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暴露疗法对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1-03-09 02:48刘景景何萌李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弥漫性淋巴瘤患病

刘景景 何萌 李文

淋巴瘤是一种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国内每年新增淋巴瘤病例约9.30 万,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约为0.5 万,非霍奇金淋巴瘤约为8.8 万[1-2]。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是最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病例的1/3,且超过50%的患者确诊时已存在结外病变侵犯[3]。化疗是临床治疗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方法,但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绝望情绪严重,心理负担较大[4]。现实暴露疗法强调以数据、图表、案例等多样化形式引导患者认清现实,并促进其逐步接受现实,通过正性现实同化患者,进而调节其心理状况[5]。本研究在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现实暴露疗法,探究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 年6 月—2020 年6 月医院收治的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120 例,纳入条件:符合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临床诊断标准;化疗周期≥3 个周期;预计生存期≥6 个月;既往无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入组前无焦虑、抑郁情绪;知晓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化疗期病情急剧恶化或死亡;存在认知沟通障碍。按照性别、年龄、TNM 分期组间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40 例;年龄43.59±2.48 岁;TNM 分期:Ⅰ期15 例,Ⅱ期20 例,Ⅲ期20 例,Ⅳ期5 例。观察组中男22 例,女38 例;年龄43.87±2.43 岁;TNM 分期:Ⅰ期16 例,Ⅱ期20 例,Ⅲ期18 例,Ⅳ期6 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方案经过医院伦理论证,患者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①常规宣教。发放健康手册,指导患者阅读健康手册并进行简单宣教。②常规情绪疏导。了解患者负性情绪成因,并通过语言沟通疏导患者情绪。③其他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现实暴露疗法,具体如下:

1.2.1 “患病-预后”现实暴露

(1)患病现实资料整理:护理人员以“淋巴瘤/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存活率、死亡率”为关键词,通过万方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及搜索引擎搜集相关文献或资料,经全文阅读法对文献或资料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研究所得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6.3/10 万人”“每年新发病例为9.3 万”“规范化治疗下淋巴瘤治愈率超过了60%,其中霍奇金氏淋巴瘤治愈率为70%~90%,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治愈率或长期生存率为50%”“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约占淋巴瘤的35%”“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女性占比为66%”“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5 年生存率为30%~76%”等[6-7]。

(2)患病现实描绘:护理人员结合整理所得数据绘制“淋巴瘤患病现实柱状图”“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病现实柱状图”,横坐标为“项目”,包括发病率、年增长率、规范化治疗下存活率(治愈率或五年生存率)、死亡率、复发率,纵坐标为“概率(%)”,下发所绘柱状图,并向患者解释图中数值含义,近5 年变化趋势,以强化患者对疾病现实的认知和促使其接受患病现实;健康教育工作分2 次开展,间隔3 d,每次20~40 min。

1.2.2 “化疗-护理”现实暴露

研究通过回顾“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体验质性研究”访谈录音,暴露化疗现实。①质性研究录音。访谈对象:2017 年1—5 月收治的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5 例;访谈问题:“您进行了几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前后您的身心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化疗前您是否存在抵触或恐惧心理,是如何克服的?”“您的化疗费用是多少,报销情况如何?”“化疗期间您出现了哪些不良反应,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录音时长:40 min。②化疗现实暴露。化疗第1 天,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回顾“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体验质性研究”访谈录音,并提供录音对象访谈提纲,患者选择自身关注问题或疑惑问题提问,护理人员做深入解释,以强化其对化疗现实的认知。如患者关注“化疗期间您出现了哪些不良反应,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护士则介绍化疗期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并结合临床数据说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恶心呕吐发生率60%~80%”“食欲减退40%~70%”等,并结合临床案例说明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包括“芳香疗法”“耳穴刺激”等,比较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芳香疗法干预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0%~60%,明显降低”,每次30 min,分2 次进行,每次间隔2 d。

1.3 评价指标

(1)心理弹性水平:护理干预1 周后,借助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评价,包括3 个评价因子,分别为乐观性、坚韧性、力量,共有25 个条目,均采取5 级评分法,分值为0~4 分,量表总分为100 分,根据评分划分心理弹性水平,<50 分,则低水平,50~74 分,则中等水平,≥75 分,则高水平,统计中高水平患者例数,计算心理弹性中高水平患者占比[8-9]。

(2)焦虑抑郁状况:护理干预1 周后,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各量表均包含20 个评价项目,且均采用Likert4 级评分法,粗分为1~4 分,粗总分为20~80 分,标准分为1.25 倍粗总分取整部分,其中SAS 量表标准分为50 分,SDS 量表标准分为53 分,分值大于标准分则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且评分大小与情绪严重程度一致[10-1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比较

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的乐观性、坚韧性、力量3 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3 讨论

我国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标化发病率约为4~6/10 万,其中女性占比为66%,且发病年龄集中于35~40 岁[12]。文献[13]报道显示,规范化疗方案下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期能得到有效延长,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面对疾病、化疗不良反应及预后不确定等问题时,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其治疗信心明显下降,而临床常规护理缺乏对化疗期心理的关注,护理干预效果一般[14]。

本研究在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现实暴露疗法,探究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乐观性、坚韧性、力量3 个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面向患者开展“患病-预后”现实暴露,对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病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发病率、年增长率、复发率等,并以条状图形式呈现,向患者介绍患病信息,以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消除其病耻感,促进其逐步接受患病事实,增强心理坚韧性;通过对预后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规范化治疗下5 年存活率、治愈率、死亡率等,对近5 年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5 年存活率、治愈率的上升趋势”、“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病死率的下降趋势”,据此明确临床治疗有效性,促使患者形成乐观态度。研究面向患者开展“化疗-护理”现实暴露,通过回顾相关主题的访谈录音,强化患者对化疗身心体验、化疗不良反应、化疗期护理效果的了解,消除患者对化疗的错误认知,如化疗弊大于利、化疗副作用多且干预效果差等,以缓解患者化疗前、化疗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15]。

综上所述,现实暴露疗法在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强化其对现实情况的认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猜你喜欢
弥漫性淋巴瘤患病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完形填空训练
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B型超声对中老年脂肪肝诊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