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皮影文化体验APP设计研究

2021-03-09 13:34单文玥路由
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传统

单文玥 路由

摘要:为促进传统皮影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高人们对皮影戏的关注度。文章研究了皮影戏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皮影戏数字化的优势,深入挖掘了皮影戏的时代价值。文章以“影”皮影文化体验APP设计为方向,运用设计方法论,以提高皮影文化参与感为目的,从策略层、功能层、结构层、表现层四个层面进行了设计。构建出合理的信息框架,整合出皮影互动体验APP的设计思路。该方法可以为皮影戏的传承和其他传统文化推广提供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APP设计体验文化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1-0150-03

引言

皮影戏是传统手工艺与表演艺术的结合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互联的智能化时代,移动应用程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了解文化传承的的重要工具。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皮影戏的活态传承,彰显皮影戏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有必要通过互联网结合有效的数字化方法进行创新研究,来提高人们对于皮影文化的认识【1】。

一、皮影戏数字化设计优势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它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的探索既顺应时代需求,又因其本身的艺术特性而具有一定优势。

(一)皮影艺术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渊源。虽然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皮影戏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已经有董十五、曹保义等9位影戏艺人进行皮影表演。《影戏图》是一幅在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的金代壁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盛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了流行全国的繁荣局面。皮影戏的剧本大多取材于传奇、传说、历史等。剧本用词简洁,故事引人入胜,且文学价值极高凹,颇具教育意义。

(二)皮影艺术有非遗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传承意义。2006年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专家的参与,更需要大众的了解与传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皮影艺术已不足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积极探索既有传统特征又具现代意识的传承方式,以便使皮影知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关注并赋予皮影艺术新的生命【2】。

(三)皮影造型特征獨特有美学欣赏价值。皮影的人物特征鲜明,人物造型夸张、色彩绚丽、变形大胆,集绘画与雕刻于一体。人物设计一般为侧身五分脸正身七分脸的平面形象。人物造型分为生、旦、净、丑等,与传统戏剧较为一致。传统皮影用特殊的工艺将动物皮做成半透明状,因原材料的特性使皮影不易保存。数字化技术能再现皮影的色彩和轮廓,有利于皮影的保存与传承,使皮影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皮影可与新媒体传播途径结合并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使文创年轻化,以增进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四)皮影艺术在感官上有深刻的发展潜质。视觉上,光、影、色的组合效果,使皮影戏极具观赏性。听觉上,艺人们用地域性的曲调,配合乐器伴奏,讲述故事。操作上,表演者在幕后手持操纵杆,通过握、转、滚、夹来完成各种动作,正是“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数字化的展示丰富大众的感官体验,而皮影戏和数字化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技术。皮影戏的数字化使体验者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比传统皮影戏增加了互动性功能,更能给体验者带来趣味和沉浸式的体验。

二、皮影APP设计方法

(一)需求功能分析法

需求功能分析顾名思义是以功能为核心的分析方法,有助于避免或尽早剔除非必要功能,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传统的皮影戏中,观演模式单一,观众会随故事情节的发展情绪起伏,观众与皮影戏的互动表现为情感的共鸣。这种表演形式,观众参与度低,互动形式单向且被动【3】。现今,公众对于皮影戏内涵的认识单一、碎片化对皮影戏的了解趋于形式和表面,更是缺少体验感,导致对皮影戏缺乏“认同感”和“持续感”。因此,产品功能可以简单定义为:注重传统文化参与感的皮影交互体验式社交活动平台。

(二)游戏化设计方法

游戏化设计的合理运用能提高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用户行为方式。游戏是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喜爱的文化形态。现在,游戏设计的机制和元素已不只局限于游戏行业,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4】。皮影戏的游戏化应以皮影文化的传承为核心,针对皮影这一项非游戏活动以游戏机制为落脚点,通过游戏的娱乐属性来吸引用户实现行为养成。通过排行榜等方式与奖励用户真实的皮影文创建立联系,在皮影内容或奖励中加入未知惊喜,刺激用户主动持续参与,使皮影在用户的分享过程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同时应借助本地资源,充分利用皮影APP平台功能,开展线下活动,拉近皮影和大众的距离,使非遗更真实【5】。不同的非遗文化内容适合不同的游戏表现形式。皮影艺术由传统手工艺和表演艺术两个部分组成,皮影戏的表演艺术包括剧本、唱腔、影人操作三个部分。因此,皮影戏的表演艺术适合双向互动式和叙事的游戏模式,而传统手工艺部分可以根据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皮影的制作步骤,体验皮影的制作过程,并设计自己的专属皮影。

