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1-03-10 01:34陈幸良李立华曾祥谓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王 妍,陈幸良,李立华,曾祥谓

(1.中国林学会 北京100091;2.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 哈尔滨150036)

2012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生态保护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森林资源,这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1]。黑龙江省地处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区,大兴安岭林区、龙江森工林区都位于省内,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丰富[2]。据统计,黑龙江省现有林地2 609万hm2,有森林面积2 14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7.2%。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及受限于严格的森林资源利用管控政策,黑龙江省近年来在稳步促成“大木头”产业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基本思路下,持续探索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有效途径。其中,林下经济逐渐从林区多种经营发展培育为优势森林资源禀赋支撑的林下经济,并日益成为黑龙江省践行生态经济转型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重要支柱[3]。近年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在促进生态建设的同时也有力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依托林下经济的就业人员已超过200万人,取得了突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4]。

1.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1.1 黑龙江省林下资源状况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林分质量好,森林产品天然无污染,具有发展林下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统计,黑龙江省共有林下植物资源2 200余种,分属186 科、737 属。其中,包括猕猴桃、黑豆果、刺梅果、蓝靛果、越桔、山葡萄、山楂、草莓、树莓、榛子、松子等林果类;小叶芹、黄花菜、柳蒿、老山芹、蕨菜、薇菜等可食林下植物;刺五加、柴胡、松杉灵芝、天麻等中药材;木耳、菇类等菌类。林下提供资源共有100多种,蕴藏量在数亿t 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在1 亿kg 以上[5]。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依据天保工程逐步下调木材产量的客观要求,积极发展林区多种经营,发掘森林资源多重价值,逐步从多种经营向林下产业升级过渡,不断开发林业多种功能,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对于实现林地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为加快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6]。

1.2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现状

①林下产品与产业效益。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加之政府不断实施严格的森林资源开发管控政策,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黑龙江省巩固林业大省和实现生态强省,充分发掘森林资源多重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结合《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简称:《年鉴》)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从林下产品、林下产业效益两个方面总体概述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林下产品类别与数量。黑龙江省林下产品众多,考虑《年鉴》关于林下产品统计口径一致性的数量要求,以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为例对黑龙江省林下产品的典型类别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森林食品包括食用菌、山野菜等;森林药材主要以五味子、沙棘等为主。表1反映了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主要林下产品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表中来看,森林食品产量不稳定,尽管5年里总产量有所上升,但是幅度并不明显,年均增长率仅为1.31%,这与林区2014年后逐步落实全面停伐政策背景下严格管控进山进林开展林下采集有一定关系。与之不同,森林药材产量则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增长率68.52%,远高于森林食品,这与黑龙江省长期积累的北药行业基础密不可分,凭借黑龙江省天然种植条件及道地药材资源禀赋优势,林药行业会进一步获得较快发展。

表1 2014-2018年黑龙江省主要林下产品数量情况

2)林下产业经济效益。2014年黑龙江省内的龙江森工林区、大兴安岭林区开始试点实施全面停伐政策,短期内对林业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冲击,但是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对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形成倒逼驱动,使得林下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图1显示了2014年以来的5年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下经济产值的变动情况。据图1 来看,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在林业总产值增长乏力(5年间仅增长了6.33%)背景下实现快速发展,林下经济产值及产值比重从2014年的182.66亿元、13.23%分别增长至2018年的400.41亿元和27.27%,二者均实现翻倍式增长。上述变化直观反映了黑龙江省近年来林下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的客观情况。

图1 2014-2018年黑龙江省林下产业经济效益变动情况

②典型林下产业发展现状

1)林菌产业。黑龙江省拥有我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林菌产业成为林下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其一,在林菌品种、生产基地和企业层面,黑龙江省已经形成20多个重要林菌品种,涉及黑木耳、香菇、松茸、羊肚菌等;林菌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尚志帽儿山和苇河、东宁绥阳、伊春等,培育了黑尊、北货郎、尚志林管局、佰盛等多家龙头企业。其二,在产业链层面,截止2019年黑龙江省从事各类林菌业经营的专业合作组织超过300 家,并基本形成从菌包生产、挂袋种植、集中采购,到成品加工、现货交易、仓储物流一套完整的产业链[7]。其三,在产业规模和效益层面,以2018 年为例,黑龙江省共生产黑木耳、香菇等各类食用菌430 万t,年综合产值达到360亿元,占到当年林下经济总产值的90%。

