人口总数、GDP、地理距离为自变量,构造传统引力模型,用以考察中国汽车出口东盟贸易的影响因素。构造的传统引力模型采用对数形式,目的是克服变量量化方法差异和异方差的影响。传统引力模型其形式如下所示:

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加入更多变量对影响中国汽车出口额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一个拓展的引力模型如下所示:

在上面的模型中,下标j 代表中国,i 代表第i 个东盟国家,上标t 则代表第t 年。

各解释变量含义如下:

3.数据来源

选取2007—2017 年东盟十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测算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潜力值。其中,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各国的出口额出自历年《中国汽车市场年鉴》;东盟十国各国的GDP、人口总数、汇率进口海关通关手续效率和港口建设质量均出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北京与东盟十国各国首都的直线距离来自(法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CEPII);东盟十国人均公路里程数据来自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数据库。

(二)实证分析

1.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实证分析的数据是一个面板数据,对面板数据的回归处理可用三种方式: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需通过计量方法检验哪种回归更适合。首先通过LSDV 法来比较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所有个体虚拟变量均是不显著的,故不能认为固定效应回归优于混合回归;第二步运用LM 检验比较混合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结果表明LM 检验强烈拒绝“不存在个体随机效应”的原假设(p 值为0.0000),即认为在随机效应与混合回归二者之间,应选择随机效应;最后使用Hausman 检验,结果表明p 值为0.3464,不能拒绝原假设“Ho:ui与解释变量不相关”,故应使用随机效应回归,而非固定效应回归。所以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传统引力模型与拓展后的引力模型计量结果分析如表1:

表1 传统引力模型与拓展后的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图3 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10 年出口额图像

(1)传统引力模型结果

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中,总体R2为0.7703,表明传统引力模型的拟合效果还是不错的。除东盟十国人口总数未通过检验,其余各解释变量都通过了置信度为10%的显著性检验,部分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但是五个变量中,有一个变量与预期符号不相符:中国人口总数增加会导致出口额的大比例下降,原因可能是中国人口增加,国内汽车消费也会上升,而汽车行业短期内产量不能跟上,可能减少出口以满足国内消费者。

(2)拓展后的引力模型结果

在加入其他变量后,从表3 中可以得出拓展后的引力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总体R2为0.7958,相比于传统引力模型有所提升。有四个变量:东盟十国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东盟十国海关通关手续效率和东盟十国人均公路里程不显著外,其他变量相对比较显著。原有的五个变量除均与传统引力模型的符号相一致,新加入的四个变量除港口建设质量外与预期符号相一致,这一原因可能是东盟十国中进口中国汽车数量较大的国家港口建设较为落后,而港口建设比较发达的如新加坡、文莱等进口量较小。

2.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贸易潜力值测算

由拓展后的引力模型的计量结果,能够得到具体的估计方程式为:

由上面的回归方程式,可以对2007—2017 年中国对东盟各国汽车潜在出口额进行估计,之后与实际出口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值高于估计值时,为出口过度,贸易潜力不足;当实际值小于估计值时,为出口不足,双边贸易还存在很大的贸易潜力。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进行结论分析,通过将实际值与估计值进行比值计算,进而得出贸易潜力比值,以便于将十国的贸易潜力进行分析归纳。计算结果如表2、3 所示:

表2 2007—2017 年中国对马、印尼、泰、菲和新的汽车出口潜力值

表3 2007—2017 年中国对文、越、老、缅和柬的汽车出口潜力值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得,中国汽车对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的实际出口额是大于估计的出口额的;对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和老挝的实际出口额是小于估计的出口额的。据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的分类标准东盟十国均属于潜力开拓型,菲律宾潜力最大,缅甸潜力最小。

为了使结果更加清晰明了,可以对表2、表3 计算出的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值进行平均计算,得到中国对东盟各国11 年汽车出口贸易潜力的平均情况,其结果如表4 所示:依据上述计算结果,通过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对比,可以将东盟十国划分为“出口不足国”和“出口过度国”。其中出口不足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和老挝,所占比例为50%;出口过度国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和柬埔寨,所占比例为50%。这说明中国对东盟十国的汽车出口贸易还有一定的潜力,可以加大出口宣传力度,同时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提高中国汽车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度,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开发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表4 2007—2017 年中国对东盟十国汽车出口平均情况

