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3-09 03:25陈友莲付光蕾许云耀林桂梅陈利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出院

陈友莲 付光蕾 许云耀 林桂梅 陈利霞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梅州 514700;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 510630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发展到后期易导致肝硬化[1]。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严重,且伴有诸多并发症[2],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5]。通常情况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时间的抗病毒治疗,因治疗时间较长,需要保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确保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6]。然而,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还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研究[7]显示,非系统性出院计划及不恰当的出院后护理,是导致患者多次再入院的主要原因,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式,而延续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对接收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治疗的120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42~70 岁,平均(53.02±5.97)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7 例,中学28 例,小学21例,文盲4 例。干预组中,男36 例,女24 例;年龄43~69 岁;平均(53.13±5.96)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5 例,中学33 例,小学20 例,文盲2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纳入标准:①与肝硬化诊断标准相符;②年龄>18 岁;③神志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者;④患者及家属在自愿前提下签署知情协议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肝癌患者;②短时间内存在重度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败血症、腹膜炎及肺炎者;③言语功能障碍患者;④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本试验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及者家属讲解引发乙肝肝硬化病因、预防对策、治疗对策及传播途径等,出院前,告知患者根据医生嘱咐服用药物,合理饮食,并定期复诊。

1.2.2 干预组 接受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创建个人档案,内容有姓名、联系电话、性别、治疗药物名称、传播途径、服用剂量、家庭住址、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等。在患者出院前,给患者联系卡,上面包括护士站电话。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延续性护理内容、流程、目的及时间,告知患者家属将患者药物服用状况记录下来。②患者出院后:以档案内容为依据,平均15 d 开展1 次电话随访,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并对药物服用记录进行掌握,对于未严格遵守嘱咐的患者,对其原因进行询问,并给予相应的劝导。对患者疾病变化状况、不良反应及生活习惯进行跟踪,并对护理方案适当调整。③微信平台:在患者出院前,对本科微信平台进行观察,编写健康指导,审核人员包括专科医生和护士长,在审核合格后,将其上传至微信平台,健康指导内容包括药物服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乙肝肝硬化知识及心理指导。针对患者及家属提出问题,由专科医生或护师及以上人员详细解答。④利用微信平台上传心理测试问卷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平均15 d 填写1 次,并对患者实际心理状况进行观察,通过电话随访方式给予患者足够心理支持,护理人员主动倾听患者内心诉述,尽可能将患者的孤寂感及顾虑消除,并予以患者鼓励和支持,为患者介绍康复案例和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抵抗疾病的自信心[8]。⑤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从情感及心理两个方面给予患者支持,减少家庭争吵次数,指导家属多陪伴在患者;一旦产生突发症状,立即向医院求救。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并记录数据。生活质量应用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进行判定,包括物质状态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心理状态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判定,分值越高表示焦虑及抑郁越严重。护理满意程度:总分100 分,分值在80~100 分则表示十分满意;分值在60~80 分则表示较为满意;分值在60 分以下则表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HAMD 及HAMA 评分的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的HAMD 和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HAMD和HA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HAMD 和HAMA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HAMD和HAMA 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MD 及HAMA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MD 及HAMA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HAMD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t 值P 值HAMA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t 值P 值对照组干预组t 值P 值60 60 12.32±2.19 12.52±2.29 0.489 0.626 11.73±1.44 7.55±1.68 14.650 0.000 1.848 13.323 0.070 0.000 13.65±2.46 13.60±2.49 0.111 0.912 12.95±2.38 8.57±2.27 10.330 0.000 1.504 12.522 0.138 0.000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的物质状态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 物质状态功能 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对照组干预组t 值P 值60 60 55.13±12.96 81.79±13.29 11.125 0.000 59.68±16.43 79.23±13.38 7.147 0.000 53.67±13.21 80.89±16.28 10.057 0.000 58.47±13.96 82.64±14.89 9.173 0.000

2.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乙型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包括假小叶、再生结节及肝组织纤维化、弥漫性肝硬化等[9-11],患者通常会产生抑郁、焦虑及紧张等负面情绪,截止到目前为止,无彻底治疗痊愈的方法,疾病多次发展会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常规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通常根据医嘱给患者相应的护理对策,缺乏个性化护理措施,特别在出院后,常规护理随之结束,患者依旧需要继续服用药物,而有些患者并未能全面认识疾病,所以服药依从性和遵医态度较差。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是在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患者专业指导及护理[12],以保证患者安全、准确的接受家庭治疗,即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待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家庭随访、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具体状况,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促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积极性的提高[13];另外,及时根据患者心理变化程度及疾病发展状况调整心理干预对策,将患者家属陪伴及监督作用发挥出来,降低药物错误服用率和漏服率,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14-15],改善其心理状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HAMD 和HAMA 评分,护理前,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HAMD 和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质状态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将延续性护理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不仅可使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得到改善,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16],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乙肝肝硬化出院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第五回 痊愈出院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