2)林药产业。黑龙江省北药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突出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为其发展医药产业提供充分支持,且大部分野生药材资源集中在林区,因此林药产业成为黑龙江省北药行业发展的典型代表[8]。黑龙江省的中药材种植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东部山区、牡丹江及其东部地区、佳木斯地区、伊春地区、庆安铁力地区等7大产区,涉及37个市县和近70个乡镇及其辖内千余个村屯。据统计,2018年黑龙江省药材人工种植和改培面积达到14.2万hm2,种植业产值约50 亿元,占到当年林下经济总产值的12.51%。主要种植品种为水飞蓟、防风、人参、党参、刺五加、五味子、柴胡等20余个品种[9]。

3)林果产业。黑龙江省除了发展林菌林药以外,积极发展各类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业,形成了以水果、坚果、含油果等为特色的林果产业。截止2019 年,黑龙江省各类经济林种植面积突破15.333万hm2,林果生产加工企业超过600家,坚果加工企业超过400家,蓝莓加工企业超过200家。以2018年为例,黑龙江省各类林果产品产量达到96万t。从经济效益来看,黑龙江省林果产业产值持续多年呈增长态势,2018 年黑龙江省林果产业产值为28.55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32.2%,产业经济效益突出。

4)特色林下养殖产业。随着人们绿色消费理念和健康饮食趋势突显,黑龙江省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为粮食、畜牧生产注入绿色基因。尤其是自然环境中加工产出的各类肉类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毛皮质量居全国之冠,产品溢价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省区,据统计,同类产品价格一般能够高出市场均价的20%至30%。截止2019年,黑龙江省各类养殖合作社超过600家,养殖繁育各类毛皮动物400万只、年产毛皮350万张,驯养梅花鹿、马鹿10万头,驯养出栏森林猪45万头、森林鸡600 多万只以及大量林蛙、蜂等。2018 年,黑龙江省野生动物食品和毛皮革加工业产值达到6.97亿元,具有较高的经济产出水平。

2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农观念意识相对落后

林下经济不同于一般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对林下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类型及特点、产业培育模式、经营方式等具有较深认识,同时也对技术操作等提出较高要求。而黑龙江省近年来受到人才流失大环境的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者增多,从事林下经济活动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加之对林下经济认识不足,经营观念和方式陈旧,不愿意创新和改变,缺乏投入意愿,对黑龙江省持续扩大林下经济发展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严峻挑战[10]。

2.2 林下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弱

尽管黑龙江省林下资源丰富,但受限于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等原因,包含林地资源等在内的各类林下资源综合开发能力弱,产品种类多但附加值低,产业经济效益无形损失严重[11]。黑龙江省部分林区地处偏远,林下经济呈现出零星分散的基本特征,除了政府引导形成的林下经济产业园区和少数自发形成规模的林下经济小集群外,多数林下经济从业者仍利用自家空闲地进行作业,家庭作坊式经营依然存在。此外,全面停伐政策后一部分原来从事采伐工作的劳动力转向各类林下经营,用以增加收入,使得一部分闲地、散地、荒地被开发为林下用地,进一步加剧黑龙江省林下用地零散狭小、林下产业小而散的不利局面,抑制了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12]。即便是复合型产业,黑龙江省部分林下产品也因缺乏精深加工而影响获利。据统计,黑龙江省单位林地经济效益产出仅为11 250 元/hm2,与吉林、辽宁等邻近省份相比,分别落后7 500、10 500元,与南方浙江、广东等经济强省相比差距更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单位林地经济产出达到约15 000元。