贸易潜力值并非越大越好,更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结合东盟十国出口额大小和潜力值大小,将十国细分为四种:出口额大且潜力大的,是大力开拓型,不但说明当前出口额可观,中国汽车适合该国市场,也说明在该市场上中国汽车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针对性加大开拓力度,尽力提升未来出口额,是中国汽车出口重点开拓对象;出口额小但潜力大的,是有限开拓型,说明该国中国汽车市场相对狭小,虽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是提升数额有限,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开拓对象,但是不宜投入过多精力;出口额大但潜力小的,是维持现状型,说明当前中国汽车在该国市场上处于一个高峰期,此时加大开拓不能提升出口额,只会增加开拓成本,故尽力维持现有状态比较好;出口额小且潜力小的,是出口再造型,说明依据现行策略中国汽车在该国市场上不但当前不受欢迎,未来也很难有所突破,需要根据该国具体情况找出新的增长点,改造现有出口情况。根据上述分类方法,可以四象限图表示出来,如图4 所示:

图4 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贸易潜力四象限图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潜力变化

以2013 年为界,计算2007 年到2012 年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平均值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值;计算2013 年到2017 年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平均值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值。从实证层面验证“一带一路”倡议对增强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贸易潜力是否有利。计算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一带一路”前后贸易潜力变化对比

印度尼西亚虽然贸易潜力值在变小,但是其幅度很小,而且在“一带一路”政策中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越南近几年与中国存在一定的政治对立,导致有所下降;新加坡和文莱两国本身国小地狭,特别是新加坡为了限制汽车拥有量,设置了高额的购置税和停车费等,导致汽车需求量并不高;柬埔寨则为东盟中较为贫穷的国家,本身就对汽车这种高档消费品消费能力不够。此外,通过观测,可以发现潜力变化幅度很小,可能是由于“一带一路”政策提出时间较短,倡导的许多计划和构想不能马上实现,而且各国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矛盾,要做到心意相通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应当稳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潜力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与东盟十国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离不开与东盟十国的合作。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通过加强合作和交流,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谋取共同的利益和幸福,也能促进中国汽车出口东盟十国。

1.加大政府间合作,努力消除贸易壁垒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会促进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合作,中国车企可以利用这一机遇多举办汽车方面的会议和论坛。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可以携手合作,简化相关行政手续,提高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通关便利化水平。

2.增加对东盟十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东盟十国中除新加坡和文莱,基础设施较好,其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落后,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国可以利用“一带一路”这个大平台,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参与投资东盟各国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东盟十国资金缺乏的难题,拉动中国汽车对东盟十国的出口。此外,还可以推动中国各大汽车厂商“走出去”,前往东盟投资设厂,规避贸易壁垒,降低成本,取得价格优势。

(二)面向东盟实现金融领域逐步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中国与东盟的汽车贸易均使用美元进行支付,但受美国经济影响,近年来美元波动幅度较大,对使用美元支付的国际贸易业务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可以加大对东盟的金融开放程度,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摆脱美元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的汽车贸易以人民币直接进行交易,将更加容易维持汇率稳定,减小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额外损失,进一步促进中国汽车出口东盟。

(三)增强中国车企自身实力

1.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东盟各国国情各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对中国汽车厂家的营销方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依据各国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找准突破口,才能提升中国汽车出口到东盟十国的出口额。

2.推进中国汽车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著名汽车品牌,但是也应当看到,与老牌汽车强国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相比,中国汽车依旧处于极大的劣势。此外,世界汽车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当下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是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所以中国汽车应当顺应市场潮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境外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完善的销售渠道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汽车企业竞争的重要环节,曾经的奔驰漏油事件和4S 店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风波,导致奔驰汽车口碑一落千丈,对其产品销售产生了极大影响,可见良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对一家车企来说是多么重要。就国际贸易来说,由于时空差距,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中国汽车厂商可以在东盟各国设立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全套完善的服务,提升品牌形象,培养品牌忠诚度。

猜你喜欢
汽车出口引力潜力
商务部:加快推进与重点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定
我国汽车出口欧洲的认证现状探析
潜力榜
引力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汽车出口四年下滑40% 自主品牌海外遇冷
感受引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