(三)视觉与界面设计方法

“视觉设计是对产品功能、内容和美学的融合”【7】。优秀的界面设计是最直观的文化传播方式,包括皮影APP的整体设计风格、传统色彩搭配风格、字体的搭配、图标设计风格。设计时应保证色彩的舒适度,以中国传统色彩搭配作为借鉴,主体色与辅助色搭配使用;突出文字的主次,通过文字颜色、粗细、大小的搭配表现文字的主次逻辑;信息的可读性,在文字的基础上,搭配背景、图标、插图、色块等元素来完成页面的布局,使信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四)皮影APP设计方法步骤

皮影APP的设计分析步骤按四个层次依次进行,分别是策略层、功能层、结构层、表现层。策略层是在对皮影戏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信息,整理需求、提出解决办法,基本定义产品理念、价值与确定目标用户。功能层是在现有技术调研和竞品分析的基础上,定义皮影APP核心功能与使用方式。结构层是制作皮影APP的功能结构图、信息结构图。表现层即每个界面的视觉设计,在功能结构图和信息结构图的基础上,梳理每个页面的内容与布局,并绘制图标设计、颜色搭配等。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时应从传统纹样与作品中寻找灵感并丰富设计细节。

在下面的部分中,将根据本节所述的皮影APP设计方法,从四个层面展开说明皮影APP的设计思路。

三、皮影APP设计思路

(一)策略层的目标用户定位

在皮影APP的设计中,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青年视为目标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青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热衷于互联网,走在时代的前沿,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皮影APP希望将皮影文化融入在新青年群体的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互动体验并形成分享型网络,意在传承旨在创新通过互联网引领皮影展现形式的变革。文化是立国之本,只有他们这群未来的传承者、决策者提升对非遗的人文价值观念、历史文化意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形成文化多元化的认知,意识到保护世界遗产是年轻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真正激活非遗的生命力和实现文化的延续【8】。综上,皮影APP以对皮影文化感兴趣的新青年群体和潜在爱好者为目标用户,通过新青年群体的参与和分享带动皮影文化的发展为目标,注重皮影传统文化参与感为特色,主要应用于家庭、文化课堂或展览等场景。

(二)功能层的核心功能定位

皮影APP以皮影互动体验活动为主要功能,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皮影表演的交互展现。结合多点触控、体感技术,运用无线网络传输通过多设备多人操作,实现共同表演,充分做到知一皮影文化、行一用户互动、创一创造体验,体现“影”APP适时、适地、个性的特性。相较于同类竞品,皮影APP的三个突出特点如下:

1.具有互动性。皮影APP在展示故事的同时,加入了互动的元素,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强,互动在于两点。(1)玩家用肢体动作控制游戏中的皮影人物,控制人物演出故事,属于人机交互;(2)玩家与同队玩家的交互,玩家组队,各自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皮影人物,完成整个故事,在游戏中,玩家间通过语音和皮影人物的动作交互。

2.具有社交性和分享性。在体验故事时,通过组队共同演绎的形式,引导用户间的交流互动,用户邀请其他人下载APP,使得双方可以获得奖励,还可以一起组队开启故事,这些都使得我们的产品具有社交性和分享性。

3.将点认知转化为线性认知。将皮影的历史线、故事整合起来,形成皮影的整体观,打破了原本的碎片化认知,APP中故事线的呈现方式符合线性、由浅入深的连贯性的认知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用户了解皮影文化。

(三)结构层的功能和信息结构设计

1.在皮影APP的设计中,使用功能结构图来直观地呈现APP整体的构想和细节上的处理。功能结构图就是按功能的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能帮助梳理需求,同时也是产品概念设计的运用工具之一。使用功能结构图,便于检查设计的合理性,有利于对界面设计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及时的反馈。功能结构图的逻辑性较强,能使复杂的流程实现最简单直接的认识【9】。以“皮影故事制作”为例,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皮影表演的交互展现。运用无线网络传输通过多设备多人操作,通过体感技术肢体控制角色,实现共同表演。每次表演的成果可以被录制保存下来成为一段动画短片,由于不同人操作会有不同的表演效果,每场戏都会有细微差别,为其带来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具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影”APP功能结构图如图1。

2.信息结构图指脱离产品的实际页面,将产品的数据抽象出来,组合分类的图表。产品信息结构图的绘制通常晚于功能结构图。皮影APP信息结构分为四个主要的版块如图2。发现中包含对皮影和皮影故事及其周边的认识;影则是用户可以自选角色和故事,通过肢体交互技术控制虚拟皮影的动作来完成自己的皮影戏;市肆中用户可以买到心仪的手作皮影文化产品;个人包含自己的收藏,心愿单和分享社区。

(四)表现层的视觉与界面设计

1.视觉设计包括界面色彩规范、界面图标规范、界面图形规范、界面空间规范等。在进行图形与按钮设计时应围绕:直观性、识别性强进行设计,其次需注意图形、颜色与整体风格的统一性。目前市场上戏剧类APP主色调为红色,辅助色为蓝色、黄色等【10】。“影”的界面配色以灰色系为主色调,使视觉上具有层次与舒适感,红色、黄色为主要辅助色,用来突出重点信息。APP的标志设计运用中文书法笔画的韵律感书写出皮影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皮影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体现出“影”APP简洁的主题定位如图3。按钮采用简化的中国传统纹样,使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印象深刻,并能符合皮影文化的传统寓意。