2.3 硬件配套措施与软件服务体系不健全

黑龙江省在硬件、软件配套上缺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充分支持。从硬件上来看,尽管林下经营区多数自然环境好,但是地处偏远,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配套不齐全,制约了林下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软件上来看,林下经济产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尚未形成引导林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及信息服务的综合体系;第二,对林下产业规划及技术指导能力严重不足;第三,尚未建立便捷有效的林下产业人才服务、品牌服务、物流服务体系;第四,产品质量监测认证及产品标准体系、追溯体系不完备;第五,林权抵押贷款尚未全面覆盖,森林保险体系不健全,无法有效开展林下产品期货交易;第六,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林下经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现有成果转化推广服务模式单一,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尚未形成;第七,林业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信息服务能力弱且滞后,限制林下企业和经营主体开展市场竞争。

2.4 缺乏高效的政策扶持

林下生产经营符合林业生产的一般特征,容易受到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且林产品生产周期长、易变质、市场反应灵敏性差、物流运输条件要求高,上述弱质性特点使得林下生产缺乏有效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反倒呈现出较强的脆弱性。为此,缺乏政策的有效扶持,林下经济的弱质性将会极大削弱其获利能力和发展潜力。黑龙江省近年来尽管出台了用以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建议,但是大部分地区林下生产经营的经济补贴、政策优惠力度有限,省级财政单位也未安排专项扶持和引导资金,林下经济融资难、金融信贷支持弱是制约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3]。

2.5 尚未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格局

产供销一体化是现代产业高效发展和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针对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受限于交通、物流、规模、技术等诸多因素,与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差距较大。现阶段,黑龙江省各地林下经济发展自成一家,同质性突出的同时零星分布,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大部分林下产品多以初级产品流入市场,产供销一体化所具有的低成本、高效益优势未能得到体现。不过,黑龙江省的黑木耳产业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多面培育形成的产品质量效应及品牌效应较好,产业规模较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一方面这样的林下产业数量稀少,另一方面,黑木耳产业距离工业化生产水平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3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3.1 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机制

林草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引导下,黑龙江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林下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各地政府应根据地区林下资源特点,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强化产业引导以扶持当地林下经济发展。例如,制定奖惩措施、考核办法等激励机制,鼓励林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宣传林下经济多重效益及林下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健康优势,引导林农主动参与林下经营,提升林下产品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持条件,在技术、资金、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开展普惠政策设计;鼓励林下经营散户组织建立合作社或实行股份制经营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促进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2 统筹规划林下经济协调发展

黑龙江省近年来呈现出的林下经营高同质性问题已经日益阻碍林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做好统筹协调:第一,资源协调。为避免产品同质性问题,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林下资源进行统筹开发和利用,以林区、乡镇等为主单位进行特色产业发展,确保各地林下资源得到差异化开发和产业培育,实现资源协调高效服务林下产业。第二,规模协调。所谓规模协调,一方面黑龙江省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时需要循序渐进,合理调控产业规模,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有序加快林下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垦区土地资源集中优势,进一步完善土地法律及政策,简化土地流转手续,积极推进林业土地流转,促使地块集中,解决林地细碎化问题;此外,积极培养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合作社—林农”顺次带动效应,搭建林下经济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第三,区域协调。根据各地林下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资源开发能力及林农意愿,科学制定适合当地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从省级层面科学划分林下经济发展区域,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灵活选择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3.3 完善林下经济发展支持体系

鉴于林下资源的依赖性,林下经济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一般林业产业的弱质性特点,离不开科技、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长期高效投入的稳定支持。重点从四个方面构建支持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措施体系。第一,完善科技助力体系。一方面,开发实用型林业科技成果,加强森林保护、森林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困难立地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优化林下资源;另一方面,重视林业成果的科技转化,提高森林及其产品的质量,丰富林产品数量。第二,重视林下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地方与林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动科技下乡,积极引进人才,尤其是培养林业乡土人才,推进地方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三,加大对从事林下经济的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除了培养新型人才外,对现有人才体系进行提质,增加实用型、适用型专业培训,实现林下经济技术人员不仅懂技术,还能生产,会营销,通过乡土专家,辐射、带动地方林农,在技术上帮扶,思想上引导,发展好当地林下经济。第四,建立市场化运作融资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金融政策扶持,引导和支持林农通过信用担保、林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方式得到金融信贷,相关政府单位建立市场化动作方式整合资金,实现林下经济长足发展。

