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辽宁省阜新市不同类型学校新生结核病筛查结果分析

2021-03-09 03:25史恒越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阜新市结核病阳性率

史恒越 陈 曦

辽宁省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部,辽宁阜新 123000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结核病患者数量仍较多。近年学校结核病疫情倍受社会关注,是结核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于学生的高强度学习压力、且自身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卡介苗的保护效力下降等因素,感染结核菌后更容易发生结核病。校园内人群密集,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容易发生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因此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重点人群之一。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 版)》[3]中的要求,对初中、高中及大学入学新生进行结核病筛查。2019年阜新市教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积极筹措本级政府财政支持,对全市9 所市教委直属的高中(含初中部)、职业学校、特殊学校新生开展了免费、自愿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阜新市教委直属学校9 所,其中普通高中5 所(市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市蒙古族中学)、职业学校(高职、中职)3所(第一职专、第二职专、阜新市卫生学校)、特殊学校1 所(阜新市盲聋职业学校)。9 所学校共3997 名学生,全部为2019 级入学新生。

1.2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原则,制定《2019年阜新市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技术方案》,对市教委直属9 所不同类型学校所有的新入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自愿且符合筛查条件的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 试验)和胸片拍摄。问卷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和学生个人信息,结核病相关症状的筛查,如咳嗽、咳痰是否大于两周,是否有低烧、乏力等结核病症状,同意筛查且排除禁忌症的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PPD 试验所用试剂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20180615。用75%酒精消毒后,于受试者前臂中下1/3 处皮内注射1 mL PPD 试剂,72 h 后组织专家观察结果,根据硬结的横、纵直径,计算出硬结平均直径(以mm 为单位)后登记。

1.3 判定标准

PPD 试验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于前臂掌侧中下1/3 处皮内注射0.1 mL(5 U),注射后72 h 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接,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皮肤硬结平均直径<5 mm 或无反应者为阴性;5 mm≤硬结直径<15 mm 为一般阳性反应;硬结直径≥15 mm 或有水泡、坏死等为强阳性反应。胸部X 线检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PPD 试验结果强阳性者进行拍摄胸片。胸部X 线检查异常者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同时,由临床专家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4]明确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 精确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PD 筛查情况

接受PPD 试验者共3867 名。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殊学校PPD 试验筛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职业学校筛查率最高,其次为普通高中。不同类型学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高中结核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特殊教育学校,最后为职业高中(表1)。

表1 不同类型学校PPD 试验筛查情况[n(%)]

2.2 不同特征学生的PPD 强阳性率的比较

不同年龄新生的PPD 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地区、入学形式的新生PPD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阜新市不同特征学生PPD 筛查结果的比较[n(%)]

2.3 PPD 强阳性学生处置情况

对9 所学校中244 例PPD 强阳性者行胸部正位片检查,发现1例陈旧性肺结核,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胸片正常后的学生由结核病定点医院下发预防性服药告知书,回收结果均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PPD 强阳性率超过平均水平的学校有4 所,分别为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蒙古族中学,PPD 强阳性率超过平均水平的班级30 个(表3)。定点医疗机构对224 例PPD 强阳性者未患结核病的学生发出3~6 个月后复查的通知,不同类型学校复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3 新生入学PPD 筛查强阳性率超过平均水平的班级(n)

3 讨论

PPD 试验是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当前多数国家均使用该方法来对儿童、少年和青少年结核菌素感染进行筛查[5]。近来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感染潜伏性结核病的风险较高,中小学是较为理想的筛查青少年潜伏性结核病的重要阶段,入学体检发现的结核病患者以涂阴肺结核为主,临床症状不典型,如不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有极大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甚至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8]。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阜新市9 所学校入学新生强阳性率高于徐青龙等[9]对山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结果,也高于姚勇军等[10]对银川不同类型学校新生结核病筛查结果,低于谢恬等[11]对石河子地区的报道结果。PPD试验强阳性者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12]。有报道称PPD试验强阳性者结核病两年发病占90%~95%[13]。本研究对PPD 强阳性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告知并建议预防性服药,但所有强阳性学生均拒绝预防性服药。预防性服药受学生甚至家长主观意愿、部门间协调合作等因素严重制约,其可行性并不高[14],这无疑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议制定政策对新生筛查PPD 强阳性者进行评估,提高开展预防性服药的依从性。此外,还须加强对PPD 试验强阳性者的后续监测管理,这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潜伏感染者一旦在校园内发病,既可能引发校园内聚集性疫情,也使结核病筛查早期发现潜在感染者的工作失去了意义。

表4 不同类型学校学生PPD 筛查强阳性者3~6 个月复查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普通高中新生PPD 筛查总体阳性率比职业高中、特殊学校高,参与调查的5 所普通高中,其中4 所为全市普通高中的重点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说明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的市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市蒙古族中学的学生强阳性率高于学习压力小的职业高中、特殊类型学校。参与调查学生的PPD 强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随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素质较男性差,对结核菌更易感,与相关报道结果[15]一致。城市新生的PPD 试验强阳性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新生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密集,参与调查学校的城市班型密度普遍高于农村学校,且课业负担重,与全市学校结核病疫情主要集中在城市高中的趋势是吻合的,本调查显示了入校城市新生的结核病潜伏感染率高于农村新生。走读生PPD 试验强阳性率高于寄宿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阳性率高的学生集中在城市走读高中有关。PPD 筛查强阳性率高的4 所学校(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市蒙古族中学)是历年全市结核病疫情高发学校,也是全市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高风险学校,应予以重点管控。

由于本研究抽样年龄集中在高中年龄段,显示出不同年龄组PPD 试验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报道显示[16-17],小学至大学新生PPD 试验强阳性率逐渐升高,高中新生总阳性率比初中新生高,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感染机会增多。高中以下阶段因结核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建议对初中寄宿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可以采取通过看卡痕、询问可疑症状等方式开展,对于无卡痕及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学生进一步采取PPD 试验。

综上所述,阜新市新生结核菌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城市内重点高中的走读生、女生是此次调查的高危人群。全市在市直教育机构开展了入学新生的免费筛查,建议在私立高中和县级高中推广此项工作,纳入新生入学体检的必查项目,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以提高早期筛查结核病的发现率。另外,PPD 试验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18],本试验虽然没有筛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但发现了244 名学生潜伏感染者,因此还须加强对PPD 试验强阳性者的后续监测管理,这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本次筛查工作,学校已充分利用本次的筛查结果,建立了强阳性学生随访档案,追踪学生在1年内胸片复查结果,对强阳性率高于本次筛查平均水平的班级作为管控的重点,关注强阳性学生和强阳性率高的班级可能发生结核病疫情的风险,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系,督促学生将胸片复查结果告知学校,及早发现潜伏感染者在学校发病的情况,防止结核病在学校暴发流行。

猜你喜欢
阜新市结核病阳性率
奇妙的音乐盒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阜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感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