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痹丸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2021-03-09 03:25何吉芬蓝义琨曾荣香张春盛覃彪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颈椎病复发率针灸

何吉芬 蓝义琨 曾荣香 张春盛▲ 覃彪民

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药剂科,广东佛山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佛山 528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因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引起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受压或者神经根受到椎间盘压迫,出现以颈肩部疼痛和上肢放射痛、麻木、烧灼感、针刺感、感觉迟钝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之一[1-2]。目前,该疾病的西医治疗方式主要是以药物控制患者的症状,缓解自身疼痛,但是不良反应较多,效果也欠佳[3],使得多数患者对治疗产生了抵触心理。中医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逐渐获得患者的认可[4],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制备透痹丸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确切,且毒副作用也较小,配合针灸治疗CSR,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因此,本研究比较62 例CSR 患者分别采用透痹丸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9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62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26~68 岁,平均(39.8±7.8)岁;病程3.2~8.1年,平均(5.2±1.2)年。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7~70 岁,平均(40.0±8.0)岁;病程3.3~8.2年,平均(5.3±1.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5]中对于CSR 的诊断标准。①患者年龄不限,中老年患者比例大,但青壮年人中有损伤史、劳损史或者颈部畸形也会导致疾病发生;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手臂疼痛、麻木)范围与颈神经支配区域一致;③影像学检测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者形成骨赘。纳入标准:①符合CSR 诊断标准[5]的患者;②年龄25~70 岁;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治疗前7 d 内服用其他对疾病治疗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②上肢疼痛为主要症状而非颈椎退行性病变所致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疾病的患者;④哺乳期产妇或者孕妇;⑤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6]。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颈椎牵引与吲哚美辛肠溶片(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223,规格25 mg/粒),口服,1 粒/次,2 次/d。颈椎牵引采用坐位带枕颌布兜牵引,30 min/次,1 次/d。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2.2 观察组 采用佛山市中医院制剂透痹丸联合针灸方法,透痹丸(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批准文号粤Z20060047,生产批号20181012),浓缩水蜜丸7.5 g/包,口服,2 包/次,3 次/d。针灸步骤:嘱咐患者俯卧位,将项背部暴露,行针医师以拇指循按患者颈部颈椎局部寻找压痛点风池穴、大椎穴、外观穴、合谷穴、后溪穴,并标记;穴区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0.25×40 mm 一次性针灸针,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选择爪切法、针刺的方向、深度严格按照穴位针刺操作的要求(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0.8~1.2 寸,颈夹脊穴针尖朝向脊柱方向刺入0.5~1.0 寸,大椎穴向上斜刺0.5~1.0寸,合谷穴向后斜刺0.5~1.0 寸,外关穴直刺0.5~1.0 寸,后溪穴直刺0.5~0.8 寸),进针后进行捻转、提插,留针30 min,每日1 次。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参照《颈椎病疗效判定的研讨》[7]。治愈:患者病症消失,肌力恢复正常,颈部以及上肢功能正常,可以自行进行劳动,症状缓解>90%;显效:症状明显改善,颈肩背疼痛程度减轻,颈部及上肢功能改善,症状缓解>75%且≤90%;有效:症状及颈肩背疼痛程度减轻,劳动力功能有障碍,症状缓解>30%且≤75%;无效:症状及疼痛程度均未见好转且有加重迹象,症状缓解≤3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随访6 个月,观察患者在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1 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和治疗后6 个月随访时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 个月和治疗后6 个月的复发率高于治疗后1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的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有5 例(16.13%)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0 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P<0.05)。经对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消失,且检测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项目均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通讯设备的不可或缺,颈椎病也已经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疾病,而CSR 是所有颈椎病类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一般来说,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多发疾病,其中40~60 岁为颈椎病的高发年龄,而70 岁以后患病率则高达90%[8]。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颈椎病的患病率逐渐呈年轻化趋势,预计将成为21世纪发病较高的临床疾病之一[9]。CSR 发病机制[10]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所诱发的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等相关组织结构退变,导致颈部神经根受到刺激以及压迫,引起周围循环障碍及局部炎症反应,从而造成神经根受刺激产生相应的根性症状。

在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对CSR 明确的病名记载,但是在中医文献中早就有描述颈椎病症状的记载。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对于CSR 的范畴归属为“痹症”“项痹”,《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素体肝肾亏虚、筋骨不健,气血虚少,筋骨失养,加之过度劳损,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患者机体,经络气血受到痹阻,各处不同从而造成疾病的发生[11]。临床根据辨证论治,可以分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型[12],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目前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由药物、针灸、综合疗法等。中医传统方法中的中药治疗、针灸、中药外敷等在治疗CSR 中体现了一定的优势,其中中药和针灸方式临床上应用简单、安全毒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CSR 多以风寒湿型为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风寒湿证的治疗主要是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益气活血、通痹止痛为主。

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制备的透痹丸中主要中药材包括:羌活、僵蚕、乌梢蛇、桑枝、制川乌、全蝎、田七、防风、黄芪等。以祛风除湿,益气活血,通痹止痛为主要治疗功效。主治营卫两虚,风湿痹着、身体酸痛、手足麻痹、肩肘痹痛、项背拘急、活动不利等,对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效果佳。组方中羌活辛温,气雄而散,发表作用较强,主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气,经通利关节达到对机体止痛效果,羌活擅长治疗腰以上的风寒湿痹,尤其是以肩背肢节疼痛效果最佳,目前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羌活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的作用[13-14]。方剂组成中的防风、桑枝可以加强羌活祛风、散寒、除湿的效果,僵蚕具有熄风解痉、活血通络以及化痰散结的功效,而现代药理也表明中药僵蚕具有抗凝抗炎的作用[15]。制川乌性热,味辛苦,主要归心、肝肾、脾经,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临床疗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中药制川乌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16]。全蝎、乌梢蛇可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对于难以解除的顽固性痹痛疗效尤其显著。黄芪益气扶正,用于治疗痹症日久造成的机体气虚血瘀症状。针灸中的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可以调节阳经气血,是临床治疗CSR 的要穴[17],同时有研究报道[18-19],颈夹脊穴、风池穴、大椎穴、外关穴、合谷穴、后溪穴均可以具有舒筋活络、通行经络气血,以达到缓解或者消除颈神经根受压状态,达到治疗CSR 的目的。因此,中成药内服再配合针灸刺激相关经穴,增强了局部以及全身经络的通利性,改善了经络内的气血运行的状态,从而对颈椎局部以及相关部位的症状改善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在本研究中,采用了中药透痹丸联合针灸治疗CSR,与西药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更高,随访6 个月,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也较少(P<0.05),其研究结果也与陈星[20]的研究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总之,针灸方式可以有效缓解CSR 患者颈椎布局的神经、肌肉症状,透痹丸以祛风除湿作用为主,兼含有大量虫类药材,通络的能力较强,还兼顾补气、活血的效果,现代医学方面也具有较好的镇痛消炎的作用,减轻或者解除神经根的刺激,扩展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的循环[21],改善了患者患处部位的代谢障碍,两者配合与西药治疗方式比较,对CSR 具有明确的疗效,随访后的患者复发率低,不良反应也相应较少,是值得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颈椎病复发率针灸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