3.4 建立林下经济发展典型示范机制

黑龙江省各地政府在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典型示范机制,发挥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针对模式典型、规模大、效益好、管理科学的林下经济可作为示范点,予以重点扶持,逐渐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带动效应、发展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另外,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掘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乡土专家,依托其推广示范基地的好产业、好模式、好措施,进一步提升对区域林下经济发展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有利于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林下生产经营格局,推动林下经济纵深发展。

3.5 建立林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平台

从政府层面支持林下企业与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顺丰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黑龙江林产品电子商务专业网,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全省B2B、B2C、C2B、C2C、O2O、B2Q等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应用,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物联网、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新技术在食用菌、北药、林果等林下经济产业的应用,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新业态。同时,完善林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为消费者提供良好服务。加强林产品产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发展区域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完善林业产业园区物流基础设施,统筹保障合理物流用地。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区延伸,完善林区服务网点。积极培育大型林产品物流企业,支持林业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4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1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结合黑龙江省多年来林下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总结出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即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按照新时期林业科技治理体系的内涵与思路,走“政府引导、市场调控、品牌营造、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一是政府引导。政府职能在我国历次机构改革中发生深刻变化,大包大揽、过度行政干预等特征淡化,政府更多地扮演引导者角色,如谋划设计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引导资本投入,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等。二是市场调控。林下经济产业链终归要与市场对接,接受市场的宏观调控,林下经济以企业主体形式进入市场,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品牌营造。林下经济绝大部分卖的是“原始产品”,也是原生态产品,需要尽快树立品牌,扩大知名度。另外,还要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注册商标,保持产品质量,做好产品换代升级,在市场运营中注重诚信,凸显品牌效应。四是三产融合。提高林下经济产业附加值,在提高第一产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二产加工、三产服务范围,进一步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融入互联网、金融、信息等现代产业服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林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

4.2 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

第一,因地制宜形成多样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黑龙江省充分考虑林下资源特点,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发展需求、政府部门支持力度以及农户意愿等多种因素,形成了多样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一是“林+粮”模式,主要针对人工林,根据林木株、行间距,选择适当粮食作物或油料作物进行间作;二是“林+菜”模式,根据林分内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选择适合的蔬菜种植;三是“林+药”模式,选择喜荫的中草药,如薄荷、百合、丹参等,种在林木的株行间;四是“林+菌”模式,在林间空地,栽种黑木耳、香菇等菌类,菌类和树木间可以互利共生,阔叶树的枯枝落叶可以作为菌类生长原料,菌类收获后的菌包处理后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树木生长;五是“林+禽”模式,在林间空地种植、保留一些牧草,放养或圈养牛、兔、鸡鸭等畜禽,林分中虫、草、枝叶,为畜禽提供食物,林荫可以降低温度、优化生活环境,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树木生长肥料。

第二,充分遵循科学的林下经济发展原则。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典型的良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对传统“大木头”产业的资源依赖形成有效替代,带动林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既保持和提高生态效益,同时也形成经济效益。不过,在实践林下生产经营时也应充分遵循科学原则。一是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但生态效益是首位。发展林下经济主要目的是更合理、更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森林资源,但生态效益应放在首位,不能因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而造成水土流失,不能重经营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二是坚持因地制宜与典型模式示范相促。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呈现多样化特征,需要充分总结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其存在基础和条件,包括自然条件、人文因素、文化背景、发展历史、资源状况等多个方面,运用科学模式、市场引导等因地制宜推动当地林下经济发展。三是坚持重点突出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各地发展林下经济不能盲目跟风,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资源特点,发展有特色的林下经济,有重点、有目标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生旅游等产业。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