2.界面设计是APP设计的重中之重,决定用户对整个APP的印象。界面设计应用清晰、简洁的结構为用户提供最直观的视觉效果,以防使用户产生认知负荷。视觉风格首先应符合皮影主题,其次保证包括:字体、色彩、排版在内的界面视觉效果的一致性【10】。注重皮影内容与用户的联系性和内容的可编辑性,比如将演绎的动画进行分享和展示、根据素材定制皮影周边等。周边包括但不仅限于:根据用户样貌定制皮影人物,皮影表演工具,皮影装饰灯。

APP主要界面如图4依次为:引导页、首页、发现、影、市肆、个人。“引导页”位于欢迎界面之后,由肌理图、皮影图和古诗句构成,用户可对其进行翻页或者直接进入APP的首页。“首页”包含推荐和寻影两个大板块,推荐页包含热门推荐,皮影艺术简介和与皮影相关的一些小故事。寻影顾名思义寻觅皮影,这里将影间艺术和日历结合起来,给用户提供一个日期提醒的功能,展现皮影艺术的时间魅力。“发现”由发现类型的ICON以及为你定制两大板块构成。发现类型按生活方式分成了十类,按照故事类型分成了四类;为你定制则包括足迹排行榜与心愿页。“影”即皮影互动体验,通过肢体互动将皮影艺术和人的动作结合起来,用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动画并分享。“市肆”将购物和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让购物者能够在了解皮影艺术的同时,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个人”包括个人基本资料,APP的版本及制作者联系方式。

(五)合作伙伴与盈利模式

皮影体验不应只存在于线上,应通过线上互动与线下体验的方式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线下体验的合作伙伴分为三类:(1)与博物馆通过皮影发展历史,将在发展历史线上的地方博物馆串联起来。联合这些博物馆开展探索皮影的前世今生的主题活动。我们在APP上将推荐打卡的博物馆放在对应的故事后,引导用户实地打卡博物馆,而博物馆在皮影的产品旁展示皮影APP,引导游客下载注册,形成共赢关系。(2)与各地皮影表演艺术团达成深度合作。他们具有丰富的皮影表演经验,有许多表演劇目,他们能够为设计故事情节、人物台本等提供帮助,而APP集合了皮影相关的信息,可以将线下皮影表演信息放在APP中,将APP的用户引流向线下剧场,为表演艺术团增收。(3)与皮影传统手工艺人在制作和设计皮影周边上达成合作。设计、制作手工皮影人偶。由于手工成本较高,业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价格较低、质量要求较低、装饰价值较高的快速定制业务;另一部分是售价较高、质量要求高、收藏价值较高的手工皮影,由手工艺人设计并制作。

皮影APP通过在市场中向用户销售皮影相关周边来获得盈利,产品本身制作精美,设计独特,传承古法制作工艺,适合作为摆设和收藏品。周边包括但不仅限于:根据用户样貌定制皮影人物,皮影表演工具,皮影装饰灯等。引导用户购买周边并返给用户历史碎片产生购买动机,历史碎片可以用于快速解锁新故事和关卡,而省去了做任务收集碎片的时间。

结语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精髓,本文在互联网智能化背景下,对皮影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数字化方法拓展创新设计的思路,对皮影戏表现手法、交流互动方式、信息传播途径进行优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设计过程中运用交互设计方法,增添趣味性、个性化特征,使用户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新青年群体潜移默化地成为皮影文化的传承者,在“文化+互联网”的背景下将皮影戏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本文也可以为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来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郭丽丽,温超.非遗视野下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交互设计策略研究【J】.设计,2019,32(12):140-142.

【2】张慧如,盛瑁.浅谈传统皮影戏的数字化拓展【J】.艺术教育,2019(02):174-175.

【3】于越洋.基于增强现实的皮影戏设计及其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钟雨男,许懋琦.游戏化设计在互联网产品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设计,2019,32(23):152-154.

【5】宋欣欣.基于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1):84-86.

【6】谭志无锡惠山泥人游戏化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20(03):149-150.

【7】王玮,韩鹏,黄琳皓,罗亦然.SOLOMO模式下在线旅游产品的交互界面设计【J】.创意设计源,2018(03):60-65.

【8】王玉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教育传承【J】.大舞台,2012(06):188-189.

【9】董嫫妲.基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手机APP界面设计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271-272

【10】叶柳.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戏曲类APP界面设计路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1):74-76.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传统
指间功夫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皮影的来历
少年力斗传统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
清明节的传统